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创新指数视角下的瑞士创新能力研究

2019-09-05耿燕张郁张业倩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0期
关键词:瑞士创新能力

耿燕 张郁 张业倩

摘要:瑞士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较为完善,在全面分析瑞士GII创新指标基础上,以瑞士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为依据,分析瑞士创新体系的优势和挑战,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全球创新指数;创新能力;瑞士;市场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j.cnki.kjycx.2019.10.006

由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 GII)在创新政策领域已成为世界公认、可信赖的评价指标,GII首次发布于2007年,之后基本保持一年发布一次的频率。本文在全面分析瑞士GII创新指标的基础上,以瑞士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为依据,分析瑞士创新体系的优势和挑战,并得出启示。

1 相关研究进展

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GII指数,在中国学界却较少关注。中国国内部分相关研究有陈宝国[1]、西桂权[2]、漆苏[3]等用GII指数对中国与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桂黄宝[4]研究了全球创新指数的框架和指标意义。瑞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相对欠缺。已有的研究集中于对瑞士创新战略和创新模式的宏观分析[5],也有学者对瑞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做了专门研究[6-7]。现有研究对瑞士创新政策体系缺少深入探讨。

2 瑞士创新能力的Gll指数评价

2.1 GII指数简介

2018年,GII评估了126个国家创新绩效表现。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1级指标包括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部分,其中创新投入2级指标包括制度、人力资本和研究、市场成熟度和商业成熟度;创新产出2级指标包括知识和技术产出、创意产出,2级指标下包括21个3级指标和80个具体指标。

2.2 瑞士创新能力分析

自2011年开始,瑞士在GII指数排行榜一直高居榜首,属于创新领导者。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创新投入排名第2,创新产出排名第1。

2018年瑞士GII指数子指标排名如表1所示。另外,GII各子指标除了整体排序外,有四个归类:占优(优势)、不占优(劣势)、与GII前25名相比占优、与GII排名前25名相比不占优。占优的指标,可以解释瑞士GII排名靠前的原因,以及总结得出瑞士在此方面的做法经验;不占优的指标,可以视为进一步提升的政策点。

2.3 瑞士GII指数占优指标

瑞士二级指标中,知识和技术产出、创意产出均位于榜首。政治环境、研究和开发、生态可持续性、知识型工人、创新关联、知识的创造、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影响共8个三级指标占优。

分析其具体指标发现研发总支出在GDP中的占比、全球研发公司前三位平均支出、QS高校排名前三位平均分、高校/产业的研究合作、本国人PCT专利申请量/十亿购买力平价美元GDP、科技论文/十亿购买力平价美元GDP等29个指标占优。

由此可见,大学与产业之间的转移活动是瑞士创新体系的优势。优势表现在大学衍生公司的大量存在,大学和企业研究人员联合出版了大量出版物,大学与公司之间的众多合作网络以及大学技术转让办公室的高绩效表现。

瑞士创新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私营企业的规模多样性,其中包括作为全球领导者运营的大型高技术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产生衍生产品,创新型中小企业为第三方提供以技术為导向的辅助服务,从而降低其他企业的进入成本,这两者均产生重要的正外部性,提高了系统的总体创新绩效。

2.4 瑞士GII指数不占优指标

GII指数中,瑞士二级指标没有明显劣势,处于劣势的三级指标有商业环境(与前25位相比)和信息通信技术2项。具体指标有易于创业、易于解决破产(与前25位相比)教育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政府网络服务、电子参与、易于获得信贷、易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海外供资GERD占比、高技术进口净额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购买力平价美元GDP增长率/工人,印刷和其他媒体在制造中的占比。

由此可见,瑞士大部分GII指标都有较好的综合表现,但相对薄弱的部分包括瑞士人口的教育程度、公共部门的研发支出、风险投资等。

3 结论

瑞士创新政策旨在为瑞士在国际创新竞争中取得成功创造有利环境。它的重点是充分发挥竞争和企业积极性,并保持政府进行较低水平的干预。由此瑞士鼓励其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等市场以竞争为导向,尽可能自由和开放地进入国际市场,包括在需要高度创新性的领域,瑞士的目标是放松管制和私有化。

瑞士推进科研的重点是基础研究,资助机构是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 SNSF),每年预算7亿瑞士法郎,相比之下,应用研究和开发由瑞士创新促进机构(CTI)资助,仅1亿瑞士法郎(2010年)。

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公共部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上的费用是在应用研究上的4-5倍。瑞士的私营企业很难直接从国家获得研发资金。瑞士认为只有在国内维持激烈的竞争氛围,才能让瑞士在国际上保持竞争力[9-10]。由此瑞士的研发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要比大多数国家更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企业的创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激励的结果。

但推崇缓慢自由化的创新体系也有欠缺的一面。比如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国际竞争力度欠缺,从而造成较高的创新成本。公共研发支出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对创新的激励作用不足。

参考文献:

[1]陈宝国,殷海涛.全球创新指数视阈下中国创新能力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 23):32-37.

[2]西桂权,付宏,王冠宇.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 (23):16-25.

[3]漆苏,刘立春.基于全球典型创新指数的中国创新能力分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1):71-84.

[4]桂黄宝.基于GII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创新能力国际比较及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2):143-153.

[5]邱丹逸,袁永,廖晓东.瑞士主要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8( 1): 39-42.

[6]陈超.瑞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机制研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 1): 34-41.

[7]陈铭萱.瑞士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研究[J].才智,2013( 29): 289-290.

[8]INSEAD, WI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8: Energizingthe World with Innovation[D].Ithaca: Comell University, 2018.

[9]廖日坤,周辉.瑞士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7):7-9.

[10]董延涌.瑞士创新发展的实践对当代中国的有益启示[J].中国商贸,2013( 24):180-181.

猜你喜欢

瑞士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什么瑞士巧克力这么出名
瑞士的国菜是奶酪
瑞士镇迷阵
继续前进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