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兴安岭地区原始阔叶红松林下灌木层静态持水能力分析

2019-08-31吕铁成

吉林农业 2019年10期

吕铁成

摘要: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四种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原始阔叶红松林植物群落的灌木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始阔叶红松林各林型灌木层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0.96t.hm.2_ 6.54t.hm-2,其中,蒙古栎红松林凭借灌木层生物量大的优势,最大持水量在四种林型中最高,比云冷杉红松林最大持水量高581%,同时还表现出灌木叶的持水能力大于灌木枝的规律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灌木层;静态持水能力

1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森林对于水文过程的影响就是指乔木冠层对于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但在森林涵养水源的过程中,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截留能力同样不容忽视,森林中灌木、草本植被的水文作用是发挥森林全部水土保持功能的基础,与乔木层一同发挥着保持森林水土的作用。本文以小兴安岭地区四种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对各林型林下灌木层的持水能力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原始阔叶红松林灌木层对降水再分配的能力以及水源涵养特性的差异。

1.2研究意义

森林水文生态效应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功能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使降水再次分配,能够有效的涵养水源,以及净化水质和保持水土等方面,不同森林类型由于林分结构、生物量等不同从而使林分垂直结构上的各个层次的截持降水、涵养水源的能力各不相同,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不同会使自身的水文效应存在差异。积极开展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高和优化现有森林植被的结构与功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林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不同类型的林分林地的水文效应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生态意义。

2研究方法

以小兴安岭地区四种不同类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外业调查,对样地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数量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室浸泡法”对上述几种不同林分的灌木层的降水截留量进行测量,分析不同类型原始阔叶红松林灌草层植被截留量的差异及产生该差异的原因。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0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 WayANOVA)的LSD( 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法检验不同林型灌木层组分的现存量、持水能力的差异显著性,平均值等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Office Excel 2003进行。

3结果分析

3.1灌木层生物量组成及其变化

通过对四种不同林型原始红松林林下灌木层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得到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四种林型林下灌木层的生物量范围为0.20 - 1.47 t.hm_2,其中,各林型林下灌木层枝、叶的生物量占总生示不同林型之间差异性顯著(P<0 .05)物量的比重分别为62% - 75%和25% - 38%,其中,云冷杉红松林灌木枝的生物量( 0.12t.hm-2)显著低于其他三种林型(P<0 .05),蒙古栎红松林灌木层叶的生物量(0.56 t.hm-2)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林型(P<0 .05)。此外,各林型林下灌木枝的生物量占灌木层整体生物量的比例均值(68 75%)比灌木叶(31 25%)高37.5%,是灌木叶的2 .2倍,说明灌木层生物量的主要部分是灌木的枝干。

3.2灌木层静态持水能力分析

原始阔叶红松林灌木层持水量,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原始阔叶红松林灌木层的自然含水率之间差异显著(P<0 .05),变化范围为2 .20% -3 8g%,从高到低依次为椴树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其中,蒙古栎红松林灌木层的自然含水率在四种林型中最低,原因可能是四种林型按海拔和坡位分布明显,蒙古栎红松林由于分布在坡的上部,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因此蒙古栎红松林灌木层的自然含水率较低。

四种原始阔叶红松林林下灌木层的最大持水率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5),由于云冷杉红松林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小的原因,云冷杉红松林的最大持水量显著低于其他两三种林型(P<0 05),蒙古栎红松林灌木层的最大持水量最高。四种林型有效持水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蒙古栎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云冷杉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凭借灌木层生物量大的优势,有效持水量(2.66 t.hm.2)在四种林型中最高,云冷杉红松林的有效持水量最低,为0.32 t.hm-2。

参考文献

【1】王德连,雷瑞德,韩创举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和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02):156-160

【2】郑绍伟,黎燕琼,慕长龙森林水文研究概述【J】世界林业研究,2009,(02):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