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019-09-07庄汉刘飞飞陈学兵

医药前沿 2019年22期
关键词:西沙氧氟沙星耐药性

庄汉 刘飞飞 陈学兵

(德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四川 德阳 618300)

耐药性肺结核病(MDR-TB)是指肺结核患者本身具有耐一种或多种药物的病人。今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这类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多,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研究发现,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由于其经历时间较长,病情复杂,常规的药物治疗已经无较大起色。据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的结核患者中,耐多药率约为8.32%,耐药率约为0.68%,是全球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1-3]。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均属于常见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被应用于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4-5]。但由于耐药性患者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治疗方案已经不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为了减少耐药性患者痛苦,改善其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耐药性结核治疗患者110名为研究对象,比较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对耐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进行耐药性结核治疗的110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实验条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人)。研究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为23~67岁,平均年龄为(44.8±6.8)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为(8.4±1.8)年;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为26~69岁,平均年龄为(45.2±6.1)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为(8.9±1.7)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此外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诺捷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408)治疗,1~2片/天;研究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15)治疗,1片/天;所有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9个月。

1.3 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

治疗开始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发生率。主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肠胃反应、恶心、肝功异常等。临床效果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点[5]:①显效:患者机体的各相关指标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患者机体的各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③无效:患者机体的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总有效数48人,总有效率为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9人、70.9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453,P<0.05)。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肠胃反应、恶心、肝功异常。研究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为7人(12.73%),而使用左氧氟沙星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为16人(29.0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453,P<0.05),见表。

3.讨论

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耐药性肺结核主要是指患者至少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物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并随着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增多,导致患者出现越来越难以医治、病情反复、治疗周期延长、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等,耐药性肺结核已成为临床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临床研究显示,左氧氟沙星具有杀菌、见效快等优点,在早期临床治疗上曾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因患者的耐药性,其临床治疗效果也不明显。莫西沙星为新一代抗结核药物,其甲基侧链可明显提高抗菌效果,利于患者呼吸道对药物的吸收,与其他抗结核药物协同使用,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筛选符合条件的德阳市人民医院耐药性肺结核患者110例(2015年7月-2017年9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结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痰菌水平,加速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提高临床效果(87.27%),促进康复,较对照组患者效果更明显(70.91%)。同时其安全性,即不良反应率为(12.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9.09%),证实其安全性较高[4]。其可能的原因是莫西沙星属于新一代的抗结核药物,其抗菌活性更强,能够影响细菌的DNA复制等,更好的杀死细菌。此外,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甲基侧链,这一结构可以明显提高药物的抗菌活性,同时结合左氧氟沙星使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其协同作用机理明显[5]。

综上所述,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9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9%;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有助于患者康复,且其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西沙氧氟沙星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鹰击”护西沙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