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性护理模式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2019-09-09徐小芹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搭桥术连续性冠脉

徐小芹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冠脉搭桥术疗效与患者术后康复期依从性联系密切,术后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了解、伤口疼痛等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其术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导致“桥”内血栓形成等不良状况,影响手术的预后效果[1,2]。为此,本文以我院60例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连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心脏外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采用冠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为28岁-71岁,平均年龄为(48.76±5.4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为29岁-73岁,平均年龄为(49.15±5.34)岁。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已知情同意,两组数据(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含心电指标监护、营养支持、注意事项说明、生活指导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基本措施。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模式,首先建立连续性护理小组,查询既往病历,根据冠脉搭桥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制定护理方案,其中护理方案分为3个阶段:入院后到手术期间、手术至出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具体措施为:(1)入院后到手术期间:向患者讲述病房的管理制度、手术室、常规检查科室位置等信息,以便于患者及早适应医院环境;告知患者冠心病发病机制、冠脉搭桥术治疗原理、手术优势、手术费用、能够达到的康复效果以及心理状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等,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如有必要,可让患者家属与其沟通,给予家庭支持,使其主动配合治疗。(2)手术至出院期间:术后48 h内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患者状态稳定后制定饮食方案,以保护心功能为原则给予饮食干预,从流食-半流食-普食慢慢过渡,多食用谷物类、动物类以及豆制类食物;加强护患沟通,告知患者焦虑、惊恐、抑郁等心理容易导致心率加快等情况,对病情康复具有不利影响,并讲述该治疗术的治疗机制和成功病例,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后康复。(3)出院后3个月:患者出院时,发放冠脉搭桥术术后康复手册,其中包含运动训练、呼吸训练、并发症防范、注意事项和禁忌事项等内容,并告知患者需要定期来院检查;建立冠脉搭桥术患者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定时向患者推送有关术后保健知识,并回答患者的询问,同时定期电话随访,以便于实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表1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和SF-36评分对比(Mean±SD)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的有关数据并分析。生活质量评估[3]:采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开展调查,共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患者手术1个月后填写该量表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其SF-36分数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脉搭桥术后,为了避免搭的“桥”再次堵塞,需要给予护桥干预,常规护理仅仅能在患者住院期间规范其健康行为,出院后患者由于缺乏相关疾病知识,自我保健意识较弱,需要给予合理的连续护理干预[4]。连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不仅仅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给予干预,会考虑到患者出院后存在的风险,给予预防措施,在一些慢性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冠脉搭桥术后实施连续性护理,其不仅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饮食、心理等方面护理,促进其术后早日康复;还能够通过健康知识手册和电话随访等方式规范患者出院后的健康行为,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SF-36评分较高,其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显著(P<0.05),说明连续性护理模式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连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搭桥术连续性冠脉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