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晒霜:保护了我们,却弄哭了大海

2019-08-30八由草肖溪树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9年8期
关键词:苯甲长波防晒霜

八由草 肖溪树

七八月份,我们迎来了两个月的美好时光——暑假,同时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面对似火的骄阳,防晒成了头等六事。“防晒做不对,一个夏天老十岁”,防晒直接关系到了我们的颜值!所队,我们想尽各种办法,全力和太阳展开了“抗争”:打遮阳伞、穿防晒服、抹防晒霜……

如今,防晒霜已不是大人的专利,相信同学们也会涂抹,市场上也有了儿童专属防晒霜。暑假,当同学们穿上泳衣,淙上防晒霜,在海边惬意地吹着清新的海风,或踏着欢快的浪花,或沉浸在清凉的海水中时,是否想过,防晒霜在保护我们的同时,却给一些海洋生物带来了伤害?

看不见的伤害

太阳光是由不同的射线构成的,其中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大部分。紫外线又可分为长波紫外线( UVA)、中波紫外线( UVB)及短波紫外线(UVC)3种,而我们真正要防的是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因为短波紫外线在通过臭氧层时已经被吸收了。

中波紫外线指的是波长为290~320纳米的紫外线,占总紫外线的80%~90%。中波紫外线对人体有利的方面是能促使人体生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代谢;刺激皮膚表层的黑色素细胞制造大量的黑色素,使皮肤变黑,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中波紫外线也俗称紫外线“晒红段”,因为过度暴晒,会损害皮肤的结缔组织,使皮肤发生红斑反应,引起红肿、脱皮等急性症状,造成表皮增厚和老化,甚至患上皮肤癌。

长波紫外线为波长320~400纳米的紫外线,占总紫外线的10%~20%。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皮肤的穿透性很强,可以到达皮肤的真皮深处,从而使色素沉着,导致皮肤变黑。因此,长波紫外线又被称为“晒黑段”。

虽然长波紫外线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伤害具有积累效应。即使每天只在阳光下待上几分钟,累积下来也足以伤害到皮肤。因此,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是防止其产生长期伤害的一项主要措施。

阬晒霜横空出世

最初,人们应对防晒,都是通过衣帽等方式遮挡皮肤。1 938年,奥地利化学家弗兰兹·格瑞特研制成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防晒霜——冰川防晒霜。传闻他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布茵峰被晒伤,所以自己捣鼓出了第一款防晒霜。虽然它的防晒指数只有2,但仍然是人类防晒史上的里程碑。弗兰兹·格瑞特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防晒霜之父”

弗兰兹·格瑞特的“冰川防晒霜”虽然打下了历史第一杆,营销却不是那么成功。第一款被广泛使用的防晒产品来自美国药商本杰明·格林于1944年发明的产品。这种产品有着悦目的红色,质地黏稠。本杰明·格林用他自己测试后,立刻申请了专利,然后将他的防晒产品送给二次大战期间上战场的美国士兵使用,以应当时前往太平洋战场热带地区参战士兵防止晒伤的需求。这款防晒产品对长波及中波紫外线都有不错的阻绝效果,且价格便宜,一度成为当时军方必备品,但因质地黏腻、容易弄脏衣物、不易清除且对皮肤刺激性大,最后并未普及使用。

随后,本杰明·格林对产品进行了改良,使其变得更便于使用,同时成立了Coppertone(水宝宝)防晒乳公司。1 965年,公司做了第一款防晒霜广告:狗狗偷偷跟在一个可爱的金发小女孩身后,并咬住她的蓝色泳衣,露出她臀部雪白的肌肤,跟身上其他地方的褐色肌肤形成对比。广告登出后,Coppertone大气大增,也让人们不再担心被晒伤,日光浴也开始变得流行起来。

进入21世纪,防晒“黑科技”一家更比一家强,防晒指数越来越高,而且还能防水,随时补涂。

知识链接

什么是防晒指数

1962年,弗兰兹·格瑞特提出了防晒系数(简称“SPF”)的概念。SPF是使用防晒霜之后与之前最小红斑量的比值。最小红斑量是引起皮肤红斑所需的紫外线剂量。日光中UVB和UVA引起红斑的比率分别为80%与20%,所以SPF衡量的基本是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打个比方,如果你在某种阳光强度下1小时会达到最小红斑量,而你涂了SPF15的防晒霜后就可以让你在同样强度的光线下15个小时才达到最小红斑量。

理论上来说,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数据显示,SPF超过50后,防晒效果没有显著增强。具体来说,SPF50与SPF100的防晒霜在效果上只有1%的差别。也就是说,SPF50的防晒霜可以阻隔98%的UVB,而SPF100的防晒霜有效隔离达到99%。

防晒指标PA是防止UVA的有效程度指标。PA的防御效果被分为3级,即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当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SPF值表示的是防晒伤的能力,而PA值则表示的是防晒黑和防老化的数值。如果在—瓶防晒霜上同时标注SPF20和PA++,意思是说该防晒霜有效防晒400分种,并对UVA的防御效果相当有效。

