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比较鉴赏诗歌

2019-09-10胡群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2期
关键词:西楼赏析课外

胡群华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习惯于单首诗歌的欣赏,往往忽视了多首诗歌的比较鉴赏,这是因为比较鉴赏并非每年必考。其实,诗歌鉴赏是多维度的,比较鉴赏更是诗歌鉴赏的较高境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掌握了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再来进行单首诗歌的鉴赏,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下面我们即以实例从三个方面加以解说。

比较鉴赏题的三大特点

1. 衔接教材,深化运用。诗歌比较鉴赏多为课内诗歌和课外诗歌之间的比较。如2018年浙江卷,拿一首我们较熟悉的课内诗歌《雨霖铃》和一首我们较陌生的诗歌《送王昌龄》进行比较:“(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使得考生更容易在对照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全方位的立体的鉴赏结论。这种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好地衔接了教材和高考,沟通了课堂与课外,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让教和学变得更加有序化,更加梯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不够重视的现象。

2. 课外比较,迁移运用。诗歌比较鉴赏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较鉴赏。如2016年浙江卷选用了刘克庄的两首同题诗《北来人》:“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无需看诗歌内容,只需看试题的比较,就可以看出试题在选材上的特点:即它们是按照诗歌的题材来选材的,或同是写景诗,或同是咏物诗,或同是送别诗,或同是怀古诗,或同是山水田园诗(一般情况下是这样选材的,个别情况例外)。而这些诗歌的类别在我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虽然考试的素材取材于课外,但我们是可以通过努力得法于课堂之内的。

3.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纵观高考的比较鉴赏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比较角度:比较其同,比较其异和比较异同。

比较鉴赏题的基本方法

对于诗歌鉴赏比较题,除了要运用单首诗歌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概括形象、炼字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主旨寓意等之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

(1)要通读试题所提供的两首或三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注释说明。

(2)仔细审题,要厘清题干中的比较角度:写作对象、诗词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技巧、意象运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等。

(3)既然是比较鉴赏,命题人所给的诗歌素材中,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相同点,也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不同點,所以,答题时要先找相同点,再找相异点。

(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5)答题时一定要用鉴赏术语,不能说外行话,同时,答案不能“贴标签”,既有鉴赏术语,也有根据诗词句子所做的具体分析,所谓“有理有据”就是这个意思。

例析比较鉴赏题的四大题型

1. 比较鉴赏形象类。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 ①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

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

2. 比较鉴赏语言类(炼字、炼句)。

例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字都有表现力,但内涵不同,试作分析。

答案解析  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李诗是说此将领独自一人率领残部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凸显了此将领的出众,它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赞颂之能事。柳诗是说在空灵雪飘的世界,万物皆退缩隐匿,只有此老渔翁在寒江独钓。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喻,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

3. 比较鉴赏情感主旨类。

例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①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 ①虚:废墟。

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答案解析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月之千秋永照对比,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

4. 比较鉴赏技巧类。

例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古意

王驾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两首诗都写思妇怀人,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解析 第一首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写思妇看到柔嫩的柳条、青青的桑叶,不由得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表现对丈夫的深切的思念。第二首直抒胸臆,用平实自然的语言直接诉说思妇对丈夫的关心怀念。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上闻笛

张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

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夜笛词

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1.第一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

2.请联系已学诗词,简要分析第二首诗中的“西楼”意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既写出了笛声吹向高远之处渐渐消逝的情态,又写出了边地高飞大雁渐高渐远渐稀少的情形,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边的思乡之愁。

2.“西楼”常指女子闺房或伤心地,也是相思与愁绪的代词,如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本诗中指女子居所,和“月”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暗示了裁衣妇的思远闺情。(责任编辑 / 吴  锋)

猜你喜欢

西楼赏析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灵犀
咏菊怀李清照
秋雨
修篱种刺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