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品种、新技术,让甘薯成了“香饽饽”

2019-09-02

农村百事通 2019年16期
关键词:香饽饽结薯甘薯

记者:吴站长,您好!甘薯作为一种传统粮食作物,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营养保健佳品。听说甘薯是外来品种,它是什么时候传到我国的?

吴问胜:甘薯是一种多用途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甘薯的确是外来品种,原产地是以墨西哥为中心的美洲地区,16世纪末叶传入我国的福建、广东两省,以后逐渐传播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

甘薯有四大优点:一是容易种植,产量高。甘薯单位面积产出的可食用干物质居各种作物之首,是耐旱力很强的高产作物。二是营养价值高。其鲜块根淀粉含量一般在20%左右、可溶性糖含量在3%左右、蛋白质含量在2%左右,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含量也较为丰富。三是用途广泛,既可人用、饲用和用作工业原料,还可作为花卉观赏。四是可以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是良好的“先锋作物”和间、套、轮作作物。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甘薯生产的情况吗?

吴问胜:我国甘薯产区可划分为三大薯区,即北方春薯区、长江流域夏薯区和南方秋薯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6000万~7000万亩,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45%;年总产量约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5%。我国甘薯栽培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面积稳定,产量徘徊,加工比例稳定,饲用比例持续下降,鲜食比例增加,保健功能越来越突出。

记者: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甘薯品种类型有很多,请您介绍下具体有哪些类型?它们的代表性品种又有哪些?

吴问胜: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甘薯品种有淀粉加工型、优质食用型、果脯加工型、菜用型、观赏型等多种类型。

用于淀粉、粉丝及粉皮生产的品种有商薯19、徐薯22、赣薯3号等;用于鲜食的优良品种有广薯87、赣渝3号、苏薯16、普薯32、赣薯1号、徐薯32、济薯26、烟薯25、心香等;用于薯脯加工的品种有苏薯16、烟薯25、浙薯13等;菜用的品种有福菜薯18、广菜薯2号、赣菜2014-22-I5等。

记者:您能详细介绍几个在生产上特别受欢迎的甘薯新品种吗?

我给大家重点推介下我们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育成的赣渝3号、赣薯3号和引进推广的苏薯16、普薯32四个品种。

(1)优质鲜食水果型甘薯新品种——赣渝3号。该品种属优质鲜食水果型甘薯新品种,2014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5~7个,亩产量高达2900公斤。薯块纺锤形,薯皮光滑、深红色。薯肉橘红色,商品性好,干物质率26.9%,可溶性糖含量5.89%,胡萝卜素含量6.08毫克/100克,维生素C含量16.5毫克/100克,食味甜,无粗纤维,无论生食、蒸煮或烘烤,都质地细腻、口感颇佳。可在江西丘陵旱地及排水条件良好的水旱轮作地种植。

(2)高产、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赣薯3号。该品种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淀粉加工用甘薯新品种,2015年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審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单株结薯数4~5个,结薯集中、整齐,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白色。薯块干物质率32.8%,鲜薯淀粉含量22.7%,蛋白质含量1.69%,可溶性糖含量0.91%,适宜用于淀粉加工。抗黑斑病和根腐病,耐储藏性好,适宜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

(3)苏薯16号。该品种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2012年通过了江苏省甘薯品种鉴定。该品种薯块短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橘红色,单株结薯数5~6个。块根干物质率27%,可溶性糖含量4.46%,胡萝卜素含量3.91毫克/100克。薯块光滑整齐,熟食黏甜、风味佳,耐储藏。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不抗茎线虫病。

(4)普薯32。该品种是广东省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甘薯新品种,结薯分散,单株结薯较多,薯皮光滑、深红色,薯肉橘红色,胡萝卜素含量高。薯块干物质率29.33%,食味80.45分,淀粉含量18.89%,胡萝卜素含量17.3毫克/100克。食用品质优,耐储性较好,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适宜在非薯瘟病产区种植。

记者: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升,是制约甘薯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请问甘薯生产能实现全程机械化吗?目前甘薯机械化生产情况如何?

