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场听民声 干部解疑难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广场夜谈”观察

2019-08-30民政部第21基层蹲点工作组

中国民政 2019年15期
关键词:广场村民群众

□ 民政部第21基层蹲点工作组

2019年5月22日,桑墟镇第七场“广场夜谈”在蔷薇河村青伊小学举行

“河道疏通问题什么时候解决?”

“杨树何时种植新品种?”

“我家小儿子残疾,儿媳精神有问题,能否享受低保?”

5月22日晚,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第七场“广场夜谈”在蔷薇河村青伊小学举行,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牵头的加强基层民政工作第21工作组现场观摩。500多位村民参加,村书记、主任、会计现场述职,群众现场测评质询并就蔷薇河发展提出意见建议,镇党委书记、镇长现场答疑并总结。一个多小时的夜谈,流程紧、内容实,像这样的“广场夜谈”,已在桑墟镇每个村居制度化运行、定期举办。2018年4月以来,桑墟镇在全镇13个村居采用“广场夜谈”的方式,搭建起村民与村“两委”、镇党委政府的“连心桥”,群众问询质证、充分表达,干部释疑解惑、回应需求,提升了政策和决策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现代化。

一、“广场夜谈”缘起

“广场夜谈”方式是如何产生的?桑墟镇党委书记姜若鸣介绍,2018年春节前他到桑墟镇任党委书记,连续处理了几起群众越级上访、聚赌引发斗殴事件。他还发现一些村干群关系紧张,村民不愿对干部讲真心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过梳理,发现基层治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力。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严重老化,三分之一超过60岁,后继乏人。有的村组织软弱涣散,领导力、组织力不断减弱,动员群众权威不足、为民办事能力不强。有的村民“不信组织信上访”,多年上访、越级上访。党的基层阵地存在失守风险。

二是干群关系紧张。有的村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有的村干部对土地流转等重大问题任性决策,小问题“选择性失明”。个别村干部甚至对反映问题的村民“推绕拖”。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一些村干群关系十分紧张,越级上访情况较为突出。

三是乡风陋习多见。前两年,桑墟镇赌博成风,一些家庭负债累累、妻离子散。有的组织在饭店、宾馆聚赌,甚至有人夜间组织在船上聚赌。红白喜事和庆典庆祝等方面,存在低级庸俗演出现象,影响移风易俗改革和文明乡风建设。

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加强基层党建、融洽干群关系、培育文明乡风,走出一条桑墟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成为桑墟镇的首要课题。经过积极探索,“广场夜谈”应时而生。

二、“广场夜谈”素描

“广场”作为古希腊古罗马公共生活的重要语词,表征着“公共”属性,是“中心的中心”,人们可以在此集会、辩论、议事。广场等公共空间承载着公共交往、交流、交融和实现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重要功能,是公共事务、公共利益达成共识的重要平台,是矛盾纠纷得以调解化解的重要载体。桑墟镇“广场夜谈”作为本土化的公共议事方式,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呈现出空间固定化、主体一致化、程序规范化、机制科学化的特点。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明确相对固定的空间。桑墟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有利于户外活动。因此,一般把村里的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空地、学校操场等作为夜谈场所,偶或在村(居)委会会议室等举行。

二是选定相对统一的主体。由三大阵营组成:一方是广大村民,主要权利是测评打分、问政质询、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另一方是“两委”成员,一般由“两委”中的“三大员”即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作为述职主体、回应主体和测评对象、质询对象。第三方是乡镇,一般由乡镇党委书记、镇长作最后总结,扮演“总结人”“点评人”“调解员”等角色。主持人一般由驻村工作组组长担任,个别情况由镇党委书记或镇长主持。

