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战中的中国身影

2019-09-05陶短房

领导文萃 2019年16期
关键词:华工青岛山东

陶短房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战纪念日,在很多参加过一战的欧美国家,这一天是法定假日。

但这一天,对许多中国人而言是陌生的:2018年11月11日,一位学者提醒网友“这一天不仅是‘光棍节和‘买买买日”,一些网友则并无恶意地反问:“一战终战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尽管曾经鲜为国人瞩目,但中国与一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不只是一战的参战国和战胜国——甚至,中国本土也是一战的战场之一。

从中立到参战

1914年8月,一战爆发之初,中国政府和民间都将之视作“不相干的遥远战争”:当时执政的北京袁世凯政府在8月6日第一时间宣布“局外善意中立”,试图置身事外。

其实,当时中国已被列强势力深入渗透。另外,日本已与英国在1902年结成了所谓“英日同盟”,伺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尤其是胶州湾以及青岛的控制权。

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并和英国联合出兵胶州湾,同时,日本要求设黄河以南为“中立区”,撤走胶济铁路和潍县(今山东潍坊)一带的中国驻军。

在日本第二舰队的支援下,日英联军在10月28日即包围青岛要塞。11月7日,德奥联军就战败停火。3天后,德国胶澳总督麦维德签署投降书,将青岛要塞和整个“德国胶州保护领”移交给日本,战争只持续了短短一周多时间。

一战战火燃烧在中国国土上,袁世凯政府却束手无策,他求助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后者趁机要求中方“在物质上尽可能支持协约国”,不要给日本进军设置掣肘,否则英国也爱莫能助。袁世凯同意了朱尔典的要求,自此中国虽仍保持“中立”,实际已不得不倾向于协约国一方。

袁世凯倒台后的北洋政府,成为以副总统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相持不下的舞台。皖系在日本支持下主张“参战”,试图借此在战后以战胜国的身份“收回利权”;直系则在美国支持下坚持“中立”,认为参战对中国无利可图。

直到1917年4月6日,被“无限制潜艇战”激怒的美国宣布参战。8月14日,段祺瑞内阁宣读宣战书,中国自此加入协约国行列,对同盟国正式宣战。

“面子”和“里子”

表面上,宣战后的中国“得偿所愿”:协约国和美国相继发表声明,表示“尽力赞助中国在国际上享得大国当有之地位及其优待”;英、法国对中国劳工在欧洲前线的贡献表示了“感谢”;中国政府取消了德国、奥匈在华治外法权,收回了奥匈在天津的租界;没收德华银行以及德国、奥匈在华全部船舰;解除全部驻“天津—大沽口”一线奥匈军队武装;日本宣布贷款1亿日元给中国作为“参战款”,并提供装备、训练,协助中国组建“参战军”。

1919年1月,“参战军”正式成军,包括3个师加4个混成旅,是当时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队;中国政府向法国派遣了一个正式的官方军事调查团,向欧洲和中东战场继续派遣大量华工——战后统计,华工总人数达14万多人。

但当时已经到一战末期,“中国参战军”实际上始终未曾参战,中国劳工因此成为中国在一战的“主力参战部队”。由法国政府招募的华工,多数被派往后方和兵工厂,而英国政府招募的华工,则几乎都被派到战场上担负后勤和建筑工作,有些甚至不得不直接卷入战争——约2万华工为此献出了生命。

这是一战华工为中国赢来的“面子”。然而“面子”后的“里子”并不那么光鲜。

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外交秘密交易中,日本先后和英、法、俄、意四个参战盟国达成谅解,四国在并不通知中国政府的情况下,同意承认战后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全部权利;在英国斡旋下,日本和美国在1917年11月2日秘密达成《兰辛—石井协定》(亦称《日美关于中国的换文》),美国承认日本在华“特殊利益”,日本则尊重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段祺瑞内阁得到最多的“参战资源”,包括贷款等,均来自日本。但日本提出了包括代管三个兵工厂、独家军火供应、贷款和练兵顾问权等一系列秘密条件,段祺瑞内阁都被迫吞下苦果。

这一系列“里子”,为战后巴黎和会的危机总爆发埋下了伏笔。

从巴黎到青岛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一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也成了战胜国之一。

两个多月后,马拉松般的巴黎和会开幕。日本试图阻挠中国直接与会,但中国冲破重重阻力,终于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和会。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收回战前德国在山东所占的一切权益等要求,但英、法、意、日四国根据1917年的“君子协定”,不顾中方强烈抗议,执意将德国在山东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1919年5月1日,英国方面口头向中国通报了有关山东的和约内容,拒绝提供草约的文本和会议纪要。5月4日,中国代表顾维钧等向英美法三国提出严厉抗议。6月28日是《凡尔赛合约》签约日,签约前3小时,顾维钧等以中国政府名义向和会递交书面声明,称中国代表团之签字“于条约不妨碍将来于适当之時机提请重议山东问题”,竟被和会最高会议退回,在此情况下,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宣布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随后愤而回国。消息传至中国,群情激愤,“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中国现代史就此拉开序幕。

1920年7月14日,直皖战争爆发,由“参战军”改编的“中国边防军”在皖系指挥下,惨败于吴佩孚等指挥的直奉联军,皖系仅9天就基本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这也标志着由一战而奠定的“日本独霸中国局面”再难维持下去。

1922年2月6日,《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签约国为美、英、法、意、日、荷、比、葡、中九国)在华盛顿和会上签署,日本在中国一家独霸的短暂局面宣告结束,“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美国主张重新成为主流。

借此契机,中国在华盛顿和会前后与日本先后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例》《鲁案细目协定》,1922年12月10日,最后一任日本胶州湾租借地负责人、日本青岛守备军司令官由比光卫陆军大将,将青岛主权交还中国。

“中国的一战”就这样始于青岛,又终于青岛。

(摘自《今古传奇·人物》)

猜你喜欢

华工青岛山东
一战英招华工遣返问题研究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青岛明月申牌?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