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驱动下中职英语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为例

2019-09-04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混合英语教学

(武汉机电工程学校,湖北武汉 430012)

1 概 念

混合教育是指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整合式教育模式,通过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互补,达到教育模式的改造,并实现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何克抗提出并倡导“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参与教学网络平台的讨论、通过在线测试;然后教师根据在线测试情况,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拓展学习的成果。”“学生在线自学+班级研讨+教师辅导”组合将成为典型的混合教育型态。

泛在学习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是一种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的学习,是融入日常生活、工作和教学的学习。泛在学习具永久性、可获知性、及时性、交互性、情境性、灵活性和自主性等特征。泛在学习可以让师生时刻保持沟通,营造无处不在的学习氛围。

2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2.1 英语学情分析

中职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参差不齐、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但是他们普遍喜欢泛在学习和乐于接受信息化和尝试新事物。课题组在武汉市14所中职校发放的1014份有效学生问卷分析得出:1)武汉市中职生学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升学班的学生占82.45%,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需求提升;2)学生对待混合教学和泛在学习英语的方式和态度也在悄然发生转变:57.89%的学生能偶尔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学习英语,29.98%经常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学习英语,只有12.13%的学生从不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学习英语,其中51.18%的学生认为觉得利用网络资源进自主学习很有用,32.94%的学生完全处于兴趣去学,只有15.88%的学生只是随便看看;38.17%的学生有意尝试混合教学模式,56.11%的学生觉得可以接受, 60.95%的学生更喜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20.71%的学生喜欢线下教学模式,18.34%的学生喜欢单纯的网络教学模式,数据反映中职学生更喜欢混合教学和泛在学习。

2.2 教师现状分析

(1)存在三类英语教师:一是传统经验型教师,他们经验丰富、思想保守、教学方法单一、上课常常声嘶力竭、精疲力竭、单口相声、学生听讲者廖若星辰,无人回应;二是学习反思型教师,他们信息化程度高、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促进教学、注重教学反思,深受学生欢迎;三是经验缺乏型教师,随着技能高考的推行英语教师缺口激增,调查数据显示88.6%的学校采取兼职教师、代课教师和实习教师来补充师资不足,这导致英语教师参差不齐、岗前培训不足、教学能力和经验不足等现象。

(2)英语教学的特点:一是英语教师课堂满堂灌,学生主体不突出;有的课堂看似学生活动多,但是学生自主思考不多;二是课堂评价随意性强,有的课堂没有评价,有的课堂只是泛泛点评,有的课堂只评价知识技能而忽视职业素养,有的课堂只评价教学效果而忽略个体成长。

(3)教师对混合教学的看法和感受:调查数据显示50%的老师对学生参与英语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一般有信心,30%的老师不太有信心,20%的老师非常有信心。52.5%的老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比传统授课方式取得的效果要更好,25%的老师认为和传统教学差不多,22.5%的老师不太清楚。其中77.5%的老师认为新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对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效果,15%的老师认为会非常明显,7.5%的老师认为不太明显。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中职英语混合教育推行师生认可度高,中职英语混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下以武汉机电工程学校《英语》课程建设为蓝本进行英语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3 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背景下英语课程建设顶层设计

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背景下英语课程建设改革就是要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平台等的创新。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设丰富的、适应学情的英语教学资源,《英语》课程建设改革需要先进行顶层设计。

(1)“点面全覆盖、分层式”英语教学资源建设设计图:根据学生层次、导向、研制英语课程建设内容如下图1所示。

图1 英语教学资源建设设计图

(2)按照前端分析、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框架设计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图

4 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驱动下中职英语课程建设探索与实施

结合混合教育和泛在学习特点和英语课程建设要素,武汉机电工程学校进行了英语课程建设五步走,探索与实践:一是改革原有英语教学方法;二是校企联合开发英语课程资源;三是建设具备混合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四是完善保障机制;五是营造英语文化氛围。

4.1 研究制定改革原有英语教学方法

根据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制定《混合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强化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展四大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培养质量要求,突出混合教学和分层教学。教学设计情景化、问题化,教学活动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体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效果体现深层学习的结果。明确混合英语教学的具体规范要求,英语教学不能以知识为主线,而要以任务为主线来突破,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英语语境和思维训练。教学方式上去表层化,学习方式上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主动学习。加强语言实践和学法指导;明确英语课堂以主题为引领、以篇章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素养为目标。

4.2 校企联合开发英语课程资源

为实现混合教学个性化学习目标,让英语混合教学更实用,更具操作性,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资源是提高课程资源质量保证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所在。武汉机电工程学校依托超星智能教学平台进行英语教学资源建设,按照分层教学理念进行分层建设:

A层:主要为英语竞赛班教学建设《中职英语职业能力训练教学资源库》确立四会目标(会读、会认、会写、会用),资源库主要包含与职业对接强调英语口语应用的特色主题微课、教学PPT、图片描述试题库及标答、职场应用训练试题、中职生在线能力综合测试试题库、单词库3000词汇测试题及标答,构建方便学生线上自学的英语能力提升体系。

B层:主要为升学班体系化建设《英语基础模块一》、《英语基础模块二》、《技能高考复习指南》精品课程资源,确立三会目标(会读、会认、会用);每一个模块提供教学大纲、学法指导、章节目录(细化到知识点)、配套资料(PPT、微课)、作业、通知、试题库等,每次课按照“五个一标准”即一导学案、一PPT、一微课、一任务点、一配套巩固练习来建设,建设按照大纲要求掌握的2200个单词测试库。力求通过混合教学和泛在学习让升学班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加强重难点突破、通过在线练习不断巩固知识点、提升英语习得及学生技能高考应试能力。