三是设定规范统一的程序。(1)提前发布公告。公告明确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提醒村民做好准备。同时,明确往返安全、会场纪律和发言注意事项,如公告规定“发言过程要注意文明用语,不得出现谩骂、人身攻击等行为”。(2)测评“两委”。正式开会之前,组织群众对“两委”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相关工作人员强调测评注意事项,发放并收集村级领导班子和村干部满意度测评表。(3)“三大员”述职。正式开会的第一环节,由“三大员”顺序述职,就过去一年村级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向群众述职。(4)群众问政质询。第二环节由村民问政质询、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同时由“三大员”、驻村工作组长、乡镇领导等现场回应,能当场解决的当场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明确责任人和期限。如蔷薇村夜谈中,有7名村民发言,有的反映河道疏浚、杨树更新、能否享受低保等问题,有的要求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落实去年镇党委书记夜谈时对“两委”提出的“四点要求”。村书记对低保问题现场回应,将立即按程序组织核查。其他问题也由“三大员”、镇党委书记进行了答复。(5)镇领导总结。镇主要领导对“两委”班子作出点评,提出要求,并回应具体诉求。个别时候要针对村民间的复杂问题、多年积案等进行专项听证调解。如2019年3月13日,镇党委书记任主调解员,成功调处刘寨村两位村民之间的厂房建设纠纷。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1)驻村工作组机制。桑墟镇13个村都有4-5名驻村工作组成员。其中镇领导班子成员担任驻村工作组组长,成员由镇直单位工作人员组成。如蔷薇村驻村工作组由政法委员、文广中心办事员、统计干事、工会协理员、畜牧站办事员5人组成,政法委员为组长。工作组是乡镇的“前锋队”,了解村子的“面子”“里子”,对村情、人情、社情熟悉,对“两委”班子熟悉,对村的发展需求和村民需求熟悉,能够把握村里的主要矛盾和发展变化,具有较为深厚的群众根基,为“广场夜谈”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充分借鉴罗伯特议事规则。桑墟镇“广场夜谈”充分运用了罗伯特议事规则,充分尊重村民的发言权,合理推动各主体或当事人有序合规发言,并坚决制止谩骂、人身攻击等行为。如刘寨村专场“广场夜谈”解决厂房建设纠纷问题,先由驻村组长通报纠纷产生过程,然后由双方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再由党总支书记通报调查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建议,再由镇法律顾问进行解释和点评,最后达成调解协议,解决了长达9年的厂房建设纠纷。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具体化,成为了农村社区协商的有力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公民理性的教育意义,对农村矛盾纠纷的合理解决具有示范意义,对文明乡风的培育也具有引领意义。(3)问题需求反馈和解决机制。“广场夜谈”有一套在对话交流中解决问题、形成共识、凝聚人心的机制:当场能够解释清楚的、能够即时处理的当场办;无法立即解决的,由乡镇党委领导明确责任人,由志愿者记录形成清单建立台账,并及时反馈个人或全体村民。(4)对话协商机制。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变接访为下访,倾听基层和群众的“原声带”,与村民面对面对话协商,听民怨、察民情、调纠纷,问计问需,建立了乡镇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全覆盖的机制,有利于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有利于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

三、初步成效

近两年来,桑墟镇准确识别民情民意民需变化,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调整乡村治理结构,搭建群众与村两委、乡镇之间对话协商平台,发挥广场政治功能,拓展广场教育、体育、娱乐等功能,实现了机制与载体的有机融合,做到了群众事公开议、抓紧办。2018年以来,13个村居已开展夜谈21场次,2万余人次参与,共收集涉及道路建设、村级财务、邻里纠纷等实质性问题392件,解决落实380件,满意率97%。

一是重塑了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参与,乡镇作为重要力量理应充分参与到乡村治理体系当中来。现实是,乡镇推动乡村治理往往是“从上而下”“以上推下”,行政命令多、强制性色彩重,角色往往是“组织者”“推动者”,而不是“参与者”。常态化机制化的“广场夜谈”,对乡村治理体系的改变效应明显。镇党委政府直接与村民进行协商对话,实际上是对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方式和工作流程的调整和再造,是对乡村治理体系的重塑。治理主体上,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等共同参与,强化了治理主体的力量,合力作用明显。治理结构上,乡镇党委常态化的“夜谈”介入和驻村工作组的稳定介入,形成了“扁平化”治理结构,打破了原先乡村治理的“封闭式”“小圈子”结构,“第三方”公信力得到充分体现。治理方式和工作流程上,稳定的问题发现、解决、反馈和对话协商机制,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问题处理方式,需求的表达、问题的解决更加精准。

