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产业:结构优化与场景强化

2019-09-02毕夫

中关村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疆民用工业

毕夫

正如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所指,无人机已经从人们的愿景阶段走向大规模的应用阶段,不久的天空将由人机控制时代转变为无人机主导时代。

日前在深圳拉开帷幕的2019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四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迎来了国内外400余家无人机企业超过1000架无人机的精彩身影。从无人机航拍大赛,到无人机创新创业大赛,再到无人机竞速比赛,各路无人机江湖高手在作为“无人机之都”的深圳登台亮技,抱拳行礼之中让人看到了无人机产业高地上竞逐的激烈与亢奋。

其实,现实生活中无人机纵横捭阖的表演要比其在任何展会上呈现出的身姿丰富而靓丽得多,拿最新场景来说,Uber就正在酝酿今夏开始进行无人机快餐配送,宝马也在积极考虑引进无人机洗车,京东正在布局无人机+无人车智慧配送体系,至于名为“全球鹰”的美国无人机日前被伊朗革命卫队准点打落虽有些惊悚,但也为无人机吸引公众更多眼球蹭到不少的热度……,正如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所指,无人机已经从人们的愿景阶段走向大规模的应用阶段,不久的天空将由人机控制时代转变为无人机主导时代。

据中航集团发布的《无人机系统发展白皮书(2018)》显示,目前全球无人机产业投资年产值达到150亿美元,从上游的无人机设计与集成研发测试,到中游的零部件与整机制造,再到下游的销售、商业租赁以及使用培训与维修服务,无人机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果再包括由无人机衍生出来的数据采集整理与方案服务平台,无人机在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生态中可谓无处不在。

未来两大技术驱动力将直接助力无人机的高歌猛进。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与升级给无人机构成强大赋能,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无人机操作的便捷化与精准化,大数据可以对每一个空域进行数字化编码,等于为无人机修好了顺畅飞行的数字道路,而物联网的延伸可以为无人机拓展更为多元的对接主体;另一方面,5G大规模的商用将极大松开无人机产业的发条,特别是5G网络完全克服了低空中4G信号未做过加强的短板,更容易地实现对低空领域的有效覆盖,由此不仅能够无限延伸无人机的控制范围,促成无人机在更广衰空间的链接,还能给用户创造出毫秒级低延迟的酣畅体验。受到以上技术引擎的拉动,未来10年无人机产业的产值将突破4000亿美元。

全球无人机按照用途划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两类,而随着近年来无人机产业的不断扩身,民用无人机市场呈现出井喷之势。目前来看,美国在无人机军用市场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以色列次之;但在民用无人机领域,中国占据较大优势,至少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而且国内无人机制造服务商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的市场排名高居第一。

民用无人机分为消费级无人机与工业级无人机两大品类,前者主要用于航拍、跟拍等娱乐场景,后者则商用于农林植保、物流、安保巡防以及油气开采等众多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产值达到134亿元,今年将超过200亿元。按照工信部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国内民用无人机产业的产值要达到600亿元,2025年达到1800亿元。目前来看,消费级无人机与工业级无人机的的国内市场占比平分秋色,但未来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增速超过消费级无人机增速却是一种必然。

从技术上判断,消费级无人机的门槛其实并不高,按照行业人士的说法,一套开源程序就可以支持飞行器的起飞和降落,任何人都可以用开源程序做一套无人机。于是前几年大量资本涌入消费级无人机领域,高峰时期无人机整机厂商达千余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用一个开源飞控(飞行控制系统)做出多个批号的飞机,或者是同样的开源飞控稍加改动之后造出一款新机成为普遍套路,由此造就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目前的红海格局,同时,在目前国内已登记的28.5万架无人机数据中,消费级无人机近20万架。

全面来看,市场保有量已经达到高位的消费级无人机不可避免地进入行业洗牌与自我出清通道。一方面,国内存量市场已瓜分完毕,而且头部现象越来越明显,其中大疆一家就控制了高达85%的市场占比,而更重要的是,大疆还是无人机领域极少数能掌握飞控、云台(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等全部六大技术且能整机量产的公司,全国超90%的企业还不得不直接依赖大疆的技术系统平台,这就意味着,只要愿意,大疆随时可以将任何一家竞争厂商驱逐出局;同时头部企业的出现及其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也必然抬高消费无人机的C端市场的门槛,增加行业进入的市场难度。另一方面,工信部制定的《无人机制造企业规范条件》要求无人机制造企业年研发经费投入不低于当年总营业额的4%,并拥有无人机相关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其中授权专利不少于50项,看得出,政策层面对消费级无人机形成的约束以及淘汰力量也显著强化,也正是如此,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制造企业目前已经减少到400多家,行业结构已经走出野蛮扩张并进入存量优化时代。

作为一种趋势判断,未来国内消费级无人机将呈现出最主要的三种选择性走向:一是那些能够开发出特殊应用场景的企业会进一步受到市场青睐,比如陪同小孩上学与放学、以及跟随老人户外散步出行等不少C端需求领域,还有许多市场空间等待无人机挖掘与填补;二是功能智能化升级以及形成有效消费体验的无人机将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比如针对许多操控新手开发出的自动返航功能以及里程续航功能等。三是更多的企业从消费级转向工业级,也就是从C端转型到B端,关于这一点,像大疆这样的优等生也在通过对农业植保领域的布局便能看个究竟。

与消费级无人机相比,工业级无人机的起步时间无疑要迟晚一些,目前国内布局工业级无人机的企业在300家左右,同时市场需求的加速释放也只是在去年,行业竞争程度远没有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演绎得那么激烈。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市场占比中,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目前只有40%,但行业应用领域却是一个可以无限想象与拓展的空间。此外,按照专家的观点,除了总量不足外,目前工业无人机还存在装备结构不合理、低端过剩以及同质化竞争的短板,整个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还并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技术资源沉淀丰富、市场细分能力强大以及差异化优势显著的企业将首先从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脱颖而出。

与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需求具有产品准化以及应用同质化特征完全不同,工业无人机的用户更注重无人机数据采取的精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分析與利用价值,因此,对用户的理解能力才是无人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能力,只有真正理解用户的发展需求,甚至比用户自己还更能理解他的需求,并精准输送出相关技术方案,无人机企业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与风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用户的战略黏性。基于此,工业级无人机在造就自身强大专业化能力的同时,还须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拓展出独特的应用场景以及适配性服务产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按照微笑曲线,目前无论是消费级无人机还是工业级无人机,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链中端,但随着竞争加剧,无人机整机制造的毛利率将不断下滑;同时,在应用领域被不断打开的背景下,将会有更多企业进入无人机服务场景纵横深耕,因此,未来无人机产业的主要玩家不是无人机制造,而是在无人机应用场景下衍生出的多元化应用,尤其是那些能够提供一体化与精准化配套服务的商业平台将成为无人机产业链条中最有价值掌控力的部位。

猜你喜欢

大疆民用工业
大疆全航测解决方案
新宝骏KiWi EV大疆版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工业人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骗技术与应用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