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计有效性的讨论问题

2019-09-10汪兴荣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期
关键词:平行线统计图直线

汪兴荣

课堂讨论作为被众多数学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恰当运用,有效组织能够激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彰显学生个性、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为了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对各类讨论题都进行了精心地准备和设计。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一定实效。下面就如何设计有效的讨论题谈自己一点肤浅认识。

第一,讨论题要结合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一节课中只有一到两个重点、难点,我们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切不可随心所欲,遇到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讨论。教师要精心安排利用讨论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比如我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时,引导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之后,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师讲述:为了一目了然看出表中提供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示,是什么呢?(出示条形统计图)接着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1、这是什么图?2、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这样的讨论是教师尽量为学生说、想、做创设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景、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突出了“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问题分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讨论题要具有发散性。

教师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要是发散性的问题。学生在讨论发散性问题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并不一定全面,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对问题、现象的分析逐渐全面。只有讨论这样的问题,大家才会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喜欢合作讨论。

例如:在学习完了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第三单元的简便算法后,在练习课中,我整理了學过的一些简便算法之后,出示:25×88。请同学分组讨论:你可以用哪些简便方法来计算?学生兴趣盎然,讨论热烈,而且在小组中还发生了争论。在交流中,学生找到了至少7种算法,但是,通过辨析,大家比较认同的是:25×88=25×8×11;     25×88=25×4×22;25×8=25×(80+8)这三种算法。这样的讨论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已经学习的知识,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讨论题要抓住学生学习时容易混淆的概念。

常言道:理越辨越明。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一个讨论题,让他们讨论讨论,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平行线的概念,学生往往只简单的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而忽略“永不相交”中的“永”字的含义。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看下图,讨论:哪一组线是互相平行的?为什么?

有很多同学开始认为两组都是平行线,在小组内讨论后,大家基本上统一了认识,第二组不是平行线,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当第二组的两条直线延长之后,它们就相交了,所以不是平行线。此时,老师辅助课件的动态演示,第一组直线永不相交,第二组直线延长后相交。学生正真理解了“永不相交”的含义。

第四,讨论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的问题切忌题目过难过繁,或太浅显简单。若太简单,则学生不动脑筋即马上回答出来,若问题范围过大,学生则无从下手、无所适从。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根据参与讨论的学生的水平来选择讨论的问题,可以是学生一人难以解决,必须通过集体智慧在相互合作中才能而且能解决的问题,就象树上的果子,他一个够不到,一定要有人搬凳子、有人帮扶、有人递工具共同合作才能解决,不要提供大家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如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时:在学生在一个圆形纸片上折出1/2,1/4等分数后,让学生折出5/4,这时,有很多同学在冥思苦想,发现单凭自己手中的圆纸片已无法折出5/4了,怎么办呢?此时教师设计讨论问题:1、一张圆片表示多少?5/4比1大怎样用圆片表示呢?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和同桌或同组进行课堂交流合作,通过课堂交流发现用两个圆纸片才能表示出5/4,这样他们就有了课堂交流的需要,这样的课堂讨论问题才是有价值的。这样的讨论才能引领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讨论问题不仅只是以上四个方面,它有许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内容,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总结,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更有效的课堂讨论问题方式,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平行线统计图直线
平行线
让“统计图图表”背后的数学文化熠熠生辉
画直线
一样长吗?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如何选择统计图
你喜欢直线吗?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