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9-08-30律星光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成都市成都公园

律星光

国际性高层论坛连续三届落户成都

2019年7月15—17日,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以“与世界对话,谋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拉美地区36个国家、27个中外城市、22家国际机构、48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示范模式,分享了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交流了未来合作理念与方向,并研究探讨了合作模式与机制。

至此,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今年已是第三次在成都召开。

2017年7月,为贯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在成都市举办了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此次论坛是联合国人居署与中国政府共同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首个务实落地项目。

2018年8月,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主办,成都市承办的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博览会和2018亚太经合组织城镇化专家论坛在成都举行。

回顾来看,2017年5月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居署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宣布举办年度“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促进“一带一路”城市合作。2017年、2018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成功承办了两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经过两年的合作,成都市获得了联合国相关机构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高度认可,因此,成都市也被遴选为首批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从参会嘉宾来看,三届论坛从规格到话题,从嘉宾分量到举办成效,都在迈向更高的国际化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带一路”话题在论坛上成为了焦点。在此次论坛中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第一次圆桌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成都搭建起了更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成都将向更高更强勇猛精进。

助推成都可持续发展

从首届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到第二届以“城市变革与发展”为主题,再到今年的“与世界对话,谋绿色发展”主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题,但相同的是聚焦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三届论坛都选择在了成都?毋庸置疑,成都有史以来的绿色、宜居环境为这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同时,成都也有着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的责任和担当。

同时,三届论坛带给成都的则是更大的转变。近三年,成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2018年成都市GDP已突破1.5万亿元。成都一直坚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前两届论坛,成都获得了联合国机构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具体来看,在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和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入选了第二期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

作为入选社区之一,成都明月村被当作是可持续社区成都经验的传播案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邱爱军在论坛上特别提到,明月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诸多创新点,譬如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热点。成都正利用明月村这一项目,推动主城区与区(市)县一起协同发展。

明月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乡村建设案例。2014 年,这个村子借由一口“活着的邛窑”——明月窑,从这片天府之国里的寻常村落蜕变为“明月国际陶艺村”。明月村凭借一座古窑,吸引了一大群有才华又有情怀的人留下来,并且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让这些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乐于做的事情中去。同时,因为这些人的不断努力和创造,又让明月村这个平台生产出了更多的价值,明月村的平台影响力也延伸得更远,甚至用村子里的文创产品打通了城市的空间,这是明月村能够成为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原因所在。

以点代面,明月村只是近几年来,成都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成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标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深影响着成都的发展。

念茲在兹,唯此为大。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向可持续发展发力,以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牵引,着力破除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成都市对照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均走在了前列。比如,在优质教育领域,成都全面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年新投用幼儿园98所、中小学55所,分别新增学位3万个、8.2万个;全面消除大班额,解决37.8万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城乡教育一体化达成度提高至87.6%;2018年增加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20所、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30个。

比如,在可持续城市和社区领域,成都启动实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完成1918条背街小巷提升整治、22条示范街巷打造;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成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20个、社区便民服务示范点85个、示范性国际化社区4个,建成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2%等。

再比如,在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领域,2018年,成都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高于规上工业4.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启动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双百工程”,2018年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户,同比增长19%,培育独角兽企业4家,新经济活力居全国前列;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36项全创改经验中9项由成都探索形成,11项改革试验案例入选全国百佳案例。

从《成都宣言》到《成都导则》累累硕果

在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经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成都市等多方磋商,论坛正式发布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成都宣言》。宣言倡议,构建包容开放的城市发展环境、践行绿色低碳的城市理念、完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治理的共享与创新。宣言指出,全球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联通、城市可持续发展经验交流和合作,也将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最好的样板和范例。

在第二届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正式发布了《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导则》、《“全球100韧性城市”首个中国城市韧性战略纲要》和《奥地利可持续发展城市案例》,举行了“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碳中和基地”启动仪式和“城市让儿童更幸福”儿童画展颁奖仪式,通过印发项目投资合作手册推介成都招商引资项目170余个。世行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签约并发布了《城市可持续性规划框架》。中国-瑞士低碳城市(成都)项目有关进展及经验成果在分论坛和博览会上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各项活动充分体现成都在加快推进国际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构建绿色低碳空间体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巩固了首届论坛成果,进一步推动各方务实合作。

成果发布,是第三届论坛的特色之一。在此次论坛上,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发布了《成都市可持续发展导则》、《次级城市体系之互联互通》中文译本和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

此次论坛还邀请国内外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一同聚焦都市圈发展、城乡融合、公园城市、儿童友好城市、绿色发展和韧性城市等领域,共话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发展之路,共同探索全球绿色发展之路。主要围绕6个议题开展对话:其中,公园城市与宜居宜业议题,探讨了公园城市对推动城市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意义,介绍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与经验;儿童友好与未来城市议题探讨了儿童友好的实现方式与路径,分析其与未来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群与区域协调议题探讨了城市群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差异化与合理化,重点讨论成渝城市群发展;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议题探讨了以乡村振兴的方式推动城乡融合,介绍成都有关经验;绿色金融与设施联通议题探讨了绿色金融在实现“一带一路”交通、通信、能源等设施联通中的作用与操作模式;韌性城市与城市转型议题探讨了韧性城市建设在推动城市转型,应对经济、环境突发挑战中的作用与实现方式。

另外,在本次论坛期间,还设置了可持续发展成就展,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和专题对话内容,展示近年来成都等国内外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典型案例,推广成功经验,创造国际资金、技术和项目合作机会。

成都向世界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经验

桂溪生态公园

在本次论坛上,公园城市建设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论坛前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本次论坛在成都召开对建设公园城市的意义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此次论坛向全世界传递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向全世界分享公园城市建设经验,同时,吸纳全球意见助推公园城市建设。

“公园城市建设的最新进展应该说有五个方面。”该负责人介绍,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了成都城市发展方式变革,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以大尺度生态廊道区隔城市组群,以高标准生态绿道串联城市社区,推动公共空间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了成都城市工作方式变革,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科学理念引领建设发展,以城市设计转化规划蓝图,以法定图则调整利益关系,创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了成都经济组织方式变革,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推动时代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构建形成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体系,实现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和谐共生。

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了成都市民生活方式变革,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动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让市民静下心来、慢下脚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公园城市建设,推动了成都社会治理方式变革,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搭建法治友善合作共治平台,形成共建共享新型社区发展共同体,努力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事实上,成都市早已走上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之路。据了解,成都市先后编制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为推进成都市绿色发展明确了方向路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道路上,绿色发展正成为成都市最鲜明底色和最持久优势。

从澳大利亚墨尔本、新加坡、德国再到中国成都,这些在城市宜居宜业发展中走在前列的城市都在此次论坛上分享了各自经验之谈。而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也得到了众多外国专家的点赞。联合国人居署署长特使、项目司司长Rafael·Tuts眼中的成都是一个非常绿色的城市,他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公园城市理念是一个很有趣、很好的概念,虽然是一个远大、不容易实施的计划,但是成都把公园城市建设设定为一个长期实现的目标,这对成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公园城市目标能实现,将进一步加强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性。”

在联合国人居署项目管理官员侯赛因·庄看来,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经验,比如德国鲁尔区,过去是一个工业区,现在变成一个绿色公园生态宜居区域,同时还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态环境标准。“成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要依托这些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来打造公园城市。成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希望把它建成我们的范本。”候赛因·庄如是说。

猜你喜欢

成都市成都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在公园里玩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