二是优化了村镇互动关系。农村社区与乡镇权力边界关系是乡村治理无法绕开的核心问题之一。村民自治与乡镇指导的关系往往游走在法条与实践之间,成为悖论,也往往受到诟病,如“负担重”“行政化”“乡镇的腿”“末梢政府”等。而“广场夜谈”则起到了政策法规宣讲、猜忌疑惑化解、问题矛盾解决的作用,减轻了村“两委”的负担,释放了乡镇最大善意。同时,赋能予村压实了村“两委”的责任,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了村一级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创新了协商形式机制。“广场夜谈”体现了“商量”特色,是新时代乡村社区协商的实践创新。它时间灵活,一般集中在晚上,化解了白天务工人员外出多的难题;形式多变,可以是面面俱到,也可以就某一项专门听证;方式科学,利用广场“面对面”拉家常,把问题摆在明处,把观点亮在桌面,让群众有地方表达“愤怒”“感谢”、有场合宣泄“怨气”“不解”,把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落到实处;内容丰富,包含了测评、述职、质询、解答等环节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问题解决反馈机制。群众反映,“夜谈拉近了村民与领导之间的关系,镇领导不做作,与村民零距离接触,把一些矛盾、问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化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公众参与是基层民主的核心,乡村治理的首要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广场夜谈”让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测评、质询并直接向“两委”向镇领导提意见建议,问题得到了关注,诉求得到了表达,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如二兴村夜谈反映的问题中,既有要求恢复建立二兴村小学等涉及公共利益的大事,也有个别村民打扫厕所一年未拿到补贴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大事小事都一一得到化解,群众非常满意。有群众反映,“夜谈让我们真正成为了主人,激发了我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让我们老百姓有了深度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五是进一步转变了党员干部作风。“广场夜谈”作为平台、载体和机制,充分把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潜能发挥出来,倒逼乡镇一级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8年夜谈第一轮刚开始,群众怀疑、干部抵触,群众带着情绪反映的问题大多尖锐、刻薄,让镇村干部直冒冷汗。今年变化非常大,群众热心、干部自信,群众提出的问题由原来的批评类、诉求类向表扬类、愿景类转变,更多的是关心发展、关心集体、关心人居环境;干部向群众述职时更自信更有底气,由原来的冒冷汗变为双向互动,主要是提思路、提措施、提愿景,争取群众支持。夜谈持续开展以来,以前调查研究“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没数点子多”的现象没有了,吃透上情、把握下情的干部多了,拿出硬招实招新招的干部多了。2019年,全镇已开展8场“广场夜谈”,群众共反映91条问题,截至7月底已解决88条,办结率达96.7%。有群众反映,“去年蔷薇村夜谈提意见的人排队,今年表扬的多了。这变化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工作方式亲民、到位,村干部工作透明了,为民办实事多了。夜谈的方法,对搞好农村工作的法力是巨大的。”(详见表1、图1)

表1 各村居“广场夜谈”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情况汇总表

图1 桑墟镇“广场夜谈”问题分析(其中“两严”指严禁违章建筑、严控农民私自建房)

此外,“广场夜谈”的附加功能渐为拓展。有的“广场夜谈”主动拓展宣传教化功能,如蔷薇河村在夜谈之前举办了“扫黑除恶宣传晚会”,宣传中央扫黑除恶的政策和省、市的部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既娱乐了群众,也教育了群众。同时,“广场夜谈”在一定程度上争取了群众、凝聚了民心,有利于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四、几点启示

桑墟镇“广场夜谈”以其制度化、常态化和开放性、包容性,优化了基层治理体系,值得研究和借鉴。

这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实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必须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广场夜谈”对于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意义重大,破解了基础不牢的难题,是加强基层党建的实招,成为了桑墟镇的党建品牌。一方面,制度固化强化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定位,突出了党员干部的身份意识和宗旨意识,党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彰显。另一方面,问题倒逼提升了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公开公正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能力,巩固了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这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真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指示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桑墟镇探索的“广场夜谈”之所以在次年就受到普遍赞扬和认可,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了实现,疑惑得到解答、问题得到解决、尊严得到保障。从个人的杨树更新、低保申请到双方当事人的厂房建设纠纷、村里是否恢复建设小学,甚至包括到镇政府盖章找不到人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应有尽有。民生无小事。桑墟镇“广场夜谈”既解决涉及村民公共利益的大事,也负责“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做到了把大事办妥,把小事办好。有群众说,“我们人民群众的尊严得到了保障,干部们把我们百姓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

这是推动“三治”融合的妙招。“广场夜谈”作为平台和载体,为自治、法治、德治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充分的实验可能和广阔空间。“广场夜谈”立足于村民自治,充分尊重村民主体地位,让村民在“广场”上通过测评、质询、表达等实现了自治权,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参与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治活力进一步激活和增强。“广场夜谈”是规则之治,既要求各参与主体在夜谈时严格遵守法律,也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保障会场秩序防止人身攻击和谩骂,同时还宣讲宣传“扫黑除恶”“公共空间治理”“美丽庭院”等各层级法规政策,法治保障作用新一步彰显。同时,“广场夜谈”也是道德之治,发挥镇文化站、广场舞代表队、村民文艺队和文艺特长村民等作用,宣传道德模范、宣讲扫黑除恶,特别是村民在文明对话过程中提高了公民理性,德治树新风、扬正气作用进一步彰显。

“广场夜谈”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已事实上成为民政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区治理的有力抓手和载体。建议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加强指导,跟进关注,及时总结经验和纠偏,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猜你喜欢

广场村民群众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布鲁塞尔大广场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多让群众咧嘴笑
在广场上玩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广场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