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容分析的民国时期阅读指导文献研究

2019-09-07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国民众期刊

刘 威

(重庆图书馆 重庆 400037)

重庆图书馆的前身是1945年5月筹建、1947年4月12日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1]。国立罗斯福图书馆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仅有的5个国立图书馆之一,也是整个广大的西部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图书馆,该馆在成立之初就肩负起收集、整理抗战文献的历史任务[2]。

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期刊产出的大量阅读指导文献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阅读文献展开研究。内容分析法是质量和数量分析的十分严谨的专门方法,目的是弄清或测量文献所反映的社会事实和趋向。内容分析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3]。

1 民国期刊阅读指导文献产出的量化分析

1.1 重庆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期刊文献概况

重庆图书馆从起步创业到大发展的70年间,典藏民国时期期刊有5 727种,其中哲学、宗教类期刊80种,社会科学类期刊5 068种(C社会科学总论481种,D政治法律类1 011种,E军事类148种,F经济类714种,G文教类1 467种,H语言文字类60种,I文学类886种,J艺术类185种,K历史地理类116种),自然科学类期刊531种(N自然科学总论55种,O数理科学和化学类16种,P天文学类26种,Q生物科学类9种,R医药卫生类184种,S农业科学类64种,T工业技术类143种,U交通运输类25种,V航空航天类8种,X环境科学类1种),综合性期刊58种。

1.2 文本挖掘与量化处理

笔者从重庆图书馆民国检索系统中,以“阅读”“读书”等主题词抽取1 707条阅读指导记录。

1.2.1 文献产出期刊量化分析

本文统计的1 707条阅读指导文献产出于14类(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馆藏期刊385种,平均每种期刊产出文献4.4篇(如表1所示)。从馆藏民国期刊文献来看,阅读指导文献产出的期刊种数虽多,但分布种类却相对集中于文教类、政法类和文学类期刊。

表1 阅读指导文献产出的期刊分布种类及数量

文教类期刊产出文献数量最多。161种期刊产出阅读指导文献745篇,平均每种期刊产出文献4.6篇,占文献总量的43.6%,期刊种数占文献产出期刊总量的41.8%,占馆藏文教类期刊总量的11%。

自然科学类期刊产出情况较少。3种期刊共产出文献8篇,仅占文献总量的0.5%。

1.2.2 文献产出数量与阅读指导阶段分析

抽取时间为1912年至1949年,内容涉及阅读或读书的基本描述,包括指导主体、指导对象、指导内容、指导手段、指导意义等。依据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发布的数量及与阅读指导相关重大史实,笔者将民国时期的阅读指导实践划分为4个阶段。

(1)阅读指导的萌生阶段(1912—1926年)

民国初期,“读书”“阅读”“读物”“阅读指导”“读书指导”开始得到社会相关领域有识之士的关注。1912年到1926年间,民国期刊产出阅读指导文献数量为78篇,是阅读指导的萌生时期。此时的相关文献数量较少,阅读指导与教育界的关联程度相对高,与图书馆界的联系较少。

根据馆藏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显示,最早出现的与阅读指导相关的词语是“课外读物”,该词在1913年《中华教育界》一月号允明所著的《课外读物之研究》中被提到:“世界文明日益发展,万有事理。乃月异而岁不同。教育一方面,自亦应扩张研究之范围。拘拘于授课以内之知识,影响似乎太狭,此课外读物所以不可少也。”[4]这里出现的“课外读物”可以看作是阅读指导的一个部分。

(2)阅读指导的发展阶段(1927—1937年)

