APP下载

微信之父张小龙: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

2019-09-10罗世浩郑超

电脑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原动力张小龙工具

罗世浩 郑超

2019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举行。在神秘的微信之夜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之父张小龙做了他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演讲,回顾了做微信的原动力、微信的成长以及对微信未来的展望。

张小龙开始演讲之前,观众席上早已人山人海,记者提前半个小时入场发现已经没有了座位。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期待微信之父张小龙的到来。

晚上7点30分,身着一件白色卫衣、素色牛仔裤的张小龙在观众持续热烈的掌声中登上舞台,开始了他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演讲。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广州气温突然下降,张小龙开场第一句话便是:“天气转冷,但如果大家都很冷的话,我也愿意跟大家一起冷。”

或许,懂产品的人,一定很懂得怎么关心他人。

一开场,张小龙就说道:“在国内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在他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他表示今天来这里并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

张小龙称,今年是微信诞生的第8年,在2018年8月份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

8年来,微信的启动页面始终没有换过,一直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张小龙对此表示,这个启动页面将来也不会改变,这是微信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张小龙继续解释道,微信作为一款产品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并不在于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而是因为守住了底线。

在互联网界,微信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异类。

所谓异类,就是和其他的产品都不一样。张小龙对此表示很惊讶,也很自豪。他解释道,自豪的是,做异类是表示你已经与众不同,那就达到了优秀。惊讶的是,其实微信只是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居然就与众不同了。

什么是产品的底线,张小龙解释道:“那是因为很多产品不把自己当产品看待,不把用户当用户看待。而微信,做到了这两点。”

关于对好产品设计的定义,张小龙则引用了一位曾经被苹果公司特别推崇的德国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过的十个原则,去表明一个好的产品,需要是美的、有用的、容易使用的、创新的,甚至是很含蓄不招摇、诚实、不浪费任何资源的。

张小龙称,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其实软件产品与用户的交互反而是更加频繁的。并且本质上,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适用。

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在张小龙看来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微信团队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从而加强用户的体验,就像朋友之间越来越熟悉的亲切感。

张小龙表示,微信原动力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

用户其实对于糟糕的强迫式体验容忍度很高。他们会认为很多东西是正常的,比如开屏广告、系统推送的营销信息、诱导点击链接等。这就好像在短信时代,用户手机里的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多,更可怕的是大家都默认这是正常的。当你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产品,你就不能接受一个很烂的功能被加在用户的身上。

所以微信一直坚持底线,要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像他的一个老朋友。

第二个原动力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

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张小龙认为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只有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原动力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因為微信可以打破很多的信息不对称,人们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那么,人们会更多地想办法去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值,这就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所在。

微信的很多创新其实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

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在张小龙看来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张小龙认为微信团队当时特别庆幸做了几个很正确的决定,第一没有批量导入某一批好友,而是通过用户手动一个一个挑选。第二,在一个产品还没有被验证只能够产生自然增长的时候,没有去推广它。把这两个事情做对,虽然这个时间会花得长一点,但是这样使得它真正开始起飞的时候,它是很健康的。

朋友的定义是什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解释,但是在张小龙看来,不管从前关系再好的朋友,只要一段时间没有了联系,关系就会慢慢变得疏远。

如今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要逃离朋友圈,或者说不怎么用朋友圈了。但事实上这是互联网圈子对公众造成的一个假象。从朋友圈功能发布到现在,每天使用朋友圈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根本没有停下来的势头。如今每天有7.5亿人游览朋友圈,平均每个人一天要看十几次,所以朋友圈每天的总游览量是100亿次。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朋友,放到所有朋友的脑袋里面的过程。

比如说你发的每一个内容,其实你是希望别人认为你是一个这样的人,背后都是你自己给自己设定的人设,你想推广自己的人设,是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这样子的。所以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精心挑选设计过的,一定对你自己的人设是有利的。

所以朋友圈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地方。

朋友圈本身就是社交,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逃离社交,即使你发东西少了,你也会去看它,然后也去互动点赞评论。它本身也是个社交行为。

张小龙坦言,朋友圈也有它的弱点,大家想要逃离它的一个点,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地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而且当你的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也有很多人因为这样子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了,这样会让他自己觉得压力小了。

张小龙看来,朋友圈承载了中国人的线上的社交,可能是中国最高效的社交工具。它现在每天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的频繁进入。好像用户每天要通过做这个功课使得他完成了一个普通人一天的社交,他这一天可能并没有出门,但并不妨碍他完成社交。以前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现在更进一步,足不出户便知朋友的一日三餐。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张小龙表示能带领团队做出一款十亿级的产品,是人生很大的成就。但是,让他觉得幸运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现在产品中,并成为产品的价值观。这便是更难得的事情。

也许在张小龙的意识中,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一个物品,更多的是向用户传达一种朋友的问候。如果微信是一个人,它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

猜你喜欢

原动力张小龙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雷军错失张小龙
第二个喉咙
充电盆栽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大黄蜂当上“背包客”
“微信之父”张小龙,要做就做到极致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