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纪录片中情景再现与故事化应用的边界与把控

2019-09-03李亚铭甘鑫宇

新闻前哨 2019年4期
关键词:情景再现故事化纪实

李亚铭 甘鑫宇

[摘要]作为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之一,情景再现在实际摄制与内容展示过程中具备独特优势,在思想表达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情境再现也可能导致纪录片创作的故事化倾向,甚至出现内容失真,丧失纪录片纪实本质。本文通过探讨纪录片中情景再现与故事化应用之间的区别,论述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两者的边界与把控问题。

[关键词]纪实 情景再现 故事化 边界

一、真实性原则当先的情景再现

1.纪实拍摄与再现部分应控制适当比例

在任何一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纪实性拍摄的优先级绝对高于情景再现内容的安排。如果情景再现的比例过高,或者依据导演个人想法掺杂与史实严重不符的情景再现内容,则会导致纪录片性质发牛根本转变,甚至可能会成为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电影短片,因此在进行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之前,创作者需要坚持将真实性作为前提首要条件。在历史类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发挥与该段历史有关的文物遗址、具有真实性的文献资料以及关联人员作为事件说明的佐证与辅助。

2.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形式应加以强调说明

目前关于纪录片帮助观众理解区分纪实与再现已有的方法,通常包括色调处理与字幕标注两种方式。色凋处理一般是将情景再现部分的内容做黑白影调的处理,形成与纪实拍摄时彩色画面的明显区别,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对画面内容的纪实与再现属性一日了然。字幕标注则是在纪录片内容的表达过程中,对片中情景再现的部分使用“情景再现”或“影视资料”等字样进行标示,方便观众对当前所看内容是否是纪实或再现进行区分识别。在纪录片《中华文明》中关于描述司马迁作为朝廷史官,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仍坚持写作《太史公书》的情景再现部分,通过使用黑白色调,将作品的严肃性与纪实性有机结合,同时便于观众的识别与理解。

3.情景再现要遵循宜虚不宜实的原则

情景再现手法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方便创作者对纪录对象的内容表达,同时有助于观众的理解与思考。因此过于复杂或虚构过度的情景再现内容,难免会造成纪录片本身画蛇添足的效果,甚至弄巧成拙。例如在进行人物扮演的情景再现内容拍摄过程中,人物间最好不要出现具体的对话和复杂的关系。在《圆明同》中关于胤稹继承康熙的皇位成为雍正皇帝的描述过程中,通过表现胤稹在康熙灵位前行丧礼的过程,表达中国历史上关键的时间节点以及大清皇位的更替。至于历史上出现的胤稹篡位的传说,片中解说不做过多讨论,只是客观表述历史事实。如此安排,既能在客观上尊重历史,也能在提高观赏性与趣味性上获得一定的发挥,实现对情景再现的适度把握。

基于以上三点表述,作为一种创作手法的“情景再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真实性提到创作初衷的地位,并在拍摄过程与后期制作中一以贯之,在解决掉弥补部分历史场景无法直接展示的遗憾之后,重新审视纪录片内容时,仍应遵循表达的真实性为最高原则。

二、纪录片中的故事化表达

除记录性、知识性、科普性之外,当涉及到纪录对象本身的趣味性与可观赏性方面,纪录片的创作则需要辅之以故事化的方式呈现。这就涉及到“记录”与“加工”的关系。电影理论家邓烛非在其《电影蒙太奇概论》一书中这样描述两者关系:“鱼刚刚打上来是不能吃的。经过加工可以做成牛鱼片,或者烹之饪之做成熟鱼。看纪实性电影就好像吃牛鱼片,看情节剧电影就好像吃熟鱼。”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纪实拍摄作为创作的基础手段需要恪守与坚持。此外,为适应纪录片与日新月异的当代传媒保持同步发展与创新,同时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观赏需求,创作者必须通过较为合理的布置编排,使得纪录片内容在客观上形成一种故事化表达的呈现方式,从而增强影片内容的局部戏剧性,增强整体可看性。

1.突出事件与人物的情节,适当设置悬念

在某些历史事件中,观众很大程度上已经了解了历史的来龙去脉,只是不知道这件事如何发牛,如何进行下去,这正是悬念所夹杂的快感:另一方面,从心理效果来看,惊奇给读者造成的刺激是短促的,转瞬即逝的。而悬念產牛的情感反应却是长久的、持续的,而且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强烈。纪录片《圆明同》通过故事化叙事手法表现错综复杂的网明同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同时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当年皇家同林的雄伟壮丽。在《圆明同》开篇部分,导演通过清朝最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同时也是宫廷画师郎世宁的视角与口吻开始了关于圆明同的表述。镜头画面随着宫中太监带领郎世宁面见大清皇帝的匆忙身影,一一展现圆明园外景中的相关建筑与环境。通过这样的故事化呈现,为观众营造了仿佛亲自参观辉煌时期圆明园的历史画面与皇室氛围。片中郎世宁内心对大清皇帝、网明同以及周围环境的的好奇与疑惑,同样也是正在观看纪录片的观众心中所想。伴随这样的悬念与递进画面的表述,通过具体且突出的事件与人物,达到内容故事化表述的效果。与此同时,直观且立体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可以帮助观众对网明同历史进行深层次理解与思考,也能赋予创作者在摄制过程中拥有较为自由的创作空间。

