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歌剧《江姐》中《红梅赞》主题曲的演唱分析

2019-08-30陈柳江

北方音乐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演唱分析江姐

【摘要】歌剧《江姐》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歌剧大发展时期,由我国著名剧作家阎肃老师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江姐的故事改编而成,由著名作曲家羊鸣、金砂、姜春阳集体作曲,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成功排演的一部经典民族歌剧。作品历时两年完成,后又经不同时期六次重排上演,使歌剧中许多经典唱段经久不衰。

《红梅赞》是歌剧《江姐》中的主题曲,歌曲短小精致、主题鲜明,用歌颂红梅的高贵品格寓意英雄品德的高尚。主题旋律在整部歌剧中贯穿始终,首尾呼应,成为后世的经典之作,传唱不衰。

【关键词】民族歌剧;红梅赞;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81                               【文献标识码】A

一、作品的创作历程

歌剧《江姐》是由我国著名剧作家阎肃老师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江姐的故事改编而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作曲家羊鸣、金砂、姜春阳集体作曲,经20几次修改,历时2年时间,这部民族新歌剧终于在1964年成功上演。这部凝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全体创作成员和演出团队的心力之作,一经搬上舞台,便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演出轰动全国。后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五次重排,使这部民族歌剧经久不衰,广为传唱。歌剧中的主题曲《红梅赞》更是朗朗上口,广为传唱。

二、《红梅赞》人物形象和曲式结构对比分析

(一)《红梅赞》人物形象分析

《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曲,一部歌剧的主题曲,既是一部歌剧总的基调的定型,也是剧中人物精神的体现和总结。红梅精神不但是对江姐伟大人格的赞许,更是对一代革命先烈舍生取义、为国为民、不畏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的讴歌,就像歌曲中唱的那样“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这是何等的大义凛然,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革命先烈的大义,才换来今日的新中国。那么在我们今天和平的中国,像江姐一样的民族英雄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为了我们民族的复兴都在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进而我想,在今天的太平盛世,每个中国人都怀着一个中国梦,演唱和分析《红梅贊》的意义显得更加有必要,时代赋予了她新的时代特点。

(二)《红梅赞》的曲式结构分析

《红梅赞》是一首典型的单三部咏颂性体裁的作品,属七声徽调式,句式和全曲的结构方整,旋律高亢坚定,民族风格典型,多处使用七度、八度的跳进音程,使全曲开阔而明朗。一字多音的句式朴实悠长、用红梅的傲雪,预示江姐一样不畏牺牲的革命英雄用自己的牺牲终将换来革命的最终胜利,黎明前的黑暗即将结束,革命将迎来明媚的春天。

三、《红梅赞》的演唱技巧分析

(一)气息的运用

古语有云:欲发其声,必先调其气。一位优秀的演唱者,想要表达好一首作品,在详细地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尤为重要。科学的演唱方法是准确表达作品,实现情感与声音完美结合的基础,要获得科学的演唱方法首先就要从气息的合理运用着手。

《红梅赞》这首歌剧选段在气息的运用上多处使用了一字多音的演唱方法,悠长而不失民族韵味。如第一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演唱这一句时,吸气要做到深吸慢呼,情绪不必太过激动,要用诉说的语气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演唱时音量不宜过大,声音在高位置上挂住,声线要像一条珍珠项链在气息的支撑下保持连贯,做到收放自如、声断而气不断。而到了“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高潮部分时,就要将气息稳住,开阔、明朗地演唱,想象红梅的傲雪、革命的气节,一气呵成大气而沉稳。由于《红梅赞》是一首单乐章的乐曲,演唱过程中情绪的变化不大,但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撑,配合高位置的挂哼,感叹式的口腔状态和甜美的嗓音是成功表达歌曲的关键所在。

(二)咬字和行腔

在演唱歌剧《红梅赞》中,咬字和吐字清晰准确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民族声乐最讲究“字正腔圆”。尤其是一字多音的句子,例如:第一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几乎都是一字四音,由于拖腔比较难把握,如果在咬字上不能够将字头、字腹、字尾准确清晰地表达归韵,不但会失去民族音乐应有的韵味,还会影响到歌曲的行腔。《红梅赞》整首歌曲虽然短小简洁,但高亢悠长,在行腔时要将气息拉紧,可以紧拉慢唱。口腔空开成哈欠状,高位置的面罩感始终保持,声断气不断。由于旋律很多地方都加入了民族声乐的润腔方法,例如倚音和滑音的运用,这对于演唱行腔更增加了几分难度,但对歌曲民族色彩的加强却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情感的处理

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歌剧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更加强调情感的表达与意境的塑造。因而,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演唱者追求的最高艺术水准。当代随着声乐演唱艺术全球化的多元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在吸收西洋美声演唱方法精髓的同时,立足本民族音乐,在演唱方法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唱法。中国唱法一样强调歌唱气息的重要性,并强调演唱必须从作品出发,作品需要什么声音、什么方法就选择什么声音和演唱方法去表现作品。本文作者认为,不管什么声音和演唱方法最终都是为了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语有云:“情之所至,音之所生。”不管什么类型的作品,只有声音与情感达到完美结合,歌唱才能被称为“艺术”。江姐这个人物形象生动,性格丰满,情感真挚,人物塑造极富感染力。在整部歌剧中,江姐的情感表达在音乐的衬托下抒发得淋漓尽致,这既是作品创作成功之处,也是演唱者二度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例如在《红梅赞》的演唱中,由于是整部歌剧的主题曲,在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处理演唱的同时必须饱含深情,尤其是在新时代的今天演唱这首歌曲,时代已经赋予了歌曲新的时代特征,在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怀着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还要有几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荣光来演唱,这样才能做到以上所说的声音和情感的完美统一,并富于时代感。

四、结语

以上内容中,本文作者对歌剧《江姐》中《红梅赞》的演唱进行了几方面的分析,所做分析即为了表情达意,塑造人物。根据作品的需要和个人对于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内化,演唱歌中不同的段落时,音色和音量的选择也是很有讲究的。歌剧《江姐》是我国民族歌剧史上的巅峰之作,本文通过《红梅赞》主题曲的演唱分析,旨在从总体上把握《江姐》的人物形象。民族歌剧《江姐》中共有20首唱段,都极具民族特色,其中很多都成为了经典之作。通过演唱分析《红梅赞》,可以为今后自己及他人的演唱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并为中国民族歌剧及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门雪.歌曲 《红梅赞》的演唱分析[J].大众文艺,2017 (5).

[2]杨彩霞.传统民族唱法与戏曲唱腔的关联性分析[J]. 音乐创作,2017(7).

[3]齐柏平.黄友葵的气息理论研究[J].歌唱艺术,2017(2).

[4]张梓涵.王品素民族声乐教学艺术叹息(上)[J].歌唱艺术,2017(6).

[5]杨彩霞.传统民族唱法与戏曲唱腔的关联性分析[J]. 音乐创作,2017(7).

[6]樊凤龙.润腔及在晋剧唱腔中的运用[J].中国音乐学,  2016(1).

作者简介:陈柳江(1977—),女,汉族,湖南醴陵,艺术硕士,中级,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音乐舞蹈系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演唱分析江姐
红色基因与艺术传承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歌剧《江姐》的故事(三)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
“江姐”大战“鼠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