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2019-09-06崔霞

父母必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液百病运化

崔霞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出自清朝李用粹《证治汇补·痰证》一书,意思是痰生于脾而贮于肺。小儿肺脾两脏的形与气均不足,所以肺脾两脏在生理上和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常有两脏同病的情况。

脾為后天之本,脾土生肺金

《素问·经脉别论》提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意思是,脾为后天之本,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脾的运化后形成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再由肺将这些营养物质转运到身体需要的地方。如果孩子的肺脾功能正常发挥作用,就可以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转运,身体就能保持健康。五脏对应五行,脾在五行中属于土,肺属于金。而土生金,脾肺为母子之脏。脾的功能健运,肺的功能就正常,如果脾气不足,也会导致肺气不足,肺的功能失调,也会影响到脾气,这就是所谓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脾为生痰之源

痰是体内水液不能正常转运而停聚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脾主运化,不仅运化食物,还运化水液。中医称脾为水液升降之枢纽,脾失健运,则水液停聚,从而导致痰液的生成。

如果孩子吃了过多甜的、油腻的、生冷的食物,比如肉食、糕点、汤圆、冰激凌等,会导致脾不运化,水液不能很好地被转运出去,形成水湿,生成痰液,导致孩子出现咳嗽、水肿、腹泻等症状。

肺为贮痰之器

肺脏本身也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肺主宣发肃降,宣发可将水液布散于肌肤、皮毛,肃降可使水道通调,使上源之水下行。如果肺失宣降,水液不能通降与布散,停聚于肺内,就会化为痰饮。脾不健运,其所生之痰也会贮存在肺内,导致孩子咳嗽、痰多。所以不单是感受风寒、风热这些外感因素会导致孩子咳嗽,饮食的因素也会导致咳嗽、咳痰。

百病皆因痰作祟

清代医家沈金鳌说过:“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有痰成。”明代杰出医学家张介宾也提到:“痰生百病,百病多兼有痰。” 痰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为有形质的痰,多见于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而无形之痰为无形质可见,杂病、怪病多源于无形之痰,比如儿童抽动症、癫痫等与痰有关,此为无形之痰的影响。

合理饮食运动,避免生痰

既然痰生百病,那么就要好好保护孩子的肺脾功能,让痰远离孩子,这样就能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如何避免孩子生痰呢?“吃全、吃足则不病”,日常饮食要全面均衡,不要只给孩子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要保证谷物、蔬菜等食物的摄入。久坐不爱运动也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既有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也能让身体更强健,提高抵抗力。

孩子有痰怎么办呢?

1.多喝温水,通过补充孩子体内水分有助稀释痰液,痰液容易排出去。当然蔬菜汤、米汤也是很好的水液补充方式,但是含糖量高的饮料(如果汁)是不建议的。

2.雾化治疗。对于呼吸道疾病,如果痰多,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雾化,有助于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使痰液排出。

3.拍背排疾,孩子越小,咳嗽反射较弱,有痰不易排出,拍背时,将孩子抱起,或者坐在或趴在妈妈腿上,五指稍屈,握成空拳,从肺底拍起,从下往上、从外向内侧拍背,一般持续3~5分钟,小婴儿持续2~3分钟。

猜你喜欢

水液百病运化
背后七颠百病消
时尚是个谜,万物皆可“包”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小穴位 大健康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包,治百病”
素材积累·词语
饮水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