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与《紫色》中的女性主义比较

2019-08-30刘璨

青年时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紫色女性主义红楼梦

刘璨

摘 要:《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不可小觑的地位,《紫色》因获普利策文学奖而大受称赞。这两部小说都是通过描女性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现出男权社会下女性主义的觉醒。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女性地位一直都是一个争论不断的话题,这两部小说都是歌颂了女性力量的代表作,对当代社会女性发展以及自我觉醒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紫色》;女性主义

一、《红楼梦》与《紫色》

从现代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18世纪的启蒙时代也是女性主义的萌芽时期。其中,玛莉·吴尔史东克拉芙特 (Mary Wollstonecraft)在她的著作《 女权的辩护 》(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 )中,将女性比喻为高贵、社会菁英、娇生惯养、脆弱以及有知识与道德怠惰的危险,并且相信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和男性一样也要承担责任,甚至认为女性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力。19世纪开始,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女性生活在男权社会下的不平等性,有关“女性主义”的运动也变得更加有社会性。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 (Margaret Mead)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 1935)是现在女性主义非常有利的支柱性书籍。他在书中提到,查恩布里(Tchambuli)部落中的女性占据支配性地位,却也未给社会带来任何的困扰和混乱。这本书使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信,欧洲国家对于男性和女性气质的观念不是来源于其自然天性,而是一种文化取向。

从中国来看,《红楼梦》作为一部封建时代描写女性的经典小说,塑造了众多敢于反抗且个性鲜明的独立女性形象,这在一个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作者曹雪芹将着眼点放在女性身上,通过对女性生活世界以及内心独白的描写,展现女性的光辉;而在素有“大熔炉”之称的美国,黑人所受不平等待遇贯穿古今。艾丽丝·沃克作为黑人作家的先驱,她通过将黑人男女的内心世界以及心理状态的表达,来处理其矛盾冲突,塑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黑人形象,而非在白人无理的压一下自卑、绝望而又痛苦的而黑人形象。

《红楼梦》位于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是清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的倾心之作。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引子,描绘了十八世纪封建社会末期四大家族由于奢靡成性而不知节制的生活而一步步走向没落深渊的过程,其中穿插着贾宝玉与林黛玉压抑在封建制度之下以失败告终的悲惨爱情故事。但是,這部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形象、鲜活的人物性格、饱满的故事情节,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富贵家族,早年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后期家道中落,潦倒困苦,因此饱经世态炎凉,人心凉薄。因为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中既展示了现实社会黑暗腐朽的一面,又烘托出封建时代女性悲惨的命运。但是,与同时代小说所不同的是,该小说中女性作为独立的主体,其才华与智慧都得到了良好的展现,并且得到了读者极大的尊重与肯定。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提到:“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两个世纪后的美国,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地位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就是一位优秀的代表。1982年书信体小说《紫色》的出版一举帮助艾丽斯·沃克拿下三个美国文学大奖: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家协会奖。该小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南方佐治亚州的乡村,14岁的黑女孩西丽亚被继父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也被继父送走,后来西丽亚的妈妈死了,继父再婚。西丽亚被嫁给一个已有四个孩子的鳏夫X先生,妹妹内蒂被迫逃走,辗转到非洲。西丽亚受到X先生的百般虐待,但后来在X先生的情人莎格的爱与帮助下,逐渐转变为一个有独立个性的人。西丽亚的成长也代表着美国一些女性的成长,也暗含着作者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

二、“女性意识”在《红楼梦》和《紫色》人物身上的体现

(一)《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体现

陈庆生指出,曹雪芹之所以创作《红楼梦》,是源于对当时社会女性所受不平等待遇以及凄惨命运的愤愤不平,这是一种为封建社会女性权利的无声呐喊。他笔下塑化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独立女性人物,无不体现着“女性主义”形象。“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是对王熙凤的判词,虽然王熙凤一生都在谋划,自己未得善终,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拥有强烈自尊心、进取心、独立自主的思维方式以及坚贞不屈意志的优秀女性,而非对男性唯唯诺诺、自卑屈从的定式形象。例如,在赵嬷嬷请求为儿子谋取差事一事中,她并没有选择去找自己一手奶大的贾琏,而是选择找王熙凤帮忙。一方面,从侧面看出贾琏是个尽说好话却办不成事的主子,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强调了王熙凤在家里的地位。在处理秦可卿后事时,王熙凤丝毫没有任何胆怯和退缩之意,起初不把她放在眼里的老嬷嬷也被处理的心服口服,如若在今日的精英阶层,王熙凤也一定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

