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替普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116例分析

2019-09-09杨慧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瑞替普阿替普溶栓

杨慧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山西 运城 044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具有明显的典型缺血性胸痛,并且疼痛多会持续超过20 min[1]。引发STEMI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冠脉出现斑块损伤,并且进一步引发了急性闭塞性血栓[2]。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其冠脉内出现明显可见的粥样斑块,并且引发的血栓会导致管腔闭塞。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肠胃症状以及心率失常等,患者的疼痛类似心绞痛,疼痛的范围和程度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加大[3]。对患者进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进行检查会发现其浓度呈现出动态的上升,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典型的ST段抬高。此病属于急性病,患者的发病一般比较快,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是2014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标准:①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确诊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③患者均未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疾病;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1岁-76岁,平均(56.22±4.31)岁;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33岁-78岁,平均(55.71±3.9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前期给予阿司匹林口服,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肝素,然后将阿替普酶稀释后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用药。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前期用药和对照组相同,用药后给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情况,心功能情况分为心功能正常即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了正常;患者心功能稳定,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维持了稳定,有了一定的好转或者没有进一步恶化;患者的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且出现心力衰竭。并且统计死亡的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功能能恢复正常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死亡的病例数明显较少。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情况[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发病和进展比较急的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特别是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此病已经成为危及公众健康重要疾病之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比较常见的梗死类型。患者患病后多会进一步引发冠状动脉血栓,并且血栓形成后会加速机体内促凝血物质的释放,会增加人体的凝血能力,形成血栓[4]。对患者的治疗多采用溶栓剂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减少患者的血栓改善患者的血管状况。

阿替普酶是一种常用的溶栓,其重要成分为糖蛋白,能够有效的激活人体内的纤维蛋白酶原,这种物质在人体中经过进一步的生化反应,能起到很好的溶栓效果。瑞替普酶是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其持效期更长,效率更高,并且更安全。本研究发现,患者使用瑞替普酶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更好,其中81%的患者心功能恢复正常,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死亡的人数明显的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由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用瑞替普酶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瑞替普阿替普溶栓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