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善问敢问的习惯

2019-09-05

新高考·高二数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问明白教授

在比较中美两国教育时,专家发现,中国家长最喜欢问的话是:今天你听懂了吗?美国家长最喜欢问的话是:今天你提问了吗?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学习方式,中国习惯于被动接受,依赖老师;美国更强调主动发现,自主学习,前一种学习方式容易循规蹈矩,迷信权威;后一种学习方式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我曾提出“哑巴数学”的概念,许多学生学数学是听得懂、说不出、写不全、算不对.学生不会说数学,不愿说数学,甚至不敢说数学,更谈不上问数学了,这意味着什么?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掩盖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学习的障碍不断堆积,学习的能力就会不断减弱,考不好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有个学生,是师生们一致公认的“难缠”的学生.为什么呢?因为每次下课以后,他都会拿出一大堆问题问老师,经常整个课间都是他一人“包场”.有些老师下節课还有课,被他一问连上厕所的时间也没了.令同学们大跌眼镜的是,有些问题其他人都懂了,唯独他还要问,问了一次还有疑问,过两天还会再问,然而,正是乐此不疲地“问”,他的成绩不断进步,最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更令其他同学感慨万分.

著名电视主持人杨澜讲过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

教授从兜里掏出一些钞票,高高举起,涨红了脸大声说:“谁能提出一个问题,任何问题,我就对他进行奖励.”

他是美国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他讲的是历史与宗教,讲完以后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谁也不吱声,他请求大家提问,因为不然的话他无法理解大家听懂了多少,但还是没有人举手.教授有点儿不耐烦了,不,应该说,他愤怒了,他认为这是中国学生对他的不尊重.

“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提不出问题的,难道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吗?是你们压根儿没听课还是愚不可及?”他的另一只拳头敲着桌面.

课堂的气氛紧张了,学生们吓坏了,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训练着双手背后,认真听讲,长大后开始记笔记.谁记得全,背得好,考试就能拿高分.提问的通常是老师,他期待学生们还给他曾经给予学生的正确答案.中国学生在十几年严格的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对付老师的提问,可自己却不习惯提问,更不敢反问,因为那是有悖于师生之道的.所以,学生对美国教授的悬赏也会无动于衷,

不明白的,我问,以求明白;明白了,还明知故问,因为可以通过对方的准确复述,让自己掌握得更加准确,并且实现超越和突破,学问学问,勤学好问,好问别人,更要问自己,是问题将好奇心牵引到求知欲望上来.什么是问题意识?就是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自己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学习活动中难能可贵的一种习惯.

——选自董裕华编著的《减负增效学数学》

猜你喜欢

学问明白教授
想不明白
意林双周历学问勤中得(2017.9.16—2017.9.30)
跳跳兔明白了
裁剪的学问
赛跑中的学问
开心格格
Understand?(明白了吗?)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静与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