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影响评价

2019-09-09马丽娜石赞田懿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性生活盆底产后

马丽娜,石赞,田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陕西 西安 710089)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盆腔疼痛、排尿排便异常、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等。其主要病因包括盆腔组织器官移位、盆底支持组织薄弱等。本次研究就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取的5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年龄23岁-39岁,平均年龄(31.37±5.18)岁,病程3个月-6个月,平均病程(4.5±1.8)个月;对照组年龄22岁-41岁,平均年龄(31.52±5.04)岁,病程3个月-5个月,平均病程(4.3±1.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健康知识宣教等[1]。(2)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的介绍治疗方式、盆底肌肉损伤的主要原因、预期治疗效果等,嘱咐患者在经阴道分娩完成后24 h内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内不可做体力劳动,2个月内不可进行性生活。②运动锻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盆底肌肉锻炼。每日进行3次缩肛运动,缩肛维持3 s后放松,再重复进行,每次锻炼20 min,在锻炼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锻炼速率、时间以及强度。③仿生物电刺激辅助治疗:运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措施,指导患者平卧,双腿向上屈膝,保持最大程度分开,刺激患者盆底肌,2次/周,20 min/次,持续治疗10次-15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和产后压力尿失禁、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程度做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恢复情况 研究组5级盆底肌力患者数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压力尿失禁、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程度 研究组产后压力尿失禁、粪失禁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盆底恢复情况比较[n(%)](n=25)

表2 两组患者的产后压力尿失禁、粪失禁发生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程度比较[n(%)](n=25)

3 讨论

近些年,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务人员大力推荐自然分娩,但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阴道损伤、盆底肌肉损伤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

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5级盆底肌力患者数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压力尿失禁、粪失禁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引导患者认识到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②深入对患者的盆底肌力功能锻炼,每天指导患者进行的肌力功能锻炼,提升盆底肌肉的紧张程度和收缩能力,促进盆底组织血液循环。并且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把控训练的强度、速率以及时间,从而确保盆底肌肉功能的恢复。③通过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措施恢复损伤后的肌肉和神经细胞,放松患者的盆底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供给营养能力,从而恢复患者的尿道功能和肛门括约肌,促进其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综上,护理干预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中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性生活盆底产后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性爱和谐有秘诀
性生活有“ 八 忌 ”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