南京政府成立初期,李小缘撰写《全国图书馆计划》和全国教育会议的召开(1928年5月),使“教育界与图书馆打成一片;图书馆与成人民众教育,是一事的”[5],阅读指导的实践活动及创新尝试在全国很多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得到巨大推进。相关文献的产出数量也迅猛增多,这一阶段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数量为867篇。通过对期刊文献的整理不难发现,除单纯的读物介绍、经验共享外,这一时期的阅读指导涉及的层面不断扩大,如经费不足的贫穷学校的阅读指导、专题学科内容或专业图书的阅读指导、扫盲识字的指导、图书馆的阅读指导等。同时,此阶段还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期刊上发表的大量对阅读指导工作有建设性作用和创新性尝试的学术论文,如曾宾葹的《如何由阅读得到快乐和利益(上)》[6]《如何由阅读得到快乐和利益(下)》[7]、吕绍虞的《谈谈大学图书馆》[8]《怎样鼓励儿童的阅读兴趣》[9]、吴增芥的《几个增进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方法》[10]、徐旭的《民众阅读指导之研究》[11]《图之阅览指导法》[12]《图书馆在成人教育上的功用及其问题》[13]《国民基础学校的补充读物问题》[14]、陈独醒的《怎样办理流通图书馆》[15]。

(3)阅读指导的阻滞阶段(1938—1945年)

中国各项文化事业自“‘九一八’以来,叠遭强寇蹂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更是“东南半壁,摧毁无遗”[16]。这一时期,各种期刊因战事频繁不断变迁,阅读指导文献产出数量急剧下降,不足上一阶段文献产出数量的一半。即便在战时,由于国民政府不断颁布法令和知识分子对阅读指导事业的坚持,这阶段期刊产出的阅读文献仍有一定数量,共363篇。为推行阅读指导工作,国民政府教育部先后颁布教育、图书馆法规法令,对战时民众的阅读和进修指明方向。钱君瑞、许君端、沈祖荣等人先后发表文章,对民众进行书报阅读指导,“为抗战期间的新文化跃进做传播,配合抗战,提供后方精神食粮”[17];“为增强抗战力量而写作,如此产生的作品才能供给民众阅读,做阅读指导和民众教育的工作”[18];强调“在战时这样的紧张时期图书馆更被需要,为战场上的战士、受伤战士、难民、一般民众提供文化教育服务”[19]。此外,在特殊时期,更有学者发表文章强调“国民教师应积极进修,对国民教育的阅读指导应放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之前,才能更好地指导阅读”[20]。

(4)阅读指导的疗愈阶段(1946—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的文化事业并未得到快速复苏,而是进入慢慢自我疗愈阶段。这一阶段期刊产生的阅读指导文献数量比顿挫阶段的数量并未出现很大增长,共有阅读指导文献399篇,但这一时期的阅读指导工作出现多样化的趋向,以及“文化服务于政治”的意味[21]。

2 民国期刊阅读指导文献产出的形式特征

期刊在民国时期是重要的传播媒体之一,它肩负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的使命。阅读指导文献主要产出于民国期刊的法令、阅读消息、书目介绍、各科教学、读书运动中的读书问题、学习方法、笔谈、论坛、学术杂评、读书问题、读书指导、读书问答等专栏。笔者将整体阅读指导文献分为非学术论文和学术论文两大类,各阶段文献产出量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阅读指导阶段文献产出量统计表

学术论文共计1 263篇,占阅读指导文献总产出量的74%。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探讨民众“究竟是否都有相当普遍及相当规则的阅读习惯?在一般民众的各种阅读活动中,他们究竟喜欢阅读些什么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喜欢阅读那些东西?他们阅读那些东西的方法是怎样?他们若遇着困难的时候又是怎样?”[22]除此,本部分内容还大量介绍了国外阅读指导方法,如王礼锡在《读书月报》1939年第1卷第2期上发表的《英国读书风气》、载于《自学》1943年第1卷第6期由塞尔夫(B.A.Cerf)著、立华译的《美国读书界的革命》等文。

非学术论文共计444篇,占阅读指导文献总产出量的26%。本部分阅读指导文献主要包括消息、法令、读物介绍、读者通信、读者问答、读者提要、读书常识、名人经验介绍等内容。其中名人经验介绍和教育消息两个部分在非学术论文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文化建设》《绸缪》《书报精华》等期刊大量刊载了蔡元培、谢冰莹、王玉章、马寅初、郭沫若、谢六逸等古今名人的阅读经验或者读书法,共计122篇。国民政府发布的有关阅读或读书的教育消息有83篇。此外,潘光旦、抱一、庄泽宣等人也在不同期刊上发表了读书提要18篇,庶谦在《读书生活》上先后发表读书常识10篇。此部分阅读文献的产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当时阅读指导实践的原生态资料。

