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简析

2019-09-10曹斯珍朱蕾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纺织变化历史

曹斯珍 朱蕾

摘要:从旧石器时代、商周、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宋代、明到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服装发展过程。

关键词:变化;纺织;历史

中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这么相当有含蕴的国度,注定了他有着一段非凡的服装发展史。中国服装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中国近代服装发展史,中国现代服装发展史。

中国古代主要服装特点为:包裹一片式。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知缝衣,在不同地区和族别的人们中间,服饰款式已各不相同。原始服饰可追溯到猿人时期,人们用兽皮和树叶保护身体,遮蔽烈日或御寒的服装,这是最原始服装的雏形(如图1)。图2中伏羲披头散发身穿鹿皮,远古时期人们用石器加工兽皮再用骨针等工具加工进行缝制,用以防御。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和树叶等来遮盖自己的身体,穿戴动物的皮毛用于保暖。石器时代后期,人类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

商周贵族服饰(如图3)为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那时对于袖子的造型还没有过于夸张。

战国时妇女普遍穿宽边缠绕式的肥大曲裾深衣(如图4、5、6)。衣服的左襟展开时呈三角状,穿时将其环腰部一圈,再用腰带扎好,配上横线与斜线并用的镶边,总体表现出静中有动、动中带静的装饰效果。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腰带长垂。秦汉以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将秦汉服饰推向了世界,它的意义在于:悠久的中国服饰文化,从此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与扩大。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汉服的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如图7、8)。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巾帽。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如图9)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齐胸襦裙、高腰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襦裙是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如图10)。在隋代及初唐时期,那时渐渐开始开放起来,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走起路来,不時飘舞,十分美观。

宋代汉服大致有官服、便服、传统服等三式(如图11、12、13)。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尽管宋代的丝织产品、质量与花色品种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与提高,但服饰样却没有很大变化。这无疑是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服饰不再艳丽奢华,开始崇尚简朴,重视沿袭传统,质朴、自然、清新、雅致成为宋代服饰的主要特点。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朝时候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如图14)。

明代的男装(如图15),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装,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装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如图16)。

总结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纺织变化历史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新历史
喜看猴年新变化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