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年”传统文化元素

2019-09-10李金莲杨邦俊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太公鞭炮春联

李金莲 杨邦俊

本次写作,主要引导大家搜集有关中国新年的知识,观察、研究社会民俗风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写世俗人情,开展文化写作训练。

写作的时候,可先想一想“中国年”由哪些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中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比如,对联、饺子、团年饭、压岁钱、元宵都是“中国年”的重要元素,它们寄寓了人们怎样的愿望?新年风俗为什么能够流传几千年?大家不妨利用寒假,做一些实地考察,或许你会对中国年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我们的寫作也就有了素材。又比如,随着时代的变化,年俗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中彰显出怎样的时代特征?都可以作一些深入的思考,从而写出有深意的作文。总之,本次写作,大家要从细处观察,从实处着笔,从“中国年”写起,但又要深入思考,发散开去,写出这些元素背后的文化,写出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怀。

[写作例说]

1. 从一个点写自己对“中国年”的理解是可以的,这样以小见大,能写得生动形象。例如,我们可以从春联写起,从春联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春联的运用很普遍,写春联的习俗,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切身体验。下面我们看一篇例文。

[例文导引]

白雪红联迎新年

王姚俊杰

春节近了,我又想起前些年在老家山里过春节的情景。

一大清早,掀开窗帘,天还没有亮透,满山的洁白就让我眼前明亮起来。顺手在窗外的护栏上抓了一把雪捏了捏,本因寒冷而郁闷的我,刹那间觉得冬天的阴郁全都被埋在这雪白的世界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与昭示寒冬的北风不同,山里的雪,如棉花糖般松软,细沙似干爽,让人感受到一种“年”的味道。

这大山里的雪不比城里那样稀疏轻薄,积到十几厘米是常有的事,除了树木,很少有别的东西能钻出这雪白的反射着阳光的“新被”。看久了这种白色,也总会觉得有点单调。但是,一到年关,当白茫茫的山麓田野里,一户户人家门边贴上春联的时候,喜庆的气氛便油然而生。

远远望去,春联的大红条幅端正笔直,就像是凝固的火焰,用它那内敛而炽烈的热情欢迎着每一位游子的回归,燃烧着山里人丰收的激情,照耀着他们美好的明天。没有酷暑的炽热,没有夏日的火辣,但我却年复一年地“看”到它们欢喜地跳跃,就像是篝火律动的身影,释放着令人快活的空气。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年味儿吧。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这新年的种种乐趣,全都写进了这春联里。透过美美的创意,我们能看见主人的职业。像“丰年美酒醉新春,十分春色秀千山”一类的春联,往往贴在幸福的农家门口;“雄鸡振翅山河壮,瑞犬欢歌气象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当兵的人家。真正厉害的春联不仅仅表明人的职业,还拥有“记事”的功能,能陶冶性情,教化民风。

我的太公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十里八村乡亲们的口中是公认的文化人,这家家户户的春联都是他即兴创作,亲笔所写。写春联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读小学时,请太公到我家作对联。太公告诉我写春联有很多讲究:像什么“上联上去入,下联大都平”的基本对法,“上下联词组相同,词性一致”的词语要求,还有 “对联写意,横额点睛”“联披互补,相辅相成”的妙着……好多好多,让我大感惊奇,却又云里雾里。现在想起来,还真是一些有趣的经历。

后来我长大了,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了太公作春联的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历。

有一年春节前夕,邻居家喜得千金,太公应邀写对联。当时春雨霏霏,万物萌动。太公信笔写下:“红雨润大地,翠柳生新枝。”旁人看不出,熟人却明白,这副联里开头正好是产妇的名字。简简单单十个字,不仅展现出春天的蓬勃生机和生命繁衍之美,更洋溢着对伟大母爱的真情赞美。

太公曾为爷爷奶奶写下一副春联:“海阔天空宏图美,芳龄丹心桃李新。”爷爷奶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海”和“芳”。爷爷当时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奶奶担任村小学负责人。一副春联,表达了太公对女儿、女婿的殷切期望。