3 民国期刊阅读指导文献产出的内容特征

3.1 类目分析

馆藏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的分类,可以反映民国时期不同阶段阅读指导的重点和关注方向,同时也能反映出当时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与需求。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分类体系,对阅读指导文献进行分类标引,以考察其学科分布及研究的深度和信度(如表3所示)。

表3 馆藏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分类

根据表3的分类,可以发现民国时期我国阅读指导的信息构成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对各级政府颁布的阅读相关法令及各地阅读案例消息的输送

馆藏民国期刊中,有关政府颁布的各类与阅读相关的法令及各地阅读概况、活动的消息在表3的14类文献中均有体现,共165篇。尤其是D类目和G类目分布的法令及消息数量颇多,共148篇,占此类文献的90%,占文献总量的8.7%。既有《民众教育馆辅导各地教育办法大纲》[23]《社会教育机关协助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24]《修正图书馆规程》[25]《图书馆辅导各地社会教育机关图书教育办法大纲》[26]《各级学校及机关设置图书馆(室)供应民众阅览办法》[27]《普及全国图书教育办法》[28]等中央法令法规和消息,也有《武汉战时民众补习教育实施计划大纲》《武汉战时失学民众强迫入学暂行办法》《限期肃清武汉三十五万文盲教部饬鄂教厅办理民众补习教育》《福建实施战时民众教育》《重庆市战时民众补习教育推行委员会举办民教人员讲习会》地方法令法规和消息。这些阅读指导相关方面的法令法规的颁布,表明政府对扫盲、推行阅读事业的重视,同时,它们也成为民国时期,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推行阅读、扫盲工作的强有力的保障。

(2)重视对中外阅读指导理论的探讨

表3所列各类阅读指导文献不仅注重对国内阅读指导理论的阐述,还相当关注对国外阅读指导理论的介绍、参考、借鉴。这些阅读指导理论包括为什么阅读、如何提高阅读兴趣、怎样阅读、读物选择、阅读的意义等内容。1 707篇阅读指导文献载文期刊中共有610篇文章注重对阅读指导理论的论述,占文献总量的35.7%。馆藏民国期刊所载阅读指导理论的文献占总体文献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中国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迫切程度。民国时期,政府及各界人士对中国民众的阅读程度、阅读能力及战时阅读推广的进行作了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理论指导行动,对不同民众阅读指导的推进,在实践上影响着中国各界人士致力于建立一种什么样的阅读指导模式。在当时特殊的国情背景下,大力扫盲、普及文化、建设中国的阅读指导事业,已经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文化事业中的当务之急。

(3)侧重教育界和图书馆界推动阅读指导实践的研究

在表3的类目体系中,B类、C类、D类中的D0和D4、G类中的G1和G3、I类中的I0等类目有比较明显的理论性倾向。而其余类目的阅读指导实践的特征比较明显。以实践工作为明确导向的文献(D6类、G2类、G5类、G6类、G7类、I2类)共932篇,占总文献产出的55.6%。其中G2类目中的G25是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类,涉及阅读指导的文献209篇,占阅读指导实践类文献的22.4%,占文献总量的12.2%。G5世界各国教育事业类、G6各级教育类和G7各类教育类共426篇,占阅读指导实践类文献的45.7%,占文献总量的25%。

民国期刊产出的《公共图书馆与巡回文库》《儿童巡回文库的尝试》《建设乡单位巡回文库的拟议》《组织读书会》《读书会信箱》《读书运动中的读书方法和我的读书经验》等文献,揭示了图书馆不仅是图书的收藏者,而且必须是图书资料的积极供应者、群众阅览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图书馆指导民众阅读的准备工作有编制目录、编制索引、图书介绍、杂志要目揭示、新书内容摘要、印发民众必读书目单、加注线、中心陈列;图书馆指导民众阅读的实践活动有讲演会、辅导班、读书会、研究会、通信指导。图书馆如何引起民众阅读的浓厚兴趣,也是图书馆指导阅读的有关事项。其方法有:个别谈话、剪贴布置、读书竞赛会、图书馆展览会、读书运动、开演图影片。

