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

2019-09-10苏丽萍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

苏丽萍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对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影响以及该战略下高职院校应发挥的作用,分析在该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趋势和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2015年3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我国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科教文化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到的人文交流及技术人员交流互访,对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抓住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机构及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是高职院校加快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一)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指明新方向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涉及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非洲的多个国家。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与53个沿线国家建立734对友好城市关系,各国间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这一战略背景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契机。受沿线国家发展状况以及开放程度的影响,我国在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交流还不够深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教育正逐渐与沿线国家实现教育互通。2017年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指出:中国教育部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七个沿线国家交换备忘录或协议,促进留学生和交换生互派、语言教学合作、学历学位互认等领域的双边多边教育交流与合作。因此,借助战略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可成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点对象。

(二)为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新模式

在传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高职院校大多停留在迎来往上,低层次的交换、互访、培训虽然在进展中,但成效不大,国际合作主要是以“走出去”为主,在“引进来”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走出去”主要体现在向发达国家的院校进行学生输出,教师赴境外交流、技术培训等,而真正的“引进来”项目却不多。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增强,在学习国外优质教育模式的同時,高职院校也应拓展“走出去”项目。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向沿线国家进行教育输出,扩大人文与文化交流,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

在传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我国院校多采用“一对一”的合作模式与国外一所院校或组织机构进行合作,而“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与国外进行双边多边教育交流合作。高职院校在国家交流与合作中应不再单一局限于“一对一”合作,可以与沿线国家开展教育联盟,结合沿线国家的育人需求,开展某个领域的区域联盟合作。除了与教育部门合作,还可拓展与当地企业或其他机构的合作,真正做到国际合作的多元化。

二、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应发挥的作用

(一)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差异很大,涵盖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其中很大一部分国家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高职院校应将国家战略与自身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学生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二)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其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发展科技、培养高技能技术型人才是沿线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职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非常吻合,通过与沿线国家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可帮助沿线国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两个方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或支持:第一,可以与沿线国家优秀学院建立合作院校,加强院校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合作院校之间可派遣交换生、老师等相互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第二,可通过与沿线国家企业联合,探索校企联合模式,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孵化、成果转化、技术型人才转化等。

(三)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双边人文交流

除技能型人才培养外,高职院校也具有文化传承功能。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科研、技术交流,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还可以增强与当地民众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双方民心互信互通,进而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增强国家软实力。在进行国际交流的同时,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如,高职院校可针对留学生开设汉语课程以及书法、国画、武术、陶艺、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也可利用中外文化节等方式,开设多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活动,促进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发挥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中的人文外交作用。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途径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保障,积极开展大学教育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教育合作。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化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的国际化首先要求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教师团队国际化可从三方面人手:首先,学校要为教师出国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多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去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加专业进修培训、攻读更高层次学位等。其次,很多学校虽然与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能够完成对外国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屈指可数。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语言环境,鼓励教师学习外语,培养一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教师,以适应教师出国及培养留学生的需要。再次,要引进国外优秀教师,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或学者到国内参加专题研讨、学术报告、教学评估、论文交流、合作会谈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国际科研合作交流平台,从而培养出精通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国际化教师团队。

(二)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资源的不断完善、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我国高等院校就读的留学生也大幅增长,其中亚洲生源占首位。高职院校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契机,借助我国政府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的教育政策和政府奖学金政策,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开展合作,拓展沿线国家留学生项目,吸引当地生源。高职院校可借助自身优势,重点开展与沿线国家相适应的专业合作。例如,非洲国家的经济支柱大多以农业为主,然而当地农业发展落后,农业现代化技术不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欠缺,因此,当地农业产量和质量较低,农产品缺乏深加工。因此,我国农业类院校可以利用在农业领域的优势与非洲高校开展农业及食品加工相关专业的合作,积极招收农业类留学生,这对非洲的农业经济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联合,探索国际校企合作的模式,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技能指导,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也可与当地研究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的项目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或者学术论坛等方式,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合作。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化教育及文化交流,还可以弱化文化冲突,促进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通过互建海外研习基地等方式,促进双边技术交流,或利用高职院校专业优势,选取有国际教育水平的教师赴国外对当地企业、机构或者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开设专家培训等形式为当地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技术孵化、成果转化、技术型人才转化等,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开展境外办学,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也不容小觑。“一带一路”战略开通了贯穿亚欧非的合作路线,且沿线国家多为不发达国家,民众面临着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而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因此,高职院校可结合专业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需求,向沿線国家进行教育输出,与之共建专业或者共建海外学校,既可以为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也能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通过提升教师力量,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短期文化交流,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以及开展境外办学的途径,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快高职院校的国际化进程,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为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