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民俗旅游发展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千家店镇为例

2019-08-31孙潇

农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俗旅游延庆民宿

孙潇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0 引言

伴随产业界线的模糊化,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开始结合[1-2]。延庆区千家店镇是当地生态涵养区的核心区,延庆区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有产业基础等条件,对黑河、白河两岸的农业生产、民俗乡村游项目进行统一调整、包装与建设,形成了千亩葵海、百里山水画廊等知名旅游项目,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3],独特的“山水一卷,百里画廊”景观,创新了延庆区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形成了“千家店镇模式”,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关于民俗旅游发展,学者做出诸多研究。董萌[4]针对位于深山区的村落交通条件不佳、生产条件有限等问题,探讨在村庄建设中保护和利用山水风光、利用村庄闲置地塑造山区村落特色景观,以构建特色山区民俗旅游村的可能性。尤海涛[5]基于对“农家乐”及“景区化”两种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评价,指出不同开发模式中都存在着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认知与保护问题,提出在城乡规划中必须明确资源特色型乡村旅游地的功能地位及其未来用地发展方向的观点。张晓彤[6]在研究中认为,根据千家店镇已有的自然优势和客观区位条件的限制,景观建设应是全镇发展的核心任务。以上文献为本研究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提供了立足点与支撑。围绕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对千家店镇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与个案采访,并根据调研资料对千家店镇的民俗旅游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1.1 发展理念明确

镇内没有工业发展,充分按照“生态环境立镇、休闲旅游富镇、地区文化强镇”的发展思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民俗旅游经济发展。镇政府以“保护生态,涵养水源”为刚性原则,以当地田园风光和众多地质景观为基调,根据镇域内空间布局的实际情况,对地处滨河环线的1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进行了统一规划[7]。千家店镇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结合千家店镇旅游发展优势,现已建成辛栅子、三道河、下湾、秀水湾、长寿岭、龙湾大院6 个民俗村,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8]。区政府于2012 年合理安排12个空间节点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素,通过每个节点的不同功能实现“一村一品”。全镇围绕民俗旅游发展理念,不断扩充产业范畴,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

调研结果显示,镇内53.33%的民俗旅游从业者非常认同民俗旅游发展理念,23.33%的人比较认同,16.67%的人认同感不强,不认同民俗旅游发展理念的从业者仅占6.67%,由此可见,千家店镇民俗旅游从业者对当地民俗旅游发展理念的认同感整体较强(如图1所示)。

图1 民俗旅游从业者对民俗旅游发展理念的认同

1.2 生态环境良好

千家店镇位于延庆区东部山区,距延庆城区60 km,距北京市区130 km,镇域面积371 km2,占延庆区域面积的1/6,生态林面积31733 hm2,占延庆区生态林面积的1/4,是延庆乃至北京最边远的山区大镇。千家店镇辖19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4069户,人口10421人,属全市人口密度最低区域[9]。境内山峦重叠,地质景观移步换景,地势西高东低,中间形成东、西开口的带状盆地。在北京市各区功能定位中,延庆区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重点发展旅游经济。镇里每年拿出20万元奖励综合排名前五的行政村用于环境治理,经过全镇人员的多年努力,形成了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为发展民俗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全镇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达到20%,绩效高居北京市前列。

1.3 旅游资源丰富

镇政府通过宏观规划并引进社会资金,加大了旅游资源的整合度。2008年底,镇政府将百里山水画廊打造成以“资源保护上的生态绿谷,产业发展上的经济走廊,旅游脉络上的景观项链”为特点的复合功能新区;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5月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09年12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因全国第一家以典型、稀有、珍贵的硅化木群为主体景观,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考察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闻名;2010 年9 月,百里山水画廊通过评定,成为全国第一个涵盖全镇域范围的“镇景合一”大型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镇域内更有滴水壶、乌龙峡谷、朝阳寺、白塔滨河公园等众多景点,民俗村不断更新升级,旅游产业发展较快。