防晒霜的防晒秘密

按照防晒原理的不同,防晒霜可分为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两种。但是,不论哪种防晒霜,都需要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才能达到防晒的目的。

物理防晒霜

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为我们的肌肤穿上了一件“铠甲”,当紫外线照射到“铠甲”表面时,其中的微细颗粒物就会反射紫外线,从而达到防晒的目的。

物理防晒霜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氧化锌为很好的防晒剂,几乎对所有波段的紫外线( UVA+UVB)都有效,并且不致敏。二氧化钛的作用稍弱,只能抵挡UVC。但当浓度大于5%时,对UVA也具有很好的阻挡效果。

物理防晒霜的主要成分不能渗透肌肤,因此是安全的,但容易产生泛白、油腻等问题,甚至会吸油、吸水而让皮肤变得干燥、脱皮。

化学防晒霜

化学防晒霜主要是通过吸收紫外线中的UVA、UVB等来防止皮肤晒伤及老化。在化学防晒霜里,可能合有PABA(对氨基苯甲酸)衍生物、肉桂酸盐、水杨酸酯和苯甲酚等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道“防护膜”,吸收紫外线并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虽然化学防晒霜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但是在皮肤内部代谢,因此具有刺激性。

防曬霜让海洋生物很受伤

事实上,绝大多数化学吸收剂型防晒霜中都合有一种叫羟苯甲酮的紫外线吸收剂。科学家发现,这种化学剂不仅会杀死珊瑚,还会导致成年珊瑚的DNA受损,从而使幼年珊瑚变异而无法正常生长。

幼年珊瑚本来是不应该有外骨骼的,但是羟苯甲酮促使它们提前长了出来,这常常导致幼年珊瑚“困”死在自己的骨骼中。事实上,珊瑚并非是海洋中唯一受到羟苯甲酮影响的生物。如果珊瑚死去,那么所有依赖它生存的海洋生物,比如我们吃的某些鱼,也将会消失。

也有研究发现,物理阻隔剂型防晒霜中的纳米颗粒也会对海洋生物的胚胎造成损害,这主要是能反射或者散射紫外线的二氧化钛、氧化锌纳米颗粒。金属纳米颗粒破坏了海洋生物胚胎的防护系统,所以那些本该被胚胎天然防御机制拦截在外的物质进入了胚胎内部,导致海胆胚胎无法顺利发育成幼体。那些看似发育正常的,最终也因不能正常进食而死亡。

除了直接的毒害作用,防晒霜中添加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会在海水中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会对海洋浮游植物造成生存压力,而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大量海洋生物可能会出现“断粮”的威胁。

或许有同学会说,如果我涂抹防晒霜之后不去海里游泳,只在沙滩上晒太阳,应该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了吧?可你不要忘了,当你回到家里洗澡时,皮肤上的防晒霜会被水冲洗掉,这时残留在水中的羟苯甲酮就会流入下水道,最终排入海洋。

也许有同学会疑惑:这些成分在防晒霜中的浓度极其微小,怎么会对浩瀚的海洋及其生物造成影响?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羟苯甲酮就可对珊瑚带来致命的伤害,这个浓度甚至低到万亿分之六十二——仅相当于6.5个标准游泳池中的一滴水的浓度,仍然会对珊瑚带来伤害。

为了防止羟苯甲酮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美国夏威夷已经通过一项法案:从2021年1月起,禁止销售含有被认为对珊瑚有害的化学物质的防晒霜。

知识链接

珊瑚礁为海洋生物“抹防晒霜”

当太阳光线透过海水照射下来,又经过珊瑚反射出来,这样光线从上方和下方一齐照射到珊瑚虫、与珊瑚虫共生的光合藻类以及其他生活在珊瑚礁中的海洋生物上面。那么,这些生物为什么没有被晒死呢?—项研究表明,珊瑚礁起着防晒的作用,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减少了对礁内海洋生物造成的伤害。

科学家还发现,构成珊瑚礁的碳酸钙质珊瑚外骨骼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出荧光,这表明这些碳酸钙质珊瑚外骨骼可以吸收紫外线。

因此,发展高效、绿色、环保的防晒霜将成为未来防晒产品的进化方向。而目前,为了不让海洋与海洋生物哭泣,我们可以选择其他防晒方式,比如穿戴防护衣帽和太阳镜、打遮阳伞,等等。毕竟,我们不能因一己之私,而伤害海洋生物,破坏海洋生态!

猜你喜欢

苯甲长波防晒霜
广义对称正则长波方程的孤波解和周期波解及它们与Hamilton能量的关系
HP-β-CD水相中4-甲氧基苯甲硫醚的选择性氧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1种二苯甲酮类紫外吸收剂
世界上最苦的物质是什么?
说真的,冬天也要涂防晒霜么?
基于构架点头角速度的轨道垂向长波不平顺在线检测
扫描型长波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本草防晒霜SPF值的测定
玻璃长波透射率对普通双层中空玻璃热特性的影响
二苯甲酮腙的合成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