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9-09葛龙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及保胆石术

葛龙飞

(解放军32183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生率约为10%-16.2%,目前,胆囊切除被认为是该病治疗的“金标准”[1]。本文将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保胆取石术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72例胆囊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已经过B超等检查,具备手术治疗指征,自愿入组并配合研究。对胆囊管梗阻、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管结石、疑似恶性病变的患者已进行排除。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女性17例,男性19例,年龄22岁-64岁,平均年龄(36.67±7.17)岁,腹痛发现28例,查体发现8例。对照组36例,女性16例,男性20例,年龄23岁-66岁,平均年龄(37.78±7.55)岁,腹痛发现26例,查体发现10例。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方案: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静吸复合麻醉,在脐下戳孔置入Trocar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12 mmHg。在右锁骨中线、剑突下、腋前线肋缘下作操作孔,置入相关器械,将胆囊三角解剖、剥离、切除,不保留胆囊。观察组手术方案:在完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辅助下采取保胆取石术治疗,建立气腹(同对照组),置入器械,对胆囊进行探查,判断是否可行保胆手术,将切口位置、长度、形状,切开后,置入1号丝线止血,悬吊、牵引胆囊,扩大切口,置入纤维胆道镜,对胆囊内情况进行探查,将结石取出,对胆囊内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随后将生理盐水、胆汁吸出,置入导丝,确定胆囊管通畅后退出,将胆囊缝合。再次进行探查,确定无活动性出血、胆瘘,常规留置引流管,将器械撤出,关闭腹腔。

1.3 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等。(2)术后随访12个月-24个月,对比两组复发、死亡、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例如不良反应率等均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例如术中及术后指标等均使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取χ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对比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2.78%;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3例,胆汁漏1例,胆道出血2例,发生率为3.96%,差异明显(χ2=3.96,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发生腹部不适1例,饱食后腹胀1例,发生率5.56%;对照组发生腹部不适5例,饱食后腹胀4例,腹泻6例,发生率41.67%,差异明显(χ2=13.01,P<0.05)。两组均无复发及死亡病例。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Mean±SD)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2.78%vs16.67%)、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率(5.56%vs41.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除手术时间较长外,保胆取石术更具优势,对患者消化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案。但应注意的是,在制定手术方案时,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取石时应避免损伤胆囊黏膜,确保结石取净及胆囊管通畅,预防结石复发。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辅助下,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明显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猜你喜欢

中及保胆石术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用于护理管理中及对不良事件影响分析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