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2019-09-05卢爱华

祖国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劳动力

摘要:在当今世界,人力资本越发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针对人力资本与中国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认为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联系。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现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相对于城市发展进程的落后,这种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但落后中也富含新机遇,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人力资本素质表现出提升的空间和潜力,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本   中国农村经济   劳动力

一、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定义,“资本是人类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切资源的总称”,在经济学中,通常将“资本”划分为三大类:

1.物力资本:主要是生产资料和货币。

2.社会关系资本:主要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网中所占有的优势。

3.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个体劳动力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的角逐主要集中在物力资本,即一个国家或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主要取决于资金是否充足和所用的生产技术是否先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传统工业领域技术革新放缓,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导致了各国各企业所能运用的生产技术趋同,物力资本不再是市场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相反,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的今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而创新的驱动性因素在于人,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

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农业人口比例长期以来占据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业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城市化水平逐渐向发达国家靠拢。但不能否认的是,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中国庞大的人口体量决定了中国必须是一个农业大国,必须保持稳定的粮食产量,保证国家安全和民生稳定。然而在当代,农村人力资本发展却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系列消极影响;但是,挑战之中又富含机遇,如果政府善加引导,企业善加利用,将会令农村经济爆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二、当代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及其对农村经济的消极影响

中国的第一产业正经历着千百年来的大变革,即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下,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农经济也出现了土地集中利用大农业过渡的趋势。突出表现在生产效率更高,更加面向市场需求,更加强调生态保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链的培育,对人力资本的诉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劳动力数量需求的下降和对质量需求的上升,具体表现为对于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高水平实践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激发了对农业科研类和管理类人才的诉求。然而,当下农村人力资本却面临滑坡,与中国农村当代对人力资本的诉求背道而驰。

(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当前农业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投入与财富的产出不成正比,导致农村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更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农村青壮年大多选择进城务工,留自己的父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老弱病残集中导致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和创新,旧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长期得不到变革,进而更加缺乏对青壮年劳动者的吸引力,形成恶性循环,城乡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效率得不到明显提高,为了确保农业产量,政府不得不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这又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水平限制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首先,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城乡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家庭环境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农村均远远落后于城市,进而导致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在学习能力、眼界见识和知识储备上缺乏竞争力,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也正在逐年下降。

其次,在学科体系建设上,理工農医四大理科科目中,农业学科被长期忽视,中国并没有培育出从农田到实验室的科研体系。比起信息科学、材料技术等学科,农业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农民种田依然是靠天吃饭,靠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从事生产,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农二代”也基本不愿再投身农业转而学习其他专业,进而导致农业专业人才长期匮乏。

(三)政府和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匮乏制约乡镇企业做大做强

由于农村政府财力不足,通常无法保证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等的大力投入,农村人口在身体素质和教育水平上与城市人口相比缺乏竞争力。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大抵保留了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格局,缺乏正规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标准,无法给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机会,更多乡镇企业只看重短期利益而无长远发展规划,本着“招来即用”的原则,忽视对人力资本竞争力的培育,长此以往导致乡镇企业员工职业素养长期得不到提高,进而限制了乡镇企业做大做强。

三、当代农村人力资本暗藏的经济发展机遇

(一)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对于在农村中发展二三产业的机遇

农村是中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最主要来源地,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支撑起了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进了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腾飞。时至今日,随着产业升级的趋势以及城市地价和生活成本的上涨,东南沿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晰,即低端制造业从东南沿海的城市集群向内地农村转移。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基础设施日渐完备,基建工程开工数量逐渐下滑,对农民工的需求锐减。农村此时应抓住机遇,促进乡镇企业做大做强,承接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让广大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成为农业经济的有力补充,也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遇让农村劳动力发挥所长

自建国以来的城乡二元分化令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出现了巨大的发展落差,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在谋求产業升级的同时,也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日渐发达的城市相比,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状态的农村便爆发出新的发展机遇。

在过去,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城市建设,本质是为了谋求劳动力的低成本而导致的一种人力资本的错配,因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最熟悉的当然是农村事务,城市对他们来说是充满陌生的。

国家为扭转中国农村经济的颓势,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旨在振兴农村经济的多项政策。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国家鼓励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他们利用在城市学得的一技之长以及对农村对家乡天生的熟悉和亲切度来发展农村经济,并实行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地方政府为其提供银行贷款和税收优惠。在互联网+的助推下,农村新兴产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机遇,如乡村观光旅游、特色农产品产业、特色养殖等。上述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质朴的返乡农民发挥所长,因地制宜,将自身农业知识优势和信息优势与新时代新产业的需求相结合。

(三)国家土地制度创新改变农村人力资源格局,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农村经济制度开始了改革进程,主要表现为土地制度改革,一方面,坚持包产到户的的承包制度不动摇,一方面促进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相分离,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例如重庆地区开始施行的“地票制度”试点,这赋予农民对于自己所承包的土地更加灵活的经营方式。一方面,有助于从城市引入资金和管理人才,用城镇资源升级农村落后的人力资本,从而改造落后的家庭小作坊式的乡镇企业。另一方面,激发了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营自己土地的愿望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掌握最新市场动向,提高自己的从业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匹配乡镇企业的经营理念。

(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新重视

2019年全国两会,职业教育再度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在2019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李克强总理提出高等专科学校全面扩招100万的目标,并鼓励有志青年依靠过硬的专业技能过上幸福生活,对于生源学生比例占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也是国家破除城乡人才差距的有力尝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乡镇企业注入更加优秀的人才和劳动力,促进乡镇企业的向现代化,规模化,正规化转变。

四、结语

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当下农村人力资本却面临滑坡,与中国农村当代对人力资本的诉求背道而驰,并对中国农村经济造成了众多负面影响。

为扭转中国农村经济的颓势,国家刺激经济发展出台了旨在振兴农村经济的多项政策,加大了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农村人力资源格局势必将会有所改变,从而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亚娥.论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16.

[2]龙翠红.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01):50-56.

[3]霍丽,邵传林,惠康.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现状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60-63.

[4]杨彩霞.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

(作者简介:卢爱华,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财政所副所长。1986年12月参加工作,2001年12月山东省委党校业余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2012年11月取得经济师资格。1993年以来一直在乡镇财政所工作,先后担任行政单位会计,总预算会计,财政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在自动化投入与劳动力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工业4.0之我见
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