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霉心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2019-09-09闫文涛冀志蕊周宗山仇贵生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病果心病喷药

闫文涛,岳 强,冀志蕊,周宗山,仇贵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 125100)王雅偲(河北农业大学)

苹果霉心病又名心腐病、果腐病、红腐病、霉腐病。在渤海湾、黄河故道、西北高原等主要苹果产区都有发生,主要为害元帅、富士、红星、伏锦等品种。

1 田间发病症状

霉心病只为害果实,多从果实近成熟期开始发生。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从心室开始发病,逐渐向外扩展,导致心室发霉或果肉从内向外腐烂,直到果实表面。初期,病果外观基本无异常表现,而心室逐渐发霉(产生霉状物);有的病果后期病菌突破心室壁向外扩展,造成果肉逐渐腐烂,最后果实表面出现腐烂斑块。

该病根据症状表现主要分为2种类型。①霉心型。主要特点是心室发霉,在心室内产生灰绿、灰白、灰黑等颜色霉状物,只限于心室,病变不突破心室壁,基本不影响食用。②心腐型。主要特点是病变组织突破心室壁由内向外腐烂,严重时可使果肉烂透,直到果实表面,腐烂果肉味苦,经济损失较重。严重的霉心病果,可引起幼果早期脱落;轻病果可正常成熟,但成熟期至采收后心室发病。

染病初期 果实心室霉心型发病 中后期心腐型果实剖面

2 病原菌

霉心病是由多种弱寄生菌混合侵染造成的,各地鉴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常见的有粉红单端孢、链格孢和串珠镰刀菌等3种真菌,此外人们在病果果心中还分离到节孢状镰刀菌、青霉、棱孢霉、拟青霉、棒盘孢、狭截盘多毛孢、芽枝状枝孢、射线孢、盘明针孢、球毛壳、曲霉以及多种镰刀菌等20多个属的真菌。

3 发病规律

霉心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可由多种弱寄生性真菌引起。这类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在苹果开花期通过柱头侵入。病菌自花瓣张开后首先定殖于花柱,随后在萼心间组织蔓延而侵入果实心室。此后,在整个果实发育期,病菌陆续进入心室,直至果实采收。苹果霉心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即于花期侵染,多数在中后期发病。一般6月下旬可解剖到霉心病病果,果实发育后期逐渐增多,病果较健果易脱落。霉心病发生轻重与品种关系密切,北斗及元帅系品种高感霉心病,富士系品种发病较轻。品种间的抗病性主要表现在抗侵入(心室)方面,萼心距大的品种病害发生轻;萼心距小的品种病害发生较重。病菌侵入心室后,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不明显。霉心病发生与花期湿度有较大关系,花期及花前阴雨潮湿病害发生重。另外果园地势低洼、郁闭、通风不良等也利于病害的发生。

4 防治适期

初花期、落花70%~80%时是喷药关键期,全园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可有效降低苹果霉心病的发生。

5 防治措施

苹果霉心病的防治关键是花期喷药预防,低温贮藏亦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果实发病。具体措施如下。

(1)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有效控制霉心病的主要措施,需把握住药剂防治适期。初花期、落花70%~80%时是喷药关键期,重病园或易感品种则需各喷药1次,一般果园或品种只在后一时期喷药1次即可。常用的有效药剂或配方为30%龙灯福连(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80%太盛(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等,花期用药必须选用安全药剂,以免发生药害。特别注意的是,落花后喷药,对该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2)低温贮藏。果实采收后在1~3℃下贮藏,可基本控制病菌生长蔓延,避免采后心腐果形成。

苹果霉心病防治技术图谱

猜你喜欢

病果心病喷药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基于PLC 果树喷药机控制系统设计
果树喷药巧时期
便秘是否也是一种心病?
本是同根生
高温天气果园喷药有“四大禁忌”
关注孩子的“心病”
古人医心病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西红柿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