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得片闲雅兴生
——简论“抱璞壶”简约大度的造型结构与闲逸雅致的书画韵味

2019-09-04钱一清

中国陶瓷工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宜兴老者紫砂壶

钱一清

(宜兴紫砂工艺厂,江苏 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壶艺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于一体,深受世人青睐。紫砂壶艺有着广泛的包容性,它可以集书法、绘画、镌刻、雕塑、印章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器,民族传统技法与中国笔墨艺术在紫砂器上得到完美呈现,外观造型形态显得愈发生动、文化气息更加浓郁、视觉美感也会随之益发强烈。

“抱璞壶”(见图 1)的外观造型为光素圆形器结构,通过多条曲线线条沿着一定走向变化,勾勒出圆润饱满、简约大度的优美形态,并在壶体一面镌刻行书诗文,另一面镌刻人物画面,使得造型艺术与书、画艺术联袂,共同将“乐得片闲雅兴生”的意境美感渲染了出来。在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同时,既体现出优雅生活的精神内涵,又体现出圆满和谐、超凡脱俗、极具神韵的艺术效果。

1 “抱璞壶”简约的形态彰显璞玉气质

图1 抱璞壶(两面)Fig.1 Simplicity celebrating teapot (Views of front and back)

该作品的创意本着《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理念进行设计。意指,通过壶艺造型的形式演绎本真、自然、纯朴、不囿于物欲的思想。该作品采用宜兴紫砂光素圆形器打泥片、围身筒、拍打成型的传统技艺进行制作,通过规则的几何曲线与自由曲线的合理搭配和巧妙运行构筑外部轮廓。其壶身圆润饱满,骨肉亭匀,张力突显。沿壶身下延的一捺底,使形态稳重踏实,气势端庄。压盖与矮颈口吻合贴切,平隆的壶盖中心端立着一颗微扁的珠形钮,与壶身形态上下呼应。直筒形的壶嘴,劲健昂扬,豪迈坚挺。环形壶把柔中有刚,韧劲充沛,与壶嘴前后搭配,沉稳中见灵动、刚劲中显柔美。

紫砂壶艺中的光素器类作品,非常讲究简约风格,又因其毫无掩饰,纤毫毕现,分外见功和见力。当代紫砂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就是钟情于光素作品创作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的“石瓢壶”、“水平壶”、“提璧壶”等多件传世经典作品,就是极力推崇“简约美”的写照。“抱璞壶”的外观形态,也是旨在通过流畅、柔和的曲线,力求表现出国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悠闲、舒畅、简约的生活情趣的向往,创造出自然、简朴、清新的淡雅氛围,以期拥有自由的感觉、优雅的仪态和非凡的品位。这种简约主义的唯美不只是西方现代主义的延伸,同时也涵盖了东方美学,与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禅机佛理息息相通。《坛经》云: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其意是用自我固有的智慧来观察和映照,使自我的内心和外部世界都明亮起来,心无杂念,清心寡欲,在清静淡泊中不为尘世所累,享受着无欲恬然、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紫砂光素器类造型简约的风格,显然受禅意本心的美德感召,怀抱着璞玉般的气质,使形与神浑然一气,脉韵相通。

2 流畅的书刻赋予“抱璞壶”以茶道意境

“抱璞壶” 的造型简约大度,气势古朴灵动。壶身曲线婉转,骨肉亭匀,层次结构丰富,韵律美感强烈。壶身一面铭刻行书体诗文:“自古茶香饮者痴,龙芽凤叶总相宜。”其所运用的陶刻刀法为单入侧刀法,即用刀的侧锋镌刻,刀杆略卧,与壶坯成一定的斜角,刀刃刀尖略向外倾,以斜锋入坯,如同书法篆刻时的单刀直冲。单入侧刀法的运用,使每一字的每一笔线条自然流畅,笔势的气脉畅达,笔迹粗细交替,干净利落,迹外传神。

而且,壶身正面所镌的铭文含义,与中华茶道的意境密切交汇,使得壶文化与茶文化相互映衬,珠联璧合。中国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它起始于神农氏时代,唐代开始盛行。唐·陆羽《茶经》记载了茶叶的生产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其时的煮茶法,开始讲究饮茶技艺,注重饮茶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才能品出茶之真味。到了明代,由于废止了原来工序烦琐的“煮茶法”与“点茶法”而改为简单易行的“冲泡法”后,宜兴紫砂壶应运而生,成为冲泡法推广、盛行以来的最佳选择。正如铭文诗意所概述的那样,自古以来,可让人消困去乏、涤烦益思的茗香,让品饮者为此留恋不舍,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无论是龙芽还是凤叶等优质高档的茶叶,只因遇上了这一“世间茶具堪为首”的宜兴紫砂,让茶道的意境得以升华。

3 “抱璞壶”生动的画面彰显闲雅风韵

在与正面诗文相配的另一侧,“抱璞壶”有清刻单色绘就的《闲雅图》。人物背景为山野林间,地上的石板平整、错落有致,一旁的枝条树叶远近点缀、疏朗有致。两位老者,席地而坐,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铺开棋盘,正在对弈。棋盘旁,放着一把提梁小壶和茶杯,供随时品饮。右侧的那位老者居高临下,手中摇着一把打开的折扇,洋洋得意,悠哉游哉;坐在他对面的老者,则在沉思默想,有点举棋不定;而他身后一位扎着双髻的童子,正专心地盯着火炉,炉上架着一件提梁大壶,童子正挥着蒲扇忙着煮茶,充满天真的稚气。三位人物,风韵闲雅,个性鲜明,神采生动,声情并茂。

该画的题材,取源于宜兴的一个民间故事。传说,在宜兴南部山区有座盂峰山,一天,山下村里的一位樵夫上山打柴,见到一个洞里有两位老者正在下棋,他感到好奇,近前观看,两位老者鹤发童颜,一副仙风道骨的神形。他大着胆近前打了招呼并询问,其中一位老者告诉他:“我俩都姓张,以四海为家,云游至此,这里洞天福地,是个修炼的好地方。”樵夫站在一旁,默默地观看着,连时间都忘了。一位老者无意中抬起头,见他还在,提醒道:“该回家了。”他出了洞,眼前的一片景色与他进洞前已变了样,他沿着依稀记得的山路摸回了村,村上的人竟一个也不认识了。他拉住一位白胡子老人打听,并告知了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还把上山打柴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个遍。大家恍然大悟,原来真的是洞中方一日,世间已百年,那位白胡子老人竟是樵夫的亲孙子,老人曾听他父亲讲过:“当年你爷爷上山打柴一去不返,村上人进山找了许多天仍未寻得踪影。”原来,盂峰山上有个大溶洞,据说道家张天师曾在洞里修炼,希望长生不老和成仙。张天师即张道陵,西汉张良之后,创正一道,拜太上老君为先师,尊老子为教主,曾邀“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在洞中对弈,洞中有一棋盘洞,洞顶石板上至今还留有一副棋盘,此洞就是现今著名的“张公洞”。

壶上的整幅画面动静结合,远近映衬,主题切意,让“乐得片闲雅兴生,抱璞守道总归真”的创意理念,通过独特的壶艺语言与陶刻装饰的诗情画意,得以生动的描绘与完美的诠释。

猜你喜欢

宜兴老者紫砂壶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最可爱的老者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玉 羊
街边老者弈(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