爸爸和幺爹成为乡村教师的那一年,太公也曾为他们写过一副春联。那天雪后初晴,阳光明媚,积雪乍融,春水潺潺。外公信笔一挥:“光明盛世风光好,晶波玉浪气象新。”爸爸和幺爹的名字就是上下联开头的两个字。这幅特别的春联过了好多年,左邻右舍都还记忆犹新。

我呢,也曾有要太公为我写一副春联的意愿。遗憾的是,当我萌生这个想法时,九十高龄的太公因病去世。我只记得他书写过的火红的春联,只记得他看着我时慈爱温暖的眼光,我只记得他叮嘱我好好学习民族文化的嘱托……

离别老家已经多年,但我念念不忘的是太公笔下的春联,是家乡春节白雪红联的盛景。

作者以“白雪红联迎新年”为题,很有诗意,题目中红和白的颜色特别醒目,意境非常美。红联在白雪的映衬中出场,别具匠心。文章从对联的起源写到自家的对联,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中特别写到“太公”自创的对联,以及对联对一家四代人的影响,这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过程。“太公”的对联多以家人的名字为底色,更增添了亲情和节日的团聚氛围,读来令人欣喜!

2.从多个视角来观察和写作“中国年”,这样会让我们看到“中国年”的丰富多彩,也可以让读者体会中国人的热情和智慧。我们的祖先将“中国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的饮食上更是下足了功夫。写年节的饮食文化是一个好主意,能让我们从团年饭中看到举国欢庆的热闹场面,看到中国人的热情和幸福。

[例文导引]

故乡的年

姚璐

小时候,一到冬天就开始盼着过年,不仅是为着那些好吃的东西,也因为喜欢大雪天一大家子围炉而坐的热闹。每至年末,不论这一年顺遂与否,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奶奶亲手做的年夜饭,也得了些宽慰。

说到中国的年,总离不开一个“吃”字,我想大概因为对食物的感觉是历久不变的,我们也因此对熟悉的食物保有热念。如若得空,每年的年夜饭,大家都会一起做,一起吃。这里便不得不说中国的合餐制,比起西方分开用餐的方式,这种合餐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分别已久的亲人彼此敞开心扉,围坐闲谈。这年夜饭便意寓着团圆。

乡下的年总是筹备得早些(小地方的商铺会在年前关门),买对联、烟花和小孩子玩的鞭炮,还有各样的年货。我还小的时候,有几样是必须买的:雪枣、蛋卷、苕片。现在已不怎么见了,可我仍觉得这些是最有年味的食物。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奶奶会把自家种的黄豆拿去豆腐坊打豆腐,等过几天取回来,便用凉水泡着,一日一换。一些做成臭豆腐腌好,剩下的便备着年后招待客人。将豆腐取来,只在油中煎得金黄,加入小葱焖煮,每人都得吃一块。家乡人称这为吃年豆腐。过年的前一天,奶奶会做好一两格珍珠圆子和藕圆子,一样蒸,一样炸,却都是香飘四溢,引人发馋。买来的淡紫色的节藕,洗净后剁成藕泥,和肉末混合,再搓成一个个小丸子,入油锅炸至金黄。我总有幸吃到刚出锅的藕圆子,在这年夜里吃才最有灵魂,也是最有隆冬感的。热气和香气让人感到十足的幸福。我常坐在灶旁边,脸被烘得通红,一口气能吃十多个。我们吃年夜饭前,菜已经摆好,这时是要先烧纸钱的,把黄色的草纸展开后叠成长形,放在桌下点燃,不一会儿便烧尽了。这种时候,小孩子总要到里屋待着,由爷爷给已故的亲人盛饭敬酒,过后还要燃上一串16响或36响的鞭炮。其实人们都说年饱年饱,真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大家已吃不下去很多了,多是喝着小酒唠家常。只是这样的仪式感是过年才有,它早已在每个人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了。

年齿渐长,已经找不回小时候的感觉了,对新年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但直到得知奶奶因为腰上老毛病而无法久站,我才开始担心今年的年会怎么过呢。那些熟悉的食物可能也没办法吃到了吧。然而此时才发现新年的食物不过因为奶奶才显得弥足珍贵,唯愿她健康,我们便都开心。

故乡的年之所以令人怀念,也正是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亲人和共同的回忆。新的一年,希望我爱的人,都能平平淡淡,常乐长安!