2内容典型化处理,强调记录对象的代表性

通过光线明暗的处理、画面色调的调整以及特写、近景等较小景别的利用,力图达到不言白明的艺术传播效果。通过展示局部细节,以暗示的方式引发联想,从而达到还原历史情景,故事化呈现的目的。例如系列纪录片《记忆》中的《梅兰芳1931》一集中:为了呈现时年36岁的梅兰芳登台演出的情景,画面中梅兰芳所扮演的京剧角色从人物身段、脸部特写、手指、宽袖伴随着舞台上角色的旋转动作依次旱现,同时作品还插入舞台下观众反应的镜头。这种带有强烈寓意性的画面不仅让人对年轻时期的梅兰芳的真实形象产生联想,强化梅兰芳在观众心中的具体形象与当时的行业地位,与人们在历史记忆中所熟知的梅兰芳意象化的模糊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相较而言更具传播优势。此外,这样的安排也创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京剧在海外演出时特有的时代氛围。

3.特定声音渲染气氛,追求与历史真实相融合

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与通过局部画面信息的相加传递完整信息一样,通过声音设计同样可以创造联想,实现对历史情境的故事化呈现。在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中,可以录制特定历史时期流行的音乐音响,以此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内容的背景音乐,就可以创造出对特定历史氛围的感知。例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人物》栏目曾经播出的节目《淘金》,通过音乐渲染气氛,讲述一位名叫陶金的现代舞蹈艺术家曾经有过稳定的工作单位,但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末却做出辞职的决定,去开辟另一番舞蹈灭地这个决定在当年看来非常惊人,节目为了渲染他做这样的决定,用音乐强调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观众在节目中听到喧嚣的威猛乐队中国演唱会,听到苍劲的崔健摇滚崔健的摇滚乐对于有生活经验的观众而言不仅仅是摇滚乐,而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象征,时代特色被有力地强调了出来。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声音的同时,也会回忆起那个时代的喧嚣,从而更能够理解陶金做出这个决定的时代心理特征。

三、边界意识与纪实原则的把控

1.树立边界意识的创作思维

纪录片强调对过去的还原以及对当前时刻的记载,客观来看,纪录片中所出现的人物与事件是非表演性质的,同时在情节与内容的展现上又是非虚构的。近些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纪录片或纪录片节日广受大众好评和热捧,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当情景再现与故事化表达同时出现时,就需要创作者具备边界意识。在故事化表达过程中,创作者在进行某一段落的还原过程中除了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情节、冲突、悬念等方面的处理,还需要对场景、道具等其他要素进行情景再现。多个环节和流程的主观展现极有可能出现与史实不相符,或无法验证核实的情况。凶此创作过程中,需要具备纪录片与其他类型影片,尤其是故事片的边界识别能力,始终把控创作的纪实性原则。只有树立了边界意识的创作思维,才能摆脱主观意识影响下的纪实轨道偏离。

2.有理有据前提下的主观创新

在纪录片的内容主观臆造方面,在现当代众多优秀纪录片中,创作团队往往是将先进理念和技术与传统叙事方法相结合,选择最适合纪录片创作的整体结构与情感倾向的方式合理展现,彰显纪录片的艺术美学。纪录片《中国古建筑》在介绍汉代特殊建筑形式“明堂辟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图像记载与文献参考,实际建筑由于朝代更替、战乱破坏早已无法寻觅相关拍摄对象,因此创作团队通过数字特效的方式将该建筑进行推测复原,将其外形特点、实际功能、周围环境较为直观且完整地展现出来,营造出贴近历史的时空感与皇家建筑的庄严肃穆,通过微观细节与宏观气势表达了创作团队的意图和情感,以及对纪录对象的理解與态度,增强艺术感染力。在整个过程中,情景还原、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均取白真实有力的文献证据,或基于专家推演获得相应的画面参考依据。有效保证了内容与主观臆断之间的边界区隔,保证了内容的纪实性。

3.严格把控边界下的内容呈现

为追求影片更为流畅、完整、生动地表达,往往令创作者对可能同时出现的情景冉现与故事化表达产生多重布局。一方面,可以帮助纪录片内容的表达更加富有观赏性与戏剧性,更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但在另一方面存在纪录片创作的故事化倾向,甚至出现内容失真,丧失纪录片纪实本质。如若运用不当,难免对作品造成负面影响。而滥用情景再现和故事化表达必然影响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文献性,从而导致作品的失败。这就需要创作者始终对两种手法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具备边界意识并严格把控是否符合纪实性的内容呈现。

参考文献

[1]赵玉亮:≤纪录片虚构与搬演、再现关系辨析》,《青年记者》2013年第36期

[2]樊华伟、张自如:《试论历史类纪录片情景再现的技术与艺术形态》,《电视研究》2013年第5期

[3]倪祥保:《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形态的创新发展》,《现代传播》,2017年第39期

猜你喜欢

情景再现故事化纪实
砚边纪实
多媒体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思考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纪录片《故宫100》艺术解析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