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电法在有色金属找矿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10朱杰君吕志斌杨杰王亮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0期

朱杰君 吕志斌 杨杰 王亮

摘要:激电法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关于时间区域的激电模式,这是一种结合了岩层的布局和矿石的电极效应的电场排布方式,在矿产资源当中会产生有大量的电磁效应,勘察的方式就是对于电磁效应的检测。在激电探测中,关于天然可控的成像部分和连接大地系统的探测模式的有机融合,该方式是基于高频检测的基础中运用电磁检测的原来进行工作的。但是在日常的检测中经常会出现电磁现象或是成像效果出现的不正常,就就需要电磁效应下的电磁法和激电法相互的结合,找寻在矿床中的岩层结构情况,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知道数据的成果,最终指导具体的实践过程。本文主要对激电法在有色金属找矿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激电法;视幅频率;异常特征分析;多金属矿区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矿采行业取得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而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的采矿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状况下,直流电法已经在找矿中有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完善,如果碰到山区地形、地质以及成矿成因复杂的多金属矿区,所取得的效果便不是十分明显。为此,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研制出激电法,这种方法可以在多金属矿区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激电法使用原理

在理论的研究中,激电法完全能够满足一般的勘察需求,但是真正用在实践当中就没有这么理想,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电磁波干扰的现象,直接导致地质情况的检测出现异常的现象。在不断的在多频率的电磁改进当中的技术更新,应运而生了激电法。在外部测试中,使用激电法可以了解到地质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了解到地质结构的构造,不需要再如以往需要去实地的采集样本进行使用的工作,改变了以往对于地产判断中出现失误现象的情况,很容易了解到是否存在矿产的实质性进步。

对于激电中的电机变化原理来看,在外界的电场的作用下,信号载体的导体会在系统中产生一定的电位,当外部电流的数值较大的时候,会形成一股较为平衡的电子系统的内部自我排布形式。同时,在电子设备的内部使用激电法可以有效的改观了以往设备的电位偏高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在激电转换中,可以达到还原和抗电磁散失的结论。

二、矿区地质特征与物性特征

有色金属在我国的总资源量虽然很丰富,但我们的人均拥有量很低;市场需求量少的有色金属的资源量相对丰富,而大多数的有色金属储量存在不足的问题,例如用量很大的铜以及铝土矿在世界储量中占的比率低,同时铅、镍、锌等一些有色金属的人均拥有量也很低;富矿的矿山少,贫矿的多,并且如果进行勘探和开发的难度会很大。超大型的矿产少,而中小型的矿产多,矿山的规模大都偏小,矿山的生产成本高等。

在进行本文的研究时,选择某一具体矿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激电法应用于这一矿区,下面对这一矿区的地质特征以及物性特征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在这一矿区之中,北部的岩性主要呈现为变质砂岩、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等,而对于南部来说,其岩性主要包含了如下几种,分别是凝灰质砂岩以及粉砂岩。根据研究发现,这一矿区的构造经历了长时间挤压与拉张,且这一过程具有反复性,在这种状况之下,区内构造不断进行裂解与聚合,最终形成复杂程度较高的构造。总整体上来看,这一矿区主要呈北东与北西向,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正是这种多样化的构造形式为成矿物质提供了良好的构造通道以及聚集条件。

在对这一矿区进行了实地勘察,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之后,我们发现在这一矿区之中,矿体主要呈现为北东以及北西向断裂的次一级断裂控制。含矿围岩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凝灰质砂岩以及变粒岩。而对于矿体中的矿物成分而言,最为主要的成分有五种,分别是铅、鋅、铜、金、银,这些矿体主要产生于断裂破碎带、蚀变带中,矿体主要与控矿构造规模存在着较大的关联,而与围岩岩性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

在对矿区的物性参数进行确定时,主要对以往类似矿区及本区实测资料统计结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参考。根据研究与分析,在这一矿区之中,变质砂岩、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为高阻低极化率;凝灰质砂岩、粉砂岩为中阻低极化率。

三、激电法的方法与技术

对于物探方法而言,其原理主要如下:首先,充分把握矿石与矿石之间的电性差异,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电性差异相关的电场分布规律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分析,这样一来,就可以对地质构造的形态进行有效的查明,并根据所得的地质构造形态,对地下矿体的贮存情况进行探寻。

在进行野外工作时,需要对相关的工具与仪器进行有效的选择,经过研究与讨论,选择的仪器为SQ-3C双频激电仪器的多频组,这一仪器具有中小功率兼容、自动消除电磁耦合效应、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对级距进行选择时,需要对矿区的具体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目的任务进行充分的考虑与结合,剖面采用三极排列,装置排列a=20m,n=3;而对于测网布设而言,需要对地质工作的要求进行严格遵守,要求规定运用线距为10m、点距为10m且剖面长度达到400m的网度布设。

四、应用效果分析

在运用激电法之后,得到了相应的物探结果,但是工作并没有完全结束,还应该对矿区地质、矿床、物性等特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地形以及表层不均匀影响所造成的曲线畸变进行相应的滤波处理。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矿段一共设置了5条侧线,在这5条侧线之中,202线以及204线较为特殊,它们位于北端的悬崖峭壁之上,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形,使得无法提供电源进行相关的测量工作,而另外三条侧线206线、208线以及210线则主要位于矿区中部的陡崖上方,相对于202线与204线所在的地方,此地的地形条件相对有优势,除此之外,还具有良好的接地条件。在对其进行测量之后,各个剖面的曲线异常反映简单而直观,各测线FS曲线总体反映东西两端为2%~4%的低缓视幅频率正常反映。而对于,PS曲线与FS曲线而言,两者呈现出相反的异常状态,同时,两者还存在着相对应的高阻低级化以及低阻高级化的异常特征。FS和PS曲线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陡缓及倾斜异常形态,主要解释为矿体与构造倾向。综合分析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体(脉)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最后,我们对这一物探解释结果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验证,根据地质、钻探工程的揭露,地质勘探对追踪矿体进行了进一步的控制,并对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延伸扩大。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激电法在多金属矿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我们进行了矿区的实地勘察,并结合了相关资料,由此对矿区地质特征与物性特征进行了一定的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激电法的方法与技术,最后对应用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三极排列可以在有限的地形条件下得到相应的信息。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给读者提供参考并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后越.大功率激电在张家口地区石墨矿勘查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7(05)

[2]何辉龙.大功率激电中梯测量在江西某矿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7(08)

[3]周武,原健龙,冉中禹.双频激电法在西藏越恰错地区多金属矿调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