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急诊小儿静脉穿刺及护理方法实践探讨

2019-09-10杨春丽

健康前沿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

杨春丽

摘要: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而静脉穿刺中难度最大的是小儿静脉穿刺及头皮针的穿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所以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穿刺技术非常重要。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一些小儿头皮针的穿刺及护理经验,供各位同行探讨,旨在提高我们静脉穿刺水平。

关键词:门急诊;小儿静脉穿刺;实践探讨

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而静脉穿刺中难度最大的是小儿静脉针及头皮针的穿刺。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由于小儿头皮血管细弯,较直的血管短,且不够充盈,加上小儿躁动,穿刺难度大,难以固定,致使穿刺失败率高。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病了本就让人着急,如果多次次穿刺不成功,父母就会有很大的怨言,甚至产生过激行为。所以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非常重要。我院门急诊儿童患者输液人次较多,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摸索、探讨及实践,总结了一些小儿静脉的穿刺及护理经验,供各位同行探讨。

一、心理护理

小儿输液时往往不配合,护士应同其家长密切配合。1)、嬰儿:重点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2)、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应多鼓励、表扬。3)、儿童:询问患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合理的选择部位及静脉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远心端选用。

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选择静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

三、镇定自若,慌而不乱

特别是针对小儿,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镇定自若,慌而不乱,无论家长对你如何怀疑,患儿如何哭闹,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愉快,自信无疑会让家长解除许多疑虑,恰到好处的沟通会让他们给你加分,熟练、一针见血会让他们对你心服口服。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注意培养。

四、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穿刺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告知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部及腿部的方法。

五、小儿静脉穿刺技巧总结

1、进针角度的选择

为达到了容易进针,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据研究表明,一般病人穿刺可选择45°角或接近45°角进针(1);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可选择35°角进针;对指(趾)背侧静脉穿刺,选择10~15°角进针;对老年血管壁厚、硬、易滚动患者,选择超过40°角进针;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趾)间静脉,选择10~45°角进针,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选择20~30°角进针。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注射,这与注射时皮肤所承受的压力、皮肤血管神经分布及皮肤结构特点有关(2)。

2、无痛注射穿刺方法

经研究表明近尺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轻(3),而近桡侧的静脉穿刺时疼痛最明显,这可能与神经分布、皮肤松弛及张力大小有关。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3、扎两根止血带法

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4、易见回血法

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

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5、逆行穿刺

对于长期输液、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可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采用手足背静脉逆行穿刺法,其优点是回血好,滴数不受限制,不影响血流,可以弥补指掌关节向心穿刺不易固定的缺点,采用此法时必须选用手足背血管,而不应选择手指、足趾向上回血的小静脉,因此处无交通支,逆行穿刺将造成血液淤积,使穿刺失败。

6、对于“青筋暴露”的患儿

穿刺时应选择在患儿哭闹间歇时,持针迅速的直剌入静脉,见回血后立即抬高输液瓶,增加压力,以使血液迅速的回流,防止因患儿哭闹头皮静脉压力增高,血液自静脉壁上的针眼溢出引起渗漏导致肿包

7、肥胖患儿

头皮静脉不清晰,头皮脂肪厚,管腔细回血慢,进针深浅不易掌握,穿刺时要求持针稳,进针慢。根据静脉解剖位置在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血管的相应部位,用手指横向触摸时可触及“沟痕”感,触摸“沟痕”时可感觉静脉的走向及深浅,在患儿哭闹明显时以15-20度的角度进针,速度宜慢,进入静脉后有明显的脱空感。

8、上下面拔针法

目前认为以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上下面拔针法明显优于拇指与示指持针柄的前后缘拔针法,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上下法在拔针时针柄固定,并施以相同的压力,可保持针尖在管腔内与之平行,明显减轻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

六、穿刺后护理

主要是固定方法和输液过程中护理。固定方法是整个输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力学、美学原理采用一侧滚动法较为规范,即先粘贴一侧皮肤,拉紧胶布至对侧皮肤,这样可使胶布处于紧张状态,保证不松动,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还可阻止微生物被松动的针尖带进组织

穿刺后的部位照料野是至关重要的,护士要给家属一一交代清楚,如防止小儿手抓,穿刺部位的悬空,输液管大幅度晃动等

小结

小儿静脉穿刺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护理工作者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工作中善于总结方法,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有效、合理的方法,就能“一针见血”,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信赖度,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钟嘉琳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5)

[2]黄红玉,黄娥娥,李小英等 静脉穿刺角度及方法选择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9,24;53,54

[3]戴国珍,曾根玉 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疼痛的比较 当代护士旬刊 2009,8;66.67.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
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探讨S
关于企业党建工作“互联网+”的实践探讨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分析及实践探讨
《边界层气象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