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腹疗法结合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2019-09-04王圆圆丘竞先庄金刚程肖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浮针月经周期原发性

王圆圆,丘竞先,庄金刚,陈 冬,程肖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广东深圳 518000)

痛经(dysmenorrhea)是女性最常见的临床妇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规律性的下腹部疼痛、坠胀,或其他不适,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冰冷甚至昏厥等[1-3],往往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4,5]。痛经主要包括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和继发性痛经(Secondary Dysmenorrhea,SD)两种类型,其中以原发性痛经最常见,此类痛经一般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原发性痛经占痛经发病的90%以上[6,7],近年来呈上升趋势[8]。西医治疗痛经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药及避孕药为主,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痛经以口服汤药,以及给予针灸、推拿、艾灸、艾敏灸、熏蒸等治疗为主,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较少,患者易于接受[9,10]。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振腹疗法与浮针疗法相结合治疗PD,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推拿科于2015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痛经患者,共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3.61±4.77)岁,平均病程为(2.67±1.73)年;治疗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3.68±4.72)岁,平均病程为(2.50±1.6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相关痛经的诊断标准: 初潮后1~2年内发病,在出现月经血或在此之前几个小时开始发作,疼痛持续时间为48~72 h; 疼痛性质属痉挛性或类似产痛; 妇科双合诊或触诊阴性,盆腔检查无阳性体征。

1.3 纳入标准

符合痛经诊断标准; 18~35岁青春期少女或已婚妇女; 近3个月期间未接受痛经相关治疗;VAS视觉评分量表≥5; 愿意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原发性痛经诊断标准者; 月经周期极不规律者; 近3个月采用口服西药等治疗者; 伴有严重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以及有严重精神心理障碍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治疗 采用浮针疗法进行治疗,均于月经来潮前1周内治疗3次,每隔1日治疗1次,每次留针30 min,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具体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放松腹部。取双侧三阴交穴常规消毒,并用消毒记号笔标记,选用中号一次性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104)。将浮针装进专有进针器中,医者用左手拇指、食指两指固定进针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浮针进针器,使浮针针尖与皮肤呈15°~25°角,按压进针器开关,使浮针快速刺入皮下,松开左手,用右手使针沿着足太阴脾经经脉走形方向进针30 mm,然后旋转针芯与针柄结合处,使浮针针尖转入软管内,然后以进针点为支点,将针在皮下做左右15°扇形平扫,每次持续3 min,共3~6次,拔出针芯,将塑料软管置于皮下,用胶布固定外露的针柄,留置管套共3天。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5.2 治疗组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振腹疗法,具体操作:患者取俯卧位:①用全掌按揉法由轻到重按揉督脉及背部膀胱经;②捏脊3遍;③直推背部,沿督脉与膀胱经由上至下直推督脉和两侧膀胱经各5遍;④用小鱼际横擦八髎穴,以及俞一命门一线,以透热为度。然后患者取仰卧位:①通任脉5遍;②分胸腹阴阳法操作3遍;③揉腹操作10遍,以右手小鱼际向内大鱼际向外交替揉法操作,并以挤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操作5遍,逆时针再操作5遍;④以神阙穴为中心,采用腕掌振法操作约10 min。具体操作:术者手掌置于患者腹部,内劳宫穴对于患者神阙穴,掌根对患者关元穴,中指对患者任脉,食指和无名指对患者肾经,拇指和小指置于胃经。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松腕,做连续快速的颤动。震颤频率保持在300~400次/min,并持续操作10 min;⑤拿腹,从上腹到下腹做推腹操作10遍;⑥按揉气海、关元、中极等穴,每穴半分钟;⑦点按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以酸胀为度。月经来潮前一周内治疗3次,每隔1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6 观察指标

1.6.1 VAS评分 在纸上划一条长10 cm的横线,0~10表示疼痛程度,数值越大表示疼痛越剧烈,0表示无痛。

1.6.2 痛经临床症状评分 参照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进行痛经临床症状评分。

1.6.3 临床疗效评价 痊愈:治疗后经行下腹痛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治疗后经行下腹痛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经行下腹痛症状有一定缓解;无效:治疗后经行下腹痛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第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组别例数(n)治疗前第1个月经周期第2个月经周期第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18.61±1.056.77±2.015.32±2.133.10±2.18治疗组318.74±1.066.42±1.844.03±2.44□1.29±1.0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小腹部疼痛频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第2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别例数(n)治疗前第1个月经周期第2个月经周期第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12.84±1.602.26±1.211.94±1.211.65±1.17治疗组312.97±1.681.81±1.341.58±1.781.35±1.19★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腹部疼痛严重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0.05);治疗第1、第2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组别例数(n)治疗前第1个月经周期第2个月经周期第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312.77±1.562.16±1.271.87±1.261.58±1.15治疗组312.71±1.491.84±1.161.52±1.091.19±1.0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第3个月经周期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第3个月经周期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体内前列腺素、催产素、雌二醇、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等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多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避孕药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为主[11],副作用较大,治标不治本,远期疗效不佳。本病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关于痛经记载,最早见于《素问·调经论》:“寒邪,客于厥阴之脉中,血泣脉急,胁肋、少腹相引痛矣。”病变部位在冲任及胞宫,发病原因多与外感风寒湿邪、情志、饮食等有关,加之月经来潮前人体气血虚弱等内因,共同致使经行疼痛。病机总归于“不通则痛”“不容则痛”。中医治疗多以针刺、艾灸、推拿、口服中药汤剂等为主[12]。

推拿又称为按摩,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简、便、廉、效、验的特点。其中振腹疗法是脏腑推拿流派的分支之一,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北京中医药大学臧福科教授及其弟子二十多年的努力,逐渐由单一手法发展成具有独特理论、手法的系列疗法,具有温和、舒适等特点,多用于妇科、内科等疾病的治疗。振腹疗法治疗痛经,其手法直接作用于患者腹部天枢、关元、气海、子宫穴、卵巢穴等少腹部相关穴位,可增加局部组织血液灌流量,从而达到活血通络止痛之效,并加速炎症物质消除,从而使疼痛减轻[13]。彭亮等[14]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别予振腹疗法、口服药物及假手法治疗,结果发现,振腹疗法可明显降低血清PGF2α的含量,从而改善痛经状态。李明星[15]通过观察振腹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等指标,发现振腹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浮针疗法是符仲华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所创立的一种针法,其与传统针刺有所不同,在治疗软组织、神经痛及内脏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16],研究表明,浮针的止痛效果与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17]。周娟[18]采用浮针配合中药热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发现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中药热敷)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本研究运用振腹疗法结合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腹部疼痛频率、严重程度及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操作简便、安全,患者接受度较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浮针月经周期原发性
浮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进展*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浮针疗法配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浅析浮针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浮针与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