C层:主要为就业班体系化建设《英语基础模块一》、《英语基础模块二》,5门《职业英语》课程资源,确立两会目标(会读、会认),从应试能力培养转向英语兴趣培养,认知能力培养上;内容上更贴近专业、难度大大降低;《英语基础模块一、二》与升学班模式相当进行难度区别建设,5门《职业英语》为选修课,每门职业英语不超过8学时自学内容,内容浅显,体现必须够用原则,以微课形式呈现,更直观激趣,作业设计为游戏闯关题型,为学生专业英语发展和兴趣提供自由选择。

4.3 建设具备混合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混合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师资建设是实施混合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4.3.1团队建设

英语教研室可以通过参与各种学术交流研讨、编书、调研、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提升团队整体教学理论和实践能力。学校以质量文化为引领,组建由英语学科带头人、英语骨干教师、年级负责人、青年教师构成研究性教学团队。参与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职英语口语试题库编写,中职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主持参与全国、省、市课题研究,形成团队战斗力。

4.3.2师资培训

为促进教师使用平台,需要学校、部门、教研室多层培训,共促教师信息化发展。学校在英语课程建设与资源开发过程中与超星公司联合进行信息化培训,采取点对点、定点帮扶等方式实现全体教师都能熟练使用超星教学平台并上传教学个性化资源、逐步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资源尝试混合教学的目标。

4.4 完善保障机制

4.4.1制度保障

为促进教师积极使用教学平台资源,学校修定了《教学管理规定》、《英语试卷标准》、《英语混合教学标准》、《英语课堂标准》、《教师手册》、《教师信息化管理规定》、《教师量化考核标准》。新标准和制度明确要求教师在超星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及进行试题库建设,及时发布平台使用情况,并将平台反馈数据作为教师量化考核和职称评聘的重要打分指标,为英语混合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4.4.2资金保障

为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学校从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划拨专款与超星公司共同建设《英语基础模块一》、《英语基础模块二》、《中职英语职业能力训练教学资源库》,与三吉科教公司共同开发《技能高考英语复习指南》精品课程。

4.5 氛围营造

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学生,利用学生中优秀学生的带动和发挥正面势能作用,积极为学生营造英语泛在学习环境,是英语课程建设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养成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具体举措如下:

4.5.1成立英语社团

一点带面推动英语网络教学,形成英语在线教学正面势能。

4.5.2组建英语联赛实验班

探索分层线上教学模式、“外教进课堂,开启全英文混合英语教学模式”,让中职学生体验优质教学资源,帮助他们重塑自信。

4.5.3以赛促学

A层学生进“英语联赛班”实行混合教学资源定点投放,根据基础给他们分别制定武汉市英语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技能大赛奖项目标,让他们学习英语更有动力。

B层学生通过组织学校级年度“英语学科技能大赛”得到表现的舞台,展示个人英语技能、在比赛中学习英语、展现英语应用能力,突破自我, 让收获的喜悦激发学习动力。

C层学生,通过组织全校全员参与的在线“我爱记单词大赛”推动全体学生学习英语单词,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英语词汇学习氛围。

4.5.4强化考试训练

除了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比赛,以赛促学,形成学习氛围,考试氛围的营造对英语混合教学意义更重大,影响更深远。通过组织在线月考、期末考试、模拟抽考等可以强力助推英语课程建设应用,目前学校三个年级全部学生都实现了在线学习,教师在线指导、形成覆盖全校的英语混合教学模式。

5 实施混合教学与泛学习模式的成效

5.1 为师生减负增效,促进英语教学良性循环

混合教学实施能解决这些问题,它能提供强大的教学服务支撑,节省教师简单重复工作的时间;能够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分析、以学定教、提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等。 经过一年多的理论引导与教学实践改革,采用混合教育与泛在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线上线下课堂得到了和谐发展;师生情感培养方面成效显著。促进教学有效交互、良性循环。

5.2 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学习方式由原来单一、被动变得多样化,这种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问,大胆展示,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害怕面对教师和其他同学,忸忸怩怩,不肯发言,但是在线下教学中,不需要直接面对其他人,他们变得大胆,争相发言,勇于表现自己。另外,泛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5.3 教师角色明显转变,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了重新认识,定位明显转变。实施混合教学的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领导者”,而是变成 “引导者”;不再是“导师”,而变成了“学友”;教师还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进行转变。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课堂呈现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场面,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5.4 实现学生学习数据过程化管理

实现对学习过程数据采集与提纯,这些数据是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哪里掌握薄弱需要强化的重要指标。比如同一次考试中有八位学生做错同一道题,传统方式老师会统一讲解,但在超星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是错在解题思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点没掌握等问题上,这就是过程数据提纯产生的作用。而学习数据的提纯,其本质就是舍弃没有研究价值的边缘数据,挖掘出对教学有用的数据。

5.5 实现学习测评精细化

在现有教学体制下,成绩是学习结果的主要体现,但隐含在成绩的背后大量学情反馈其实更为重要,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的测评和分析,是即时了解他们学习问题的重要途径。“学情报告”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果自动生成多维度评测报告,包括错误分布、错误率、知识点掌握情况等,让学生最大程度清楚自己的薄弱点所在,即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混合英语教学
混合宅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混合运算的技巧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