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平成日本:衰退停滞的表征之下是变革与创新

2019-09-02张玉来

世界知识 2019年16期
关键词:昭和变革日本

张玉来

日本平成時代已经落幕,三十年历程让它经历了怎样的社会变迁?“未完成的成熟国家”,这是日本经济界影响力最大报刊《日本经济新闻》为平成时代所下的定义,而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则把平成时代与此前的昭和时代对照呼应,称之为是昭和时代“创业”经济大国之后的艰难“守成”。而在国际上,“日本化”“日本病”等流行词语最为耳熟能详。于是乎,经济衰退、发展停滞、老龄化等便成为人们最深刻的“平成印象”。

诚然,相对于近代以来日本所经历的明治、大正和昭和等三个历史时期而言,平成时代不再有那种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甚至惊心动魄的时代特征,相反,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甚至江河日下等形容似乎更为贴切,这恰好也与其“内平外成、地平天成”的用典本意相匹配。

然而,历史事实却非常复杂,在衰退停滞的表征之下,平成日本其实更是一个充满变革创新、暗流涌动的时代。一方面,它确实是“失去的30年”。平成时代,日本年均名义GDP增长率仅为1%,不仅远低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的10%,亦难比肩石油危机后的“稳定经济增长时期”(1974-1990年)的4%。而且,日本还变成了全球最“老”的国家,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28%。政府债务则大增了5.5倍,2018年主权债务余额突破了1300万亿日元、GDP占比逼近240%。此外,自然灾害也频繁“造访”,尤以2011年“3.11大地震”为代表。

另一方面,它又是“变革创新的30年”。从政府到企业、甚至是国民层面,到处都有变革与创新的影子。国家战略层面,既有和平主义旗帜悄然降下的蠢蠢欲动,标志是安倍内阁力推的新安保法案,日本向“不再是战后”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选举制度、行政体制、雇佣体制甚至移民政策等领域,都做了新的尝试。企业层面的变革更为深刻,泡沫时代的“三大过剩”(就业、设备和债务)得到消解,财务体制也彻底转型,“全球化经营”取得了突飞猛进式发展。如今,全球价值链上的日企实现了大规模“上位转移”,其“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也取得了非凡成就。日本女性与老年再就业已领先世界,它不仅导致社会结构发生转型,也带来新的需求与创新。

也就是说,变换一下视角,我们便会发现“另外一个日本”。它既是世界上财政状况最糟糕的国家,主权债务对GDP比甚至远超“欧洲五猪”,但它又堪称最富有之国,对外净资产高达341万亿日元,连续28年是世界第一大债权国;“世界500强”中的日本企业数量变得越来越少,从1995年149家滑落至2018年的仅52家,但在“全球创新企业TOP100”中,2017年入围日企反超美国高达39家,占比近四成,证实日企仍牢牢掌控着极强的技术创新竞争力。而且27名诺奖得主中有20人是在平成时代。

总之,平成日本仍是一个“谜”,它需要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去认知。这样,表面上看似的定论其实瞬间便可颠覆。例如,所谓“失去的30年”其实更多体现着日本人对“昭和奇迹”眷恋的心理,因为以日元计的平成日本实际GDP从387万亿增加至534万亿,增幅38%。与其说“失去”,莫如说是“离开”,因为平成还是“国际化的30年”,不仅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了八倍,海外净资产更是突破三万亿美元,对GDP比超过60%,俨然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经济”。再如平成时代“内向化”也是个悖论,它指日本人已不愿去海外,特别是年轻人失去了海外留学的动力与激情。但外务省数据却表明,海外日本人已突破135万人,是平成元年的2.3倍。

本书重点选取了七个维度,梳理和归纳了平成日本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及未来趋势。还特别强调了三个观点:一是把日本视作大国,尽量避免传统意识或印象阻碍客观认知,甚至造成误解或错觉;二是尽量从国际视角来认知,因为中日长期交往且错综复杂的历史关联容易导致二元视角,造成主观或主导意识认知;三是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等新理论或新工具,寻找新的观察视角与研究路径。

笔者深知本书只是对平成日本做了概述研究,一些领域还需深挖或更深入剖析,如日本也有社会分裂迹象。衷心希望本书能发挥抛砖引玉的功效,期待更多平成日本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另外,本书内容还有很多值得推敲或修正,个别观点也未必正确。在此,还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昭和变革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昭和电工扩大超微细二氧化钛产能
变革开始了
昭和电工高纯三氯化硼产能提高1.5倍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昭和电工扩增中国高纯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