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学期做个鼎士

2019-09-10甲老师邱永欣韦皓

孩子·小学版 2019年2期

甲老师 邱永欣 韦皓

甲老师

原名彭金龙,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学者,现任广州市番禺区大博学校校长。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教育协会会员,甲骨文融合研究专家,全国优秀读写教师,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先进个人,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第二少年宫特聘教授。著有《教者无疆》,主编《写吧,孩子》等书籍十本。应邀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山东、广西等地开展甲骨文讲座、公开课。

“鼎”这个字容易错且不好写,这应该是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这个字害惨了不知多少粗心的孩子,错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下半部分的笔画顺序复杂难记;一个是上半部分的“目”字容易写成“日”。

常言道:“钟鸣鼎食”,我们的祖先发明“鼎”,最先是用来烹煮食物的,与钟齐名,相当于现在煮饭的锅,但这种昂贵的“锅”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它其实是“皇权”的象征,之后才变成了一种“礼”器。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九州乃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雍州、梁州。九鼎乃豫鼎、冀鼎、兖鼎、青鼎、徐鼎、扬鼎、荆鼎、雍鼎、梁鼎。至今,各地出土了各种各样大量的鼎器,它们几乎都是作为权器象征用的。到了现代社会,除了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如广西)民间仍用有三只脚的鼎锅烧水煮饭(“鼎沸”一词即来源于此),一些寺庙庵观的大殿有陈列外,一般已很少能见到它了。

来自广东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肇庆有个鼎湖山,这山因山顶有湖,叫天湖,湖水清澈,四时不竭,天湖周围是山,主峰鸡笼山园秀于中,另两峰分立左右,山麓诸峰成三脉,远望如三足鼎立,加上山顶有湖,宛若古鼎,传说这个鼎湖山就是中华始祖黄帝铸鼎的地方,显然来自黄帝铸鼎乘龙升天的传说,因而称鼎湖山。

商周时代的各种形态的宝鼎。论足形,有柱足、扁足、尖足、马蹄形之别;论耳形,又有直立耳与附耳之分。许多鼎的口沿、腹部饰有精美的花纹,如饕餮纹、夔纹、蝉纹、雷纹、垂花纹、鸟纹、蟠虺纹等;有的在鼎腹内壁铸有长篇铭文,字数最多者近五百言,或颂扬先祖业绩,或纪征伐之功,或关于赏赐册命,刑典契约,或记述周天子对臣下的训诰等,内容十分丰富。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尽管鼎有大小轻重的悬殊,形制多种多样,令人眼花缭乱,但其最基本的特征则是三足、两耳、圆口。 这种认识,对于探索“鼎”字的来历,对于理解语言中诸多由鼎组成的词语,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从楷书的“鼎”字已无法看出它与博物馆所藏的鼎之间的关系了。其字形结构亦无多少道理可说。这也造成了此字容易写错的原因。

看甲骨文“鼎”,有其鼎腹、两耳,还是相当像的,金文也大同小异,所以说,鼎是个不折不扣的象形字。这样说来,“目”不是目,不是指眼睛,也不是篆书中的贝,和钱有关,而是一种讹化,指类似锅子的食具。下半部分,也无其他,而是三只鼎足的异化形体。不知,这样一来,对理解这个字,写好这个字是否有帮助?

说到鼎,有个大力士不能不提,他就是楚霸王项羽。我们知道,鼎在商周时代是宗庙重器。但也有大小之分,轻重之别。 若是通高不过一二十厘米的轻便小鼎,则妇孺皆可举之,未足为奇。若是将五六百斤乃至千斤以上之大鼎高高举起,那就非一般人所能为,就值得作为大力士之象征而大书一笔了。《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扛鼎也就是举鼎),才气过人”。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个刚劲有力的扛鼎形象,穿越千古,深入人心,给人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感。同书的《秦本纪》中的另一位扛鼎人——孟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传说秦武王“有力好戏”,有一次“与孟说举鼎,绝膑”——为了比力气,膝盖骨也弄断了,秦武王因此而死去。倒霉的孟说全家也因此被杀。举鼎而举出如此严重的结果,令人追悔莫及。故此类举鼎者又有一美称,曰鼎士。

鼎士是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勇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秦王的荆轲,刺王僚的专诸等都是大名鼎鼎的鼎士。鼎士能大义凛然,举重若轻,自然令人侧目并惊羡不已。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儒家追求非礼勿言,言必有信,不和礼数的话不说,说不到点位的话不說,说不出诚信的话不说。一言九鼎,就是形容一句话要么不说,说了就能起到重大的作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算得上一言九鼎的历史人物。

希望在新的学期里,同学们都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一言九鼎”的优良品格,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