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稳”政策显效 抗压能力增强

2019-09-05

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六稳经济

美国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国6.3%的GDP增速依然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各项主要指标数据充分证明,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等外部环境带来的种种挑战,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2018年7月底,中央在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的背景下,做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重大经济政策部署。做好“六稳”是确保我国宏观经济行稳致远的法宝,也是我国在中美经贸摩擦中取得主动的经济政策保障。今年以来,以“六稳”为导向,我国在相关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助推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不断显效,为中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近年来,对于中国经济增速回落,市场最大的担忧不在于总量扩张放缓,而在于经济增速往往与就业直接相关。换而言之,如果就业能稳住,中国经济增速无论高一点或是低一点也都会在可接受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国务院成立了包括20多个部门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多措并举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今年1月至7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67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79%。8月19日,“部分省份稳就业工作座谈会”召开,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就业政策措施,要求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艰巨性和形势的复杂性,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金融形势总体向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也是中国官方要守住的底线。值得注意的是,在警惕境外资金的大进大出和“热钱”炒作,坚决避免出现房地产和金融资产过度泡沫的同时,中国并未放缓金融开放的脚步,而是以开放来促竞争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升级。在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我国不断推进扩大金融开放。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此前推出了11条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11条措施相继实施,开放让金融业更具竞争力。而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举措则助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引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这一重量级措施为例,此举不仅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还有利于促进中国评级行业提质升级,最终实现整体金融环境的优化。

——投资平稳增长。各地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新兴消费等领域的投入。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1月至7月,制造业投资增长3.3%,比1月至6月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小幅加快。在国内,除了减税降负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官方还着力压缩外贸的综合成本。2018年,中国出口、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约56%和61%,超额完成任务;在海外,官方推出系列政策,以企业为主体,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201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长6.1%,进口同比增长1.4%。保持了平稳态势。

——外贸发展保持稳中提质态势。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发布,各地区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大力培育外贸新业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广大企业迎难而上,内生动力不断增强。7月进出口值创今年单月新高,推动规模稳步扩大。官方此前发布的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措施减至40条。外资也获准在更多的领域控股或是独资。这一系列举措,让中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47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实际使用外资持续稳定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均保持较高增速,东中西部地区、自贸试验区普遍增长,主要投资来源地投资增速不减。1月至7月,中国吸收外资数量逆势上涨,关于“企业大规模外迁”的谣言不攻自破。

尽管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从全球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表现最好、潜力最大、韧性最足的经济体之一。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早已今非昔比,具有了发展的深厚积淀。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近14亿人口、近9亿劳动力、1亿多户市场主体……巨大的市场规模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断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拉动经济的新增长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政策工具多、空间足。此外,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力越来越强。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正在快速集聚。

尤为重要的是,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性,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化被动为主动,坚持办好自己的事情,用改革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咬定高质量發展目标不动摇,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不断深入推进。

展望下半年,从经济动力、活力和政策红利等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还将不断释放利好。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也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把经济下行压力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确保经济运行持续健康平稳。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

猜你喜欢

六稳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促“六稳”关键是练内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