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公益二类地勘单位转型升级

2019-08-30房永雯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公益高质量单位

房永雯

摘要:本文从公益二类地勘单位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建设美丽中国赋予新使命、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新常态、行政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等新形势入手,就其如何通过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等措施,实现转型升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公益二类  地勘单位  轉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在全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近六成的地勘单位划为公益二类。公益二类地勘单位除了承担社会公益职能外,还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承揽社会地质业务,增加对外收入,壮大经济总量。新形势下,政府、市场等对地勘工作的需求发生变化,倒逼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必须转型升级,以确保自身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一、公益二类地勘单位面临的新形势

(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建设美丽中国赋予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要求公益二类地勘单位通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能源安全供给需要、服务自然资源管理需要等彰显存在价值、拓展作为空间;正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如:(1)行业供需不平衡、转型升级不充分。全国2千多家地勘单位供给能力相近、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逆向拉动的传统矿产勘探产能、低端产能过剩;正向拉动的服务生态建设产能、高端产能供给不足,科技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新动能不强,导致“有事没人干”;(2)价值创造与收益回报不平衡。随着经济下行、供需失衡,利润空间压缩,技术智力、艰苦行业体力成果收益体现不充分。群体上,不同地方、不同系统的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受当地资源储量及地勘工作程度、财政核补资金及配套政策落实程度、人才技术及管理创效能力等影响,单位职工收入不平衡。个体上,同一单位内部受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固化、绩效工资总额控制等影响,加上尚未摸索出符合政策要求、满足职工期待的分配制度,造成新老群体的创造价值与工资收入不相符等矛盾。职称高、工龄长、后勤岗位的职工创效少、工资高,职称低、工龄短、一线岗位的职工创效多、工资低;(3)矿业市场建设不充分。在参与矿业权二级交易市场、矿产勘查资本市场活动中,大多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因采矿权及探矿权缺乏、自有资金匮乏、体制束缚,难以成为矿业市场主体进而获取成果收益。

在优化经济结构上,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总体处于产业经济结构占比从单一、低端产业为主向多元、中高端产业为主优化的阶段

(二)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新常态、行政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1、经济下行的压力

当前受煤炭、钢铁行业市场化去产能等政策、矿业发展周期变动、地勘资质审批制度取消等影响,传统地勘产业陷入断崖式困境,全国地勘投入从2013年1246亿元逐年缩减至2017年782.85亿元。部分业主资金紧张、要求垫资施工等,造成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应收账款回笼难、资产保值增值率及职工收入增速减缓甚至下降。

2、转型升级的改革压力

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总体处于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阶段。当前,财政项目由政府配给转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投标取得;社会资金项目承揽、技术攻关、人才引培等由封闭式的个体“单打独斗”转为开放式的群体“共建共享共赢”。在揽业务、创效益中,资质影响减弱,质量效率、品牌实力、经营能力作用凸显。然而,“黄金十年”过度强调体量扩张,忽视质量、效益,被动式承揽项目为主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限制了新动能转换。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在对外经营活动中受体制机制制约,既积极走市场,又要执行行政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存在两难矛盾。

在优化经济结构上,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总体处于产业经济结构占比从单一、低端产业为主向多元、中高端产业为主优化的阶段。行政体制改革后,为服务自然资源部“两个统一行使”职责,适应国内地勘投资结构、投入格局变化,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必须优化经济结构、市场布局。如:矿产勘查投入逐年大幅减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清洁能源矿产、三稀矿产、战略性新兴矿产投入大幅提升,造成环境地质、绿色勘查产业成为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取代传统矿产勘查产业成为经济支柱产业。“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政策造成市场布局调整。

在转换增长动力上,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总体处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阶段。队伍结构老龄化,不适应时代新要求的人员比重大;专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人员过剩,转型升级所需人员紧缺;人才培养周期长,引进、留住难。受限于人才、技术、资金、资质等,较难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体系。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创效能力不强。以上短板导致业务承揽、盈利受限,影响依托项目育人才、依托收入反哺创新等,导致恶性循环。

二、公益二类地勘单位转型升级有效对策

(一)顺势而为,优化结构,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顺应建设美丽中国等政策需要,顺应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以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山水林田湖草”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经济结构,通过人财物倾斜扶持服务生态建设、绿色勘查、减灾防灾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缩减钻探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提升产业链水平和产品供给能力,力争供给服务差异化、优质化,促进产业迈向行业价值链中高端。同时,立足省内,辐射周边,顺应“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等政策导向,优化市场布局,在相关地区设置分支机构、参与项目。

