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9-09-10桑树鹏

种子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桑树鹏

摘   要:马铃薯属茄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用,又被称为地蛋、土豆、洋山芋等。马铃薯喜阴凉,属于低温种植作物。在种植中,地下薯块的形成与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为凉爽湿润,为此,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要。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51-02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B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的产量较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对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属于草本植物,在结薯期的果实是块茎状。马铃薯块茎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生长主要包括5个时期、3段生长的规律性变化,因此在种植中需要提高栽培技术,提高其实际产量。

1   马铃薯的栽培准备

1.1   选茬选地

马铃薯在种植中忌重茬,与茄科作物轮流种植,属于轮作倒茬的制度:在土壤种植中,主要是马铃薯,之后为玉米,最后为谷子;由谷子开始之后为马铃薯,其次是谷子变为豆类,最终是马铃薯;最初为马铃薯的种植,其次是玉米与高粱的种植,之后则是马铃薯的种植等[1]。在土壤地势的选择中,以平坦且土层深厚、具有较强的肥力的轻沙壤土最为适宜。

1.2   整地施肥

选择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以疏松且通气较好为主。在种植之前,需要及时对土壤深翻,深度在25 cm左右,在整理土壤时,应该以够深且松散、平净的状态为标准。

1.3   选种、催芽

1.3.1   选种

在马铃薯的种植中,应该以具有抗退化与抗晚疫,且产量较高、稳定的脱毒种薯为主。在栽培该种薯时,平均产量增加50%以上。收获时间不同,则实际的产量各不相同。

1.3.2   催芽

在播种前20 d需要对种薯进行晒干催芽,目的是有效错开种薯的实际栽培时间,促进芽苗的生长,更好地提升结薯产量。催芽在室内或室外都可以进行,但要保证通风良好,温度在15~20 ℃最佳,最多叠放3层,7 d调整1次,需要注意不要将芽苗碰伤[2]。

2   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2.1   播种技术

2.1.1   播期

在马铃薯的栽培中,需要根据其实际的生长特性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结合,科学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若栽培过早,出苗后会有晚霜、倒春寒等的影响;而播种过晚,则会对生长期造成影响,致使最终马铃薯的产量较低。

2.1.2   播种

在播种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实际的播种密度进行合理测量,以土壤与水肥等外在条件的影响进行选择。若土壤的肥力过大,则应适当稀疏;土壤的肥力较低,则应适当密集。

2.2   田间管理技术

2.2.1   查苗补苗

在马铃薯的栽培中,其种植苗的高度超过5 cm时,需要查苗与补苗。缺苗时需及时补栽,多余的苗长出需要将弱苗拔除,留下壮苗。在栽培中使用地膜覆盖的技术,需定期对地膜进行检查,如果覆膜翻开或有裂口等情况,需要及时使用土壤将其压实。

2.2.2   除草

使用除草剂清理田间的杂草。在播种前,需要在定量的面积内使用除草通,将100 g的乳油与50 kg的水相融合喷施,能够对禾本科与阔叶等形式的杂草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在苗后使用杜邦宝成的除草剂,以定量面积下对第2~4叶期的杂草进行喷雾防治。除草剂在实际的使用中,需要根据其使用的方法按照说明书具体操作。施药过程中,需要保证土壤的湿润、田面土壤的平整,以此保障有效的除草效果。

2.2.3   中耕培土

為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提升,中耕培土技术十分重要。苗期需中耕培土2~3次。在第1次苗齐阶段之后,需要采用深中耕与浅培土的技术;在第1阶段之后的10 d需要在蕾期展开第2次的培土技术,促进匍匐茎的状态生成;在植株封行前需要实施最后一次培土,此时需要展开浅中耕与高培土的方式,马铃薯块茎上的匍匐茎生长完成,其中可能会有杂草的存在,应该适当浅铲,避免畸形块茎的生成。

2.2.4   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栽培中,主要产生的病虫害是晚疫病、环腐病等。为保证其良好的生长状态,需要适当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核桃虫防治:在播种之前的定量土壤中,使用1 kg辛硫磷粉剂进行搅拌,形成毒土与耕地的土壤结合,之后在翻地前通过地表喷施50%辛硫磷乳剂1 500倍液;或者改变耕作技术,采取3年以上的轮作方式,将禾谷类与豆类等作物作为栽培前茬;通过秋季的深翻技术,将其所存在部分核桃虫杀死。

环腐病防治:使用小整薯能够有效对环腐病进行预防。种薯切块之后,使用47%的加瑞农粉剂药物400倍液对土壤进行浸洗灭菌,切块种薯应该使用新植霉素农药5 000倍液,或者47%加瑞农粉剂农药500倍液,对种薯进行30 min的防治侵染。

2.2.5   收获

马铃薯的收获期具有较大的伸缩性,需要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根据马铃薯实际生理过程中的成熟特征,对收获的时期进行合理确定,确保最终高产,获取最终经济效益的最大值。在收获时应该以晴天为主,避免在收获后马铃薯经过暴晒或雨淋以及霜冻等恶劣情况。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马铃薯的种植中,为促进其在栽培中产量的提高,需要加强栽培技术的更好应用。通过在文章中对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分析可知,主要使用的关键技术对马铃薯的产量具有较高的作用,为此在未来的栽培中,需要加强对其更好的运用,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马铃薯产量的更高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尚文艳,许志兴,朱佳奇,等.浅述早春错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23):105-106.

[ 2 ] 席尚明.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J].当代农机,2018(11):59-61.

(收稿日期:2019-01-14)

猜你喜欢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