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研究唐

2019-09-09学婷吕磊范鹏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葡聚糖检验试验

学婷 吕磊 范鹏程

【摘 要】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8例肺曲霉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GM试验+痰液镜检试验)和对照组(G试验+痰液镜检试验)各3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比其临床诊治结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85.29%>47.06%)和治疗有效率(88.24%>52.94)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其中GM试验方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便于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肺曲霉菌感染;微生物检验;临床诊治

肺曲霉菌感染多发于危急重症患者中,患者存在器官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等情況,其肺部受到曲霉菌的侵袭,进而引发疾病,对患者的支气管、肺部功能造成损害,表现为咳嗽、咳痰、哮喘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随发热、胸痛等情况。在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需要采取对症治疗方法,使用抗真菌治疗药物。该过程中,了解疾病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并对疾病类型进行准确鉴别,做出准确的诊断。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微生物检验是常用的诊断方法,而在微生物检验的选择上,GM试验、G试验均可应用于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本研究探讨了68例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评价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研究对象:68例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研究方法: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9/15,最高龄75岁,最低龄31岁,平均年龄(55.84±6.93)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6,最高龄77岁,最低龄32岁,平均年龄(57.25±6.5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痰液镜检试验,收集两组患者的痰液。在采集患者痰液之前,患者未服用抗菌药物。检查痰液的外观性状、颜色、气味,对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涂片,进行革兰染色,以鉴定病原菌的类型,行病菌培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GM试验方法,经过性能检验和参数校正后,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应用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试剂盒,行ELISA法,对标本进行检验。

对照组则采用G试验方法,经过性能检验和参数校正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应用曲霉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行ELISA法,对标本进行检验。根据GM和G实验检验结果,对疾病做出诊断。基于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对症予以治疗,使用氟康唑作为治疗药物,给予氟康唑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65)0.2g(1次/d),重症患者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GM检验后,检出阳性结果29例,其中寄生性肺曲霉菌19例,侵袭性肺曲霉菌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G检验后,检出阳性结果16例,其中侵袭性肺曲霉菌16例,未检出寄生性肺曲霉菌。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肺曲霉菌感染多发于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疾病等重症患者中,在长期住院治疗期间,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激素治疗和中心静脉插管,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曲霉菌感染的风险[2]。在肺曲霉菌感染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以精准的诊断结果作为参考,进而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为了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则需要采用更加高效、精准的诊断方法。微生物检验是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断的常用手段,能够以检验结果为参考,判断病菌类型及其感染程度。而在肺曲霉菌感染的微生物检验过程中,主要采用GM试验和G试验等方法[3]。

GM试验是通过对半乳甘露聚糖的检验,对曲霉菌感染情况进行判断。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随着病菌的生长与增殖,半乳甘露聚糖的释放量增加,能够反映出感染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能够对曲霉菌属进行鉴别,其敏感度和特异性良好[4]。而在G试验中,则是通过对1,3β-D-葡聚糖的检验。1,3β-D-葡聚糖是曲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够根据1,3β-D-葡聚糖浓度,判断曲霉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在真菌诊断中,G试验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中,G试验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该方法不能对曲霉菌属进行准确的鉴别,难以检出寄生性肺曲霉菌,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5]。相比之下,在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中,GM试验的应用效果优于G试验。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GM试验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5.29%。经过G试验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47.06%。基于临床诊断结果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中,实施GM试验,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便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宫本法,林冬,魏辉.伏立康唑在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初级预防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8,26(05):1269-1274.

[2] 赵小平.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方法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7):27-28.

[3] 刘成旺.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诊治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06):138.

[4] 顾霞,詹平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曲霉菌感染救治1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7):172-173.

[5] 隆莉,张晓芳,刘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03):362-364.

猜你喜欢

葡聚糖检验试验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1,3)-β-D-葡聚糖实验干扰因素的研究进展
β-葡聚糖的主要生理学功能及获取研究进展
烟草β—1,3—葡聚糖酶的特性和结构分析
CS95
i6
驭胜S330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