晴雯,虽然是个大丫头,但是可算是《红楼梦》中最有性格的女性之一了。宝玉曾得一金雀裘,却因为一不小心被火烧了个大窟窿,怕贾母生气,却又苦于无人会修补。病榻中的晴雯见状,忍者身体不适,起身修补,一夜未睡却又不愿见宝玉挨骂,由此可见她的见多识广、心灵手气、对宝玉用情至深。虽是用情至深,但在遭人污蔑有勾引宝玉之嫌,她死不甘心,将贴身的红绫小袄以及葱管似的指甲赠与宝玉,她的心性也全都体现在这衣服和指甲上了。从晴雯身上,笔者丝毫看不见封建社会丫鬟的卑微与唯唯诺诺,反而看见她与宝玉之间若是平等的亲情关系,无形之中与当时社会尊卑关系形成鲜明对比,可见曹雪芹用意之深了。

综上所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怯懦虚伪的对男性形象以及众多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二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想表达这样一个主旨: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维定式必须要被打破,发端于周礼“三从四德”的东方女性的“贤妻良母”的形象必须予以重新判定,由男权社会主导的性别观所建构的中国女性在行为上的被动、性格上的懦弱、智力上的无能、生理上的低劣等错误理念必须予以摒弃。

(二)《紫色》中的“女性主义”体现

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人类思想进步性也大有不同。曹雪芹是从男性视角入手,为女性的美好伟大而发声。但是艾丽斯·沃克笔下的“女性主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她曾在《寻找母亲的花园——女性主义散文》中明确指出,女性主义者爱其他的女人,欣赏并认同其他女人的文化,理解她们的情感波动,知道她们擅长什么有时也会爱其他的男人。她们会致力于整个人类社会,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内的生存及发展。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系分为: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论以及人文主义。沃克意识到性虐待与性骚扰的发生与种族歧视及种族间的不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当全民族都得到解放之后,黑人女性才有课呢摆脱这一噩梦。而黑人男性因在政治上的发展受到白人的镇压,他们的道德观念受到极大扭曲。因此,沃克呼吁黑人女性应该觉醒,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长篇小说《紫色》中黑人女性的形象同样是非常地鲜明且具有代表意义。主人公西麗被当做奴隶和男性性欲发泄的工具,在受到黑人男性压迫的同时也将这种男尊女卑的想法内化到了自己的思想当中,怂恿继子哈波收拾自己的妻子索菲亚。但是随着小说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西丽从麻木到觉醒到独立的蜕变。她从一开始的极度自卑“我甚至不敢看男人,这是真的,因为我怕他们。”对所遭受的一切逆来顺受,没有任何反抗意识。“当我开始疼的时候,我叫出声音,他便开始打我,他说‘你最好习惯这样,并且立即闭嘴。”在妹妹耐蒂、挚友莎格、索菲亚及其他女性朋友的帮助下,西丽逐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女性要奋斗得到应得的社会地位的重要性。离开艾伯特之后,西丽自己经营了一个小店,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艾丽斯﹒沃克,1982)索菲亚可以说是美国黑人女性的原型,体格健壮,意志坚定,吃苦耐劳。她通过和男友哈波父亲X先生的斗争终于和哈波结为夫妻,后来因为在家中没有自由,她宁可去外面做苦力扛棺材也不愿回到家庭中去。她的选择可以说是黑人女性对自身地位改变的一种自然地流露,极大地肯定了黑人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

这部作品中另外一个女性莎格是一位黑人女歌手,她自食其力,个性十足,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给女主人公西丽以帮助,鼓励她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再依附男性来获得自身生存的力量,这是女性寻求自主独立性的表现,也是女性寻找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也为当时与现今时代的女性提供良好的启示。

三、结论

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紫色》,我们都可以看到女性从屈服于男性到确立自己女性地位,并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的体现。虽然《红楼梦》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一个个活泼、天真、且具有强烈的生命本真意识,却很少落得个完美结局,这无疑是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崇尚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男权社会中,曹雪芹对弘扬女性主义做出的回击却很难在当时起到很大的波澜的结果了。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紫色》中,无论是西丽还是莎格,她们的成长无疑反映了女性的斗争史、成长史,她们借助社会这棵大树的依托,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也证明了女性的能力。虽然在现代社会,男女地位仍旧存在差异,但是女性为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付出的努力也是不可小觑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男女的分工也会更加明确,差异也会日益缩小,男女地位日趋平等,社会也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Walker, Alice.The Color Purple. [M].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

[2]曹雪芹.《红楼梦》.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3]封金珂. 《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新概念[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4]谭正壁.中国女性文学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5]张翼.《红楼梦》女权意识范畴建构之初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猜你喜欢

紫色女性主义红楼梦
紫色风铃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论《紫色》中的两性和谐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