吴问胜:甘薯生产是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后,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专家和社会各界甘薯机械爱好者的努力下,甘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已日臻完善,可以实现旋耕、施肥、起垄、栽插、中耕、切蔓、收获等多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这些技术大大降低了甘薯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目前部分生产机械和技术还需改进,如栽插环节机械的效率还偏低,收获环节还需要人工捡拾等。

近几年,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开展了3次甘薯机械化演示会,分别是2011年在江西省余江县、2015年在江西省进贤县、2019年5月在江西省高安市,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记者:甘薯有哪些好的种植模式?

吴问胜:甘薯种植模式有很多,常见的模式有:油菜—甘薯,早稻—秋甘薯,早甘薯—晚稻,烟草—甘薯等。近年来,新的油茶林、果园间作套种甘薯的模式应用较多,不但解决了幼林的草害问题,还增加了短期收入。甘薯规模化种植,则主要采用净作方式。因为净作方式更适于机械化生产。

记者: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设立的背景是什么?这些年你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吴问胜:2008年,国家启动了包括甘薯在内的40种农作物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由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组成。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试验站是国家考虑到江西区域生态特征、甘薯种植面积广、产品和市场有特色,以及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具备甘薯科研基础和科研条件等因素而特别设立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承担国家甘薯研发中心和功能研究室的甘薯试验示范任务,为江西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自设立以来,承担了国家甘薯研发中心和甘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功能研究室的试验、示范任务,在江西省内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为江西省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参加了徐薯22、苏渝303等品种的示范推广,并分别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与甘薯体系南京试验站、重庆试验站等单位合作,育成了赣薯1号、赣渝3号、赣薯3号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甘薯品种。赣薯1号和赣渝3号的选育和应用还申报了2018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此外,我们在机械化岗位科学家的帮助下,结合江西土壤和地块特点,研发并改进了甘薯的起垄装置,发明了“双行打孔器”“甘薯中耕器”“菜用甘薯采摘手套”等实用甘薯小机械,其中“双行打孔器”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证书。这些小机械非常实用,既适合在小地块上人工使用,也可改装到机械上用于大面积生产,2019年5月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西苑高安基地上演示,效果还是挺好的。

记者:据我所知,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甘薯等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和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这一路走来,您一定经历了不少曲折吧?

吴问胜:我是1997年江西农业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的。这22年来,我的确经历了很多曲折,遇到了很多困难。在国家甘薯体系成立之前,我们的科研经费很少,想开展育种与栽培方面的研究,难度很大。很多田间活儿我们都要亲自干,那点可怜的科研经费,只能做一点简单的品比试验。到2007年,我们都差点坚持不下去了。2008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始启动,我们终于有了申报项目的机会。这之后,在国家甘薯体系的大家庭中,我们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很多支持和帮助,育种、栽培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一心一意搞科研,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为科研经费而发愁了。

近年来,我还在科技服务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17年,我获得了江西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二等奖,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我还被评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十大年度人物”。

记者:甘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

吴问胜:甘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品种更专用化,加工比例基本稳定,鲜食比例进一步提高,作为特色作物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国家甘薯体系首席科學家马代夫研究员认为,甘薯种植面积宜稳定,各地不宜盲目跟风种植,全国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500万~6000万亩比较合适;甘薯作为粮食的功能要逐步弱化,鲜食比例要进一步提高,餐桌化要优于主粮化;坚持特色作物特色发展,注重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坚持“品质优先、效益优先”原则,不与大宗作物比产量,只与大宗作物比效益。

今后,我们还会选育出更多的甘薯新品种和开发出更多的甘薯新产品,如菜观两用、可净化空气的甘薯盆景,甘薯新型营养食品等。

猜你喜欢

香饽饽结薯甘薯
宠物医生成职场“香饽饽”
压蔓平栽技术对甘薯生长、结薯及产量的影响试验
甘薯黑斑病的危害及其防治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对马铃薯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香饽饽”在诱惑
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甜甘薯
甘薯的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