这篇文章从饮食的角度写到了“中国年”之于每个家庭的意义,之于孩子的意义。中国的孩子,在年节的食物中感受家的温馨和亲情。有了新年,有了美食,孩子们感到“风都是甜的”,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文笔细腻,读来让人感动。

3. 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传统文化也在经受着考验,面临改变。在变与不变中,我们要怎样面对呢?怎么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大家可以从理性的层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例文导引]

烟花已逝,年味不衰

李眉艽

“五、四、三、二、一,新年到,新年好!”

电视里,春晚的主持人用倒计时欢迎着新年的到来。而窗外,零时的钟声一响起,便有无数鞭炮声由远及近,层层叠叠地掀起新年的序幕,几秒后,天空中绽放了第一朵烟花,在辽阔的黑夜中短暂而急促。正当人们沉浸在恍惚的美丽时,头顶顿时如昼般明亮,斑斓的烟花一朵接一朵地交织着。夜的深邃衬着烟花的艳丽,让人不禁赞叹曾装满鬼魅的黑夜也能如此风情。

漫天的烟花也点燃了无数守夜人的心,使深夜的疲倦一扫而空。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红火,在这样炫彩夺目的烟花里,人们相信接下来的一年定会心想事成。每当我趴在窗前,沉浸在烟花中时,总会被妈妈提醒“爸爸要点鞭炮啦!”除了天空中飞舞的烟花,放鞭炮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古人放鞭炮是辟邪,而现在一串鞭炮更成为一种象征。人言鞭炮不在于长短,只要响亮就行。听着自家鞭炮炸起,人们心中就会生起一种满足,仿佛新的一年一定会平安顺利。

又是一年春节,主持人倒计时的声音如约而至,只是结束后没有出现以往的轰隆。窗外的小城静悄悄的,没有烟花照耀的黑夜,显得格外冷清。

“爸爸,今年我们的鞭炮呢?”

“没有啦,政府下令城区不能放烟花和鞭炮了,这几天空气污染严重。放鞭炮不行了!”

“一年就这一次,很多人都盼着的,没有烟花和鞭炮的新年算什么新年?”

望着满脸怨气的我,妈妈解释道:“烟花鞭炮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新年的意义并不只在于追求烟花绽放一瞬间的美,更在于与家人团聚,在于陪伴。古时候人们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今人放烟花是为了观赏和增加节日氛围。如今,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做出让步,暂停燃放烟花。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一切都在发生改变,传统习俗也不例外。同时正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经久不衰。”

烟花的离去让人感到不舍,但学会变通,学会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何在时代变化中把握传统,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学习的。除了烟花,春节里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在变化,这是传统文化的一次次蜕变。但不论春节的外在形式怎样变化,它所代表的团聚、亲情,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不会改变。

烟花已逝,年味不衰。

“古时候人们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今人放烟花是为了观賞和增加节日氛围。如今,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做出让步,暂停烟花。”文章借母亲的口说出了“传统习俗也应顺应时代要求才能经久不衰”的道理。这种思考很有见地,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完好保存并焕发新的活力,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思考和应做的事情。

[拟题写作]

以“中国年”为话题,选择某一元素,作一些社会调查,写一篇关于“文化”的作文。

猜你喜欢

太公鞭炮春联
贴春联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背影
背影
新年快乐
小鞭炮
制作纸鞭炮
小鞭炮
红鞭炮
我的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