与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相比,教育界的阅读指导对象相对单纯,即对小学生、中学生及教师3个层面进行阅读指导。民国期刊产出的《教部注意实施无线电教育播音儿童播音竞赛》《国民基础学校的补充读物问题》《儿童课外阅读指导法》《基础学校教师阅读专业书刊的方法》等文献,先后展现了教育界根据小学生、中学生、教师等不同程度的对象利用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指导实践活动的研究。由于儿童能力薄弱,在阅读方面,不仅要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还要对阅读材料加以指导。阅读材料指导的实践方面,学校将阅读材料“按次递进,与年龄增高、发育进程成正比”[29]。在阅读方法指导方面,用陈列、电影等手段刺激学生的阅读需求,培养学生自觉能力,辅导学生解决困难,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指导学生温习已读书籍,定期进行阅读成效检验等。《国民教师的阅读指导》一文探讨了对教师进行阅读指导的方法:“一是有恒心,二是要记笔记,三是阅读专家的书籍,四是中心研究即问题研究,五是实践与检讨。”[30]

(4)关注阅读指导的领域深广度不均衡

据表1和表3所列,在广度上,军事、经济、自然科学领域对阅读指导的关注较低;在深度上,社会科学领域对阅读指导的关注度较高,但却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图书馆领域。社会对阅读指导的广度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国时期政权跌宕、战事不断导致了中国文化事业落后、中国民众文化素质提升很慢的现状,和当代社会各领域推广全民阅读的盛况大为不同。民国时期阅读指导深度的不均衡,可能与当时指导手段的单一化、经验借鉴不如今天密切相关。

3.2 主题分析

为了进一步深入揭示民国期刊中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的内容特征,笔者对文章进行主题标引。一是直接从文章题名中抽取具有检索意义的词语作为主题词进行标引,如《怎样诱导儿童到图书馆阅读》一文的主题词有5个[31],即“怎样”“诱导”“儿童”“图书馆”“阅读”;二是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类目进行规范处理,形成主题词表,结合文章所论述的内容进行主题标引,如《阅读什么》一文的主题词有5个[32],即“阅读什么”“怎样阅读”“读书指导”“读书法”“青年”。利用SPSS(IBMSPSS Statistics22版)提取30个高频标引,累积标引1 575次,其标引次数20次以上的词共16个,累积标引次数1 377次,占高频标引次数的87.4%。

表4 阅读指导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表(Top30)

由表4可知,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的主题分布特点与类目分布特点基本吻合。即民国时期注重对阅读指导工作概况的介绍及对阅读指导理论问题的探讨,同时,在研究层次上,馆藏民国期刊产出的阅读指导文献对实践层面的关注程度要重于纯粹的理论研究。

“法令”“消息”“中学”“图书馆”等关键词的多次出现,突出了民国时期阅读指导主体的明确性,即政府是推动阅读指导的保障,图书馆、学校等为主要指导者;阅读指导的对象较广,除表4所列的“儿童”“青年”“妇女”等指导对象外,期刊产出的文献中还涉及到工人、农民、残障人士等阅读指导对象;阅读指导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读物的推荐,还包括对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培养;不同对象、内容、指导主体,决定了阅读指导手段的多样性,如作为团体指导的读书会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阅读辅导班通过笔答摘要、查字注解、默读笔记等手段对民众进行个别辅导,利用电影、播音、展览、巡回文库等手段激发民众的阅读或读书兴趣。“救国”“明理”等高频关键词的出现,也使民国时期阅读指导的意义更加鲜明。

4 结语

重庆图书馆藏民国期刊所载的1 707篇阅读指导文献既有政府颁布的有关阅读的法令、公民阅读常识的宣传介绍、各地图书馆阅览人数统计表、古今名人读书法,也有对阅读指导理论的研究和对阅读指导实践的探讨。不同领域的学者为阅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阅读指导的主体、内容、手段、对象等方面输出的信息既全面又具实用性。

作为图书馆人,我们应该借鉴民国时期阅读指导工作的经验,突破传统的局限,推广阅读、普及阅读,汇集成果,广开思路,共同着力,不断研讨,以期随着全民阅读工程的推动进而真正构筑起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局面。

猜你喜欢

民国民众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期刊问答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