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9-08-30曾王成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背景

【摘 要】本文从岗位结构需求、职业素质需求、业务能力需求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针对广西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市场发展需求、未能重视素质拓展教育、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措施: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强化培训职业素养,结合专业能力综合评估;深化校企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背景 东盟跨境电商 国际贸易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5B-0092-02

“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加强我国与相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而广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联系密切,能借助东盟优势进一步促进跨境经济电商化发展。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探讨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简述

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主要的贸易交易手段,处于不同环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网络进行交易与支付,进而将商品以物流的形式送予消费者。跨境电商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实现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距离较近,电子商务也集中覆盖了东盟各国。但纵观实际,东盟各国在“一带一路”合作发展中的政策比较分散,经济共同体对广西地区以及东盟各国电子商务发展影响较小。另外,伴随广西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设施的日趋完善,多年改革中逐渐建成了以综合服务、线上集成与跨境贸易为主的跨境电子商业园,着重对东盟国家开展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和服务中心服务,整体的电子商务项目较为稳定。于是,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的人才缺失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这给负责专业人才培养的学校和社会机构带来了挑战。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需求及现状分析

(一)岗位结构需求。“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中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岗位结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跨境电子商务员、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师,主要需求包括六大岗位,分别是跨境电子商务操作岗位、跨境电商运营与维护岗位、电子口岸操作岗位、出口退税岗位、成本核算岗位和国际物流操作岗位。

(二)职业素质需求。目前,结合“一带一路”东盟电商用人选拔来看,除了要求人员具备专业的综合素质外,对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外贸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较高,那么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就需从工作能力、工作服务、工作精神方面加强,要求学生脚踏实地,精研业务,做到恪守信用、遵纪守法。职业能力方面,从业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沟通能力,具有文案策划的技能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业务能力需求。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业务能力需求是综合性的,不但要具备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电子商务的操作技能。首先,从业人才面对的是国外客户,语言的精通是基础,能够自如掌握英语和其他外语能力满足客户交流的需求,解决贸易问题。其次,结合市场定位开拓国际市场,推销产品,并掌握其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国际商品营销的能力,在与国外客户进行谈判和签约时有执行能力,遇到争议时有应变和解决能力,等等。

三、广西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设置脱离市场发展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的跨境电商发展快速,拥有较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内陆市场与之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东盟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之际,广西的各大高校也加大重视对国家贸易人才的培养,但培养的应用模式目前还未能与从业者的知识需求、业务技能需求以及外语水平需求相符。如一些高校还将专业教学目标停留在培养传统服务型外贸人才中,没能结合“一带一路”的背景和东盟发展的需求设置课程,无法满足跨境电商的需求。再如一些英语课程的开设和考核的标准,依旧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文凭为主,习惯面对书面化考核而忽略听力与口语的训练。

要应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挑战,高校针对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也应发生转变,不少学校在其课程体系中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跨境物流、跨境支付等专业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不够深入,经验较浅,常出现形式化严重的现象,其授课的内容与形式没能得到完美衔接。另外,一些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过于注重应用型的定位,过多削减课程,导致学生缺乏系统且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还有一些尚待开发的教学软件,对贸易业务进行实训仿真模拟操作,实施效率偏低,这些因素都影响学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对口培养。

(二)未能重视素质拓展教育。纵观当前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除了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专业综合素质外,对其职业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外贸行业的需求具体而严格,如从业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良好的工作态度、精深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爱岗敬业与恪守信用等素质。这与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有直接的联系。长期以来,不少高校比较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但在素质拓展教育方面研究与发展相对滞后,而跨境电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较高,这使得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要求。

(三)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各个国外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将更为突出,这些涉及诸多经济效益、商业机密等因素,因此学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往往会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效率。不少企业即使提供给专业学生磨炼机会,在深度与广度上往往不会赋予过多的平台。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措施

(一)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跨境电商行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企业对跨境电商 B2B 与零售跨境电商岗位需求差距较大,因此,传统国际贸易专业向跨境电商方向转型是大势所趋,并且应积极从两个方向推进。首先,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主要的方向,针对传统国际贸易与跨境 B2B 大额交易订单业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微调处理。其次,转向跨境电商的方向,学生除了要掌握必备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外贸进出口知识外,还应纳入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东盟特色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另外,还要考虑在跨境电商相关度较高的专业中设置跨境电商课程,并在实施过程中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制定教学计划,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课程上也可结合电子商务、物流、对外贸易和外语等多个专业,积极培养具有外文网店管理能力、在线外语沟通能力以及海外营销策划能力的人才,加强不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教育。如跨境电商客服人才培养,将跨境电商客服人才典型任务设定为熟悉平台交易规则和平台政策。这方面其专业能力要求就包含有熟悉速卖通等主要平台交易规则与政策,并在熟悉销售产品、交易流程的基础上,具备上架、交易、支付、物流知识以及产品规格、型号等知识。此外还强调客服具有较强沟通与销售能力,对应要求为通过英语电子邮件或电话沟通,正确解答客户疑问,掌握客户心理等,如维护与处理客户关系方面,则有掌握关系维护技巧和正确处理投诉和退换货事项等要求。针对跨境电商客服的培养课程除“跨境电子商务实务”和“跨境电商客服与沟通”,增设“跨境电商英语口语”“消费心理学”“跨境电商规则与法律基础”以及其他小语种的选修内容。

(二)强化培训职业素养,结合专业能力综合评估。学校要创新“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评估”的模式,如语言应用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国际贸易技能、市场营销技能、综合拓展技能等,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创业实战等形式,系统而整体地在项目培训中考查学生所表现出的责任心、主动性、纪律性、自信心、坚韧性、团队合作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客户意识、全局观念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构建完善的跨境电商岗位能力胜任模型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深化校企合作,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深化校企合作前,学校应有侧重点地对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进行定位,同时分析现有的岗位应用情况,比如符合跨境电商岗位的跨境电商客服、电商销售/推广、产品开发专员、网页设计师/美工、跨境支付报关员、网络维护技术人员等,将其区分为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等不同人才。另外,还要重视一些专业性非常高的岗位人才,如(英语、德语等)翻译、文案策划、计算机人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岗位需求,有导向性地展开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课证融合,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的电商理论基础能力。在课程与岗位证书的整合上,将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证书、全国跨境电商操作专员岗位证书、推广专员岗位证书以及全国跨境电商运营证书等进行整合,作为课程教学的参考标准,改善教學的结构与内容,确保培养的专业人才具有高技能。其次,课岗融合。在人才培养中要有明确的导向,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创建学生学习的线上自主平台和线下操作平台,开发应用实训软件,同时依托“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的理念,积极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在专业教学课堂上,借助更多跨境电商实训软件和具体的任务进行训练,及时总结经验,解决人才培养和需求脱节的问题,也为学生以训促学奠定基础。

伴随着“一带一路”及东盟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广西跨境电商将促成国内与国外经济的大增长。针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相关机构教育人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认清当前“一带一路”实施及东盟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重视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转变观念、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强化人才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评估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结合需求目标开展培训,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詹玉兰.基于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角度[J].电子商务,2016(2)

[2]姜 萱.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风,2018(12)

[3]梁海跃.面对东盟广西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时空,2017(2)

[4]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2)

[5]郭 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5)

【作者简介】曾王成(1985— ),男,广东惠州人,广西华侨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跟踪导练(一)5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