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2019-09-09牛梦杜忠军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成功率组间心肌梗死

牛梦,杜忠军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山东 青岛 26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冠状动脉供氧的急性阻塞和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关键是以最短的时间将梗死的相关血管打开,以帮助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得以恢复,并且得以改善预后[1]。所以在抢救时时间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同样也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对于少的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从而提升抢救成功率。本文针对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展开相关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0:14,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5岁、35岁,平均年龄(45.5±9.2)岁;研究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9:15,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71岁、33岁,平均年龄(45.9±10.1)岁。经检验发现组间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以后,及时且有效地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急诊护理:护士接到电话后必须在5 min内出诊,首先联系患者的家属或者出诊人员,给予患者吸氧、将患者扶至床上进行休息以及适当的心理安抚[2]。在出诊人员到达现场后,给予患者输液以及面罩供氧治疗,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使得患者的情绪放松。经过现场诊治后应以迅速、安全的将患者送至救护车中,为加强患者心电图监测,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在去医院的路途上,医院已接到患者病症情况,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做好手术准备[3]。其次,对疑似心肌梗塞的患者在10 min内进行氧气吸入,并在左下肢建立静脉通路。通过常规心电图监测和心肌酶学检查确诊。在确诊后患者应立即执行PCI,并且需要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且在手术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给予患者服用300 mg氯吡格雷和500 mg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并送至导管室。

1.3 观察指标 (1)对比组间抢救成功率;(2)对比组间急诊救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组间抢救成功率 研究组34例患者,成功救治34例,抢救成功率100%;参照组34例患者,成功救治31例,抢救成功率91.17%,组间比较P<0.05。

2.2 对比组间急诊救治时间 由表1得知,研究组停留急诊室的时间、平均抢救的时间、急诊球囊平均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

表1 对比组间急诊救治时间(Mean±SD)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引起的急性疾病,引起心肌细胞严重、广泛、持久的缺血,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急性心肌梗死(AMI)常有胸闷、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并且病理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液粘度升高,ESR升高,血清心肌损伤标志酶升高,心电图改变呈急性心肌损伤和坏死特点[4]。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而提升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就是在早期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优化急救流程,可有效赢得急救时间,缩短评估时间和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再PCI的复发率和发生率。根据研究表明,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能有效地缩短急救时间,赢得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价值,这表明时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展开相关分析后得出以下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急诊救治时间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时实施急诊护理可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并且可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成功率组间心肌梗死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