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链各环节剖析

2019-08-30

通信产业报 2019年25期
关键词:卫星通信火箭航天

(一)卫星制造

1.发展现状

卫星制造包括卫星整体制造、部组件和分系统制造,当前我国通信卫星制造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从市场规模来看,2025年我国卫星通信设备行业产值将超过500亿元,相关设备制造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小卫星产业迅速发展带动卫星制造市场,2025年全球小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经济效益可观。从投融资情况来看, 2018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年度投融资总额35.71亿元,微小卫星制造成为民用航天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向。从企业研发集聚态势来看,传统航天、科工优势企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基础设施、资金配套、技术创新、重大航天科技项目方面具备突出优势,欧比特、行云、欧科微、九天微星、天仪研究院等企业主要聚焦微小卫星制造,成长迅速。

2.典型优势企业(见表5-1)

(二)发射服务

1.发展现状

火箭发射服务主要包括发射场服务和火箭研制两部分。我国目前共有四个航天发射场地,分别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完全可以满足当前我国商业发射的需要。目前有关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探索解决发射场商业化的问题。火箭研制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是我国火箭研制和发射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此外,蓝箭航天、零壹空间、九州云箭、星际荣耀、翎客航天等中国的民营火箭初创公司在近几年大量涌现,但目前仍处于成长初期。

2.典型优势企业(见表5-2)

(三)地面设备制造

1.发展现状

地面设备制造包括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两大类。其中,网络设备主要包括包括地面站、控制站、静中通、动中通等产品;用户终端设备主要包括卫星电视终端、卫星无线电终端、卫星宽带终端、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等组件和产品。中国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产业分布集中度高并有显著的区位特点。当前已形成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华中鄂豫湘、西部川陕渝等五大产业聚集区,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广州、西安等重点城市发展态势良好。据统计,2018年五大区域产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比例超过 80%。

2、典型优势企业(见表5-3)

(四)运营与服务

1.发展现状

通信卫星运营服务一般分为空间段运营服务和地面段运营服务两部分。空间段运营服务主要是通信卫星转发器租赁业务,主要企业有中国卫通、亚太卫星、亚洲卫星等。地面段运营服务的公司较多,主要有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中國电信集团卫星通信公司、众多VSAT运营商,以及多个新兴的商业卫星公司。卫星通信服务主要包括卫星广播(BSS)、卫星固定(FSS)、卫星移动(MSS)服务等。

我国已形成卫星广播、卫星固定中继等卫星通信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建成覆盖全球主要地区、与地面通信网络融合的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在卫星移动通信方面,我国已立项建设军民共用的覆盖国土及周边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满足军事应用、商业应用及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通信应用。在卫星宽带通信方面,为适应宽带卫星通信市场的发展要求,满足广大用户对于宽带接入、机载通信等应用的需求,我国开始发展高通量卫星。目前只有一颗中星16号开展业务。中星16号的补充卫星中星18号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射升空。

2.典型优势企业(见表5-4)

猜你喜欢

卫星通信火箭航天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融合应用
航天梦,我的梦
逐梦航天日
卫星通信专家的选择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卫星通信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