(二)为势而谋,对接需求,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对接自然资源调查领域需求。抓住“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绿色勘查”主流。落实“三条控制线”划定,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扩大服务领域,向多领域、多门类拓展延伸;从单一矿产勘查向土、水、矿、森林、草地、海洋等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评价转变;向地质潜力、开发条件、环境影响三维一体的综合评价转变;向清洁低碳型、战略储备型、大宗紧缺型矿种矿产资源转变。如:参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业务。服务地方开展国土“三调”。拓展海岛找水、海岸带修复等海洋地质业务。提交煤炭或非煤矿产地,中标区调、矿调项目。

对接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服务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水土污染防控等需求。如:探索投入少、见效快的新技术,服务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上下游业务需求。做大场地环境质量调查、重点企业行业用地信息筛查、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业务。服务地方,建强地灾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对台风、地灾频发区域调查,开展地灾治理设计、施工等。

对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服务“到2025年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地质工作全覆盖的总体目标”,开展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尤其是自然资源综合地质有关专项调查。对照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加强与涉农部门联系,重点做好农业地质调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服务。服务国家实施铁路、公路、水运等重点建设项目,完善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基础工程施工、隧道工程建设等。

(三)蓄势而发,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深挖质量潜力。强化质量基础支撑,看齐国际国内地勘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弘扬工匠精神,鼓励科技创新、工艺改进。建立項目管理责任制,执行多级质量检查制度,严格项目进度、质量、效率、效益管理,确保数据资料真实。注重品牌宣传、推广,争取项目成果成为地区示范样本。

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运用。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治理、国土空间与海岸带关键核心技术等新领域技术,争取财政科研项目。加强与自然资源部门、高校、兄弟单位合作,强化人才学习培训、技术联合攻关。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创新应用,利用“数字海丝”优势,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给予科研团队人财物倾斜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激发队伍活力。结合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引进一批领军型技术人才、创新型管理人才等,加大导师带徒、“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力度。完善岗位设置,建立灵活畅通、管理与专技互通的人才晋升渠道。稳妥做好富余人员岗位调整。鼓励考取转型所需资质、证书。

增强竞标实力。加强信息管理,推行项目投标领导挂钩负责制,单位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部门协同配合,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职责。加强研究招投标政策、收集市场信息,总结标书编制、报价技巧等经验。发挥多专业产业链优势,联合做好综合性业务投标,提高中标率。

(四)应势而生,聚势而成,管理创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薪酬管理要有新导向。积极向上级争取类似找矿突破奖、特殊贡献奖等政策。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单位实际的奖励性绩效分配办法,引导绩效分配向基层、重点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力争单位经济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风险管理要有新办法。成立催讨团队,制定“一笔一策”应收账款回笼措施,丰富法律诉讼等催讨方式。业务承揽前,对客户信誉、实力进行评价,注重合同条款细节、证据资料收集。严格合同送审制度,严把合同条款关、履约能力关、法人关。推行“集中资金管理法”,将二级单位账户资金统一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财经管理要有新成效。强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和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控制,重视预算分析考评。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做好重点施工项目成本监管评价,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体系,严格项目承揽筛选论证制度,着力预算、过程成本分析索赔环节管控,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公益二类地勘单位面临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建设美丽中国赋予新使命、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新常态、行政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等挑战。为此,公益二类地勘单位要顺势而为,优化结构,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为势而谋,对接需求,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蓄势而发,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应势而生,管理创效,构建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才能在新起点上推动地勘事业转型升级再出发,成为时代永远需要的地勘队伍。

参考文献

[1]凌月明.2018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2018.10.

[2]丁祥玉.新发展理念下公益二类地勘单位产业转型思考[J].经济管理,2018,(8).

[3]徐小华,郅乐娟 创新转型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1).

[4]毛成栋,周鑫.新时代我国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4).

[5]王磊.新时代中央地勘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9,(2).

[6]迟福林.消费新时代的发展逻辑与改革选择[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

[7]吴利学,贾中正.“高质量发展”中“质量”内涵的经济学解读[J].发展研究,2019,(2).

猜你喜欢

公益高质量单位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公益
公益
填单位 要推敲
公益
看错单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