1.4 民俗旅游项目多样

千家店镇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现已建成诸多民俗旅游项目节点。百里山水画廊精品旅游环线,包括了干沟、镇区、滴水壶、硅化木中心区等生态旅游景点。镇政府以干沟为中心地区,整治拆除了原有的废旧渔池,建成观光游客集散中心;在牛沟村口增设百里山水画廊标志,开发原始森林登山线路,建设拾捡柴鸡蛋示范基地,不断提高该镇山水旅游品牌的竞争力。长寿岭民俗村改建北方山水印象小镇,在旅游服务区销售具有千家店镇民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镇政府在硅化木中心区,将原有硅化木展馆进行装修,增设木化石集中展示区,游客可近距离观察化石群,了解形成于几百万年前并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体验的参与度。

1.5 民俗旅游收入稳定

民俗旅游是镇域经济的主业,镇内村民大多是民俗旅游从业者,主要经济来源是从事民俗旅游业所得。以农家乐经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民占总人数的53.33%;在镇内旅游景区工作的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13.3%。通过卖瓜果蔬菜和外出打工的村民只占20%。民俗旅游为千家店镇的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所带来的各项经济来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总收入(如图2所示)。

图2 民俗旅游从业者经济来源分布

2 千家店镇民俗旅游问题分析

2.1 民宿与景区缺乏融合

千家店镇自然景区和民宿分别处于两个管理单位的管辖系统范围内,许多事宜得不到统一的安排,出现问题时难以追究责任。景区和民宿户二者经营互动较少,没有很好地合作互助也是影响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千家店镇离城区较远,一天内实现往返有一定困难,游客需要旅游当日在千家店镇入住,住宿需求高。景区和民宿户二者的相互联系不到位,会直接影响游客正常住宿需求的实现,影响当地民俗旅游收入。

2.2 镇内交通不便

千家店镇各村到镇政府的公路,现已铺上了水泥路,但各村所属范围内的道路,仍有许多地方存在道路不平问题,急需当地政府出资整治。调查结果显示,近40%的民俗旅游从业者认为交通不便是制约千家店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出行成了各村居民最关心的问题。由于百里画廊地区只通一路公交车,一天只有两趟班车,班次极少,难以满足各村村民到延庆城区或其他周边地区的出行需求。因千家店镇交通不便,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只能自驾游。另外,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是制约千家店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经营缺乏反馈沟通

镇内的民俗旅游业并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现有的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形成规模效应,民俗旅游从业者与政府二者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镇政府虽有整体规划意见,但镇内部分民俗旅游从业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各自经营(如图3 所示),各村还处于自主发展占主导地位的阶段,落实过程中间存在脱节现象,并未把政府的统一规划与各村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将政府规划落到实处。同时,民宿经营者之间缺乏自主交流沟通的意识,收益好的从业者(户)因其地理位置优势或自身特色,不断扩大其民俗旅游经营规模,经营不善的从业者(户)因为收入不乐观而放弃从业选择外出打工,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图3 民俗旅游从业者认为民俗旅游应注重的方面

2.4 从业者文化程度不高

镇内民俗旅游从业者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具有小学学历的人员在所有从业者人数中占比过半,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不大(如图4 所示)。据了解,民俗旅游从业者在固定的时间,如经营民宿的空暇时,会主动去高校或其他知名民俗旅游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家的经营水平。但是其现有的农事经验和服务水平,仍难以应对大量游客的不同需求,从业者对民俗体验的讲解不详细,缺乏服务意识等现象也会影响游客对千家店镇民俗旅游的感受。

图4 民俗旅游从业者受教育程度

3 促进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的建议

3.1 完善公共和基础设施

千家店镇周边交通基础良好,改善镇内交通条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当地政府可通过镇内公交路线优化,将景点与周边自然村民宿户紧密结合,方便自助游或乘坐观光大巴的旅客在千家店镇域内的游览和住宿[10]。加快建立大型停车场、公共卫生间、便民药店、休息区等公共设施,满足镇内村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游客短期居住期间的生活质量。完善公共和基础设施,解决千家店镇与外界的出入交通问题,就能为旅游散客创造更多的出行机会,增强镇内景区的吸引力,为千家店镇民俗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提高村民经营水平

通过各类宣传渠道,把民俗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11-13]。结合民俗旅游经济,鼓励、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公益活动、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为北京郊区探索民俗旅游发展理念注入新的活力。提高从业者学习、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积极发挥群众性合作组织功能,引进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举办导游人才、餐饮服务人员定期培训,培养出有思想、有创新的专业人才,并发挥好人才在民俗村转型发展中的作用[14],提升民俗旅游品质,增强竞争力。突出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品牌建设,增加民俗文化旅游价值[15],注意文化保护,让千家店镇的民俗体验发展成为民俗旅游产业。

3.3 成立民俗旅游合作社

村委会应积极引导,在政府支持下,带领各村成立民俗旅游合作社[16],具体措施可借鉴延庆区“柳村豆腐宴”的经验,打造具有千家店镇特色的民俗旅游模式[17],提高食宿质量,带动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为从业村民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民俗从业者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进行分红,也可以应聘合作社服务人员,按业绩考核发放工资、补助和奖金。在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民俗旅游从业者也要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通过定期培训、专业学习等方式,结合自身优势,在尝农家饭、宿农家乐的基础上,提供给游客更多互动体验的民俗项目。

3.4 强化与其他产业融合

千家店镇具有发展影视和体育产业的基础。镇域内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淳朴民风,为建设影视基地提供了前提条件。摄制组的实地拍摄,不仅能提升千家店镇的知名度,进行免费的景区宣传,普及民俗旅游知识,更为民俗旅游产业增加一项收入来源,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有关政府部门可建立专门的影视基地,并对此进行管理以及提供后期服务。千家店镇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山地路况,适合举办自行车锦标赛。除去现有的天津市、山东省等省级自行车队入住千家店镇进行技能训练的合作,千家店镇可以凭借这一地理优势,和体育运动项目结合起来,整合重构各方资源,完善相关专项体育运动的训练场地建设,不断拓展体育赛事活动的外延。通过与体育赛事的交互协作,带动千家店镇民俗旅游发展,形成良性宣传[18],打造专属千家店镇的民俗旅游品牌。

3.5 打造“民宿+景区”共同体

当地民宿户可与千家店镇知名旅游景区进行合作,互助升级。民宿户与景区的合作,能实现景区与民宿户的互惠共赢。“互惠”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方面,在域内景区参观消费的游客可以凭票根享受民宿住宿优惠;另一方面,入住城内民宿的游客,可凭证明到景区旅游时享受门票优惠。在此基础上,形成动态考察机制,选择高水平的民宿户加入到共同体中,保证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民俗旅游产业的系统建成,能最大化减少景区和民宿的经营成本,并吸引游客,调动游客旅游积极性。

3.6 打造“互联网+民俗旅游”共同体

社会已经为“互联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19-20]。千家店镇的民俗旅游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互联网+”带动民俗旅游经济的进一步扩充壮大。千家店镇有关部门可与国内知名旅游网站合作,将闲置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级,提供旅游和民宿在线预订的优惠套餐,借助平台和网络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千家店镇的好山好水好风景。游客可在专用APP上随时随地进行预约,与民宿从业人员进行在线咨询,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游客的智慧化体验。并通过后台对民俗旅游景点和民宿户的服务进行监督,及时处理网上评价或投诉,提高千家店镇民俗旅游的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民俗旅游延庆民宿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延庆巨变册页
【第八十九辑】8 9延庆话『机密』是明白
你是民宿达人吗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延庆辽代矿冶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