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天旭:成功的密钥

2019-08-29吴叶

人民音乐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办方乐队钢琴

■特约记者 吴叶

吴叶 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安天旭,一位来自中国河北保定年仅20岁的青年钢琴家,突然在2019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荣获第十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组第四名和唯一特别奖,取得了近17年中国选手在柴赛钢琴组的最好成绩;以及因比赛乌龙事件而引发其本人在中国网络上的爆红,作为古典音乐人物在媒体与大众中得到了超高的关注度。此时,除了传统的古典音乐界的欢呼声之外,民族主义者的反应、新新人类的吐槽、网民疯转表情包等热点话题推波助澜地将事件主人公迅速塑造成一位具有悲情色彩的中国古典音乐斗士。有人欢欣雀跃地鼓掌喝彩,有人捶胸顿足地表示愤慨,整个过程像是一场未加彩排的全网狂欢。殊不知这场狂欢导致了本次柴赛获奖的意义和安天旭的本人形象都发生了模糊和偏离。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位青年钢琴家一步又一步地走向成功?中国选手应该如何挑战国际性重大音乐比赛?参赛者获奖后的艺术之路应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采访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安天旭。

密钥一:见贤思齐的座右铭

从9岁,首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到20岁在柴赛中“一错成名”,安天旭的艺术之路可谓稳扎稳打、自带光环。附小附中期间连年获得奖学金,还荣获“周广仁钢琴艺术新人奖”,他就是普通父母眼中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要知道,即使是郎朗的爸爸当年都不能淡定地陪练。那么,是什么铸就了毫无音乐家庭背景的安天旭的闪光历程?他在附小、附中的主科老师常桦老师说:“安天旭确实是一个少见的、才智水平非常高的学生。从小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他具有出众的音乐才华,非常善于处理各种钢琴作品,既能把中国作品弹得很有中国味道,又能把西方作品弹得特别符合西方的审美。这点非常难能可贵。另外,安天旭从小就是一个不浮躁的人,在对艺术探索的过程中有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他永远是在谈音乐,他的心一直扑在音乐艺术上面。”

是什么让他小小年纪就养成了这样的一种品行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安天旭爱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找到答案。他说自己的性格比较内敛、深沉,跟儒家精神很契合,所以思想上更多的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无论是古人,或者前辈音乐家乃至老师,他们说的那些能够正确指引我们前行的话都是充满智慧的。安天旭非常认同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将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他说:“要先看到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别人的优点。如果别人有缺点,请不要嘲笑,而是应该考虑自己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是否应该去改正。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变得更好。”谦虚就是安天旭为人处事和学习中恪守的一种态度,让他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密钥二:指上闻心的“悲情”

当然,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十余年虚心虔诚地钻研、心无旁骛地练琴,获奖经历的层层铺垫,大学时期海量的曲目积累,都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大的成功所做出的准备。

众所周知,每四年举办一次的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是世界顶级古典音乐赛事,堪称古典音乐界的奥运会。这一次,安天旭有备而来。虽然在选手中年龄算小的。但安天旭却有着独特的理解,这虽然说明其他选手资历更深厚,之前可能取得过更多的成绩,但他们应该比安天旭更有压力。卸掉了急于获奖和对失利恐惧的心理包袱,再加上从小就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此次参加反而让他有了一种自信。

9岁时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2岁阅读《战争与和平》,14岁阅读《复活》,15岁阅读《罪与罚》……从这份书单中我们了解到,彼时钢琴少年的幼小心灵就开始被俄罗斯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打动着。这种感动既是源于中国与俄罗斯近现代大国命运中所具有的共性,也是发自钢琴少年那颗充满深沉、安静内心的共鸣。因此,他能够感悟到俄罗斯音乐中的那种独特的忧郁气质和悲情色彩。这无疑为他在柴赛的演奏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基于此,安天旭在柴赛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发挥非常出色。特别是在表演俄罗斯作品时大放异彩,获得了评委和听众的一致好评。在确定曲目时,安天旭与他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导师刘孟捷曾一起反复推敲,并最终选择了《拉赫玛尼诺夫-肖邦变奏曲》,并仔细研究、不断打磨,力图要将俄罗斯民族的家国情怀与悲情主义表达得充分和深刻。果然不出所料,赛场上安天旭的音乐表现与演奏技术堪称完美,让他一路过关斩将挺进了决赛。

密钥三:勇者无畏的信念

令全世界为之哗然的是,在第三轮的决赛现场发生了俄语报幕和乐队演奏将比赛曲目顺序倒置的乌龙事件。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倒置的曲目顺序?为什么指挥和乐队都没有发现倒置的问题?首先,安天旭在柴赛报名之初的确是按照倒置的顺序拟报了决赛演奏曲目。但通常情况下,主办方会和选手在正式比赛前都会最终确认曲目顺序。安天旭在第三轮比赛前已经明确跟主办方申请调整曲目顺序,并且签署了书面调整申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主办方管理不到位,办公人员疏忽大意,这一调整顺序并未顺利传达给乐队,才造成了比赛现场戏剧性的一幕。其次,指挥、乐队与安天旭在排练决赛曲目的过程中也是按照倒置的曲目顺序进行排练的。不过,这并不是因为演出顺序才刻意安排的。而是因为对于俄罗斯乐队来说,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太过熟悉了,相比较而言更容易和选手磨合。所以,乐队将其放在了排练的后面,并将最一开始的排练时间留给了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因此,当俄语报幕将比赛曲目顺序倒置,指挥和乐队大约是由于惯性思维的作用,并没有怀疑顺序的正确性。在这一刻,只有安天旭惊异地发现——曲目的顺序错了!于是,安天旭脸上露出了那个被大家熟悉的疑惑表情。因为在签署过确认函以及英文报幕正确的情况下,他笃定地认为顺序不会出现问题,这是一位年轻选手对于享有盛誉的柴赛主办方给予的充分信任。但命运开了一个玩笑,恰恰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安天旭笑着回忆说,“我当时第一个曲目晚了半拍,一开始那个表情是特别自然的反应。当你晚了半拍,你肯定得看一下指挥,之后的几个和弦都是惯性和肌肉的反应。接着,在乐队齐奏的时候,你需要迅速决定跟随他们继续演奏。因为我想作为一个演奏者,如果停止演奏,那就是对评委、对观众、对比赛的不尊重。当完全进入到音乐世界里面的时候,你会马上镇定下来,不会再紧张。”在此,我们不仅要佩服安天旭的胆识和睿智。临危不乱固然是一位表演艺术家的必备素质,但并不是每一位表演者都能在这种人生重要时刻做出顾全大局的决定。这个决定很有可能会导致自己与奖牌失之交臂。如果当下他就指出错误的顺序,要求重新演奏的话,也许他个人能够创造中国选手在柴赛钢琴组表演奖项上的新突破。在乌龙事件发生的一瞬,安天旭勇敢地选择了继续演奏;之后,主办方也承认了自己的工作失误,并邀请安天旭按照正确的曲目顺序重新演奏。他尊重比赛结果,坦然地拒绝再次演奏。这让我们看到了这位90后钢琴家的果敢、坚定和智慧,更让柴赛主办方和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中国音乐家的勇气、豁达和从容,也让全球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领略到了年轻的中国选手在世界乐坛上的风采。

人们常说,“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在功利主义思想蔓延,大众心态日益浮躁的当今社会,安天旭为我们还原了音乐家的本真,为我们展现了艺术存在的价值。昨天我们可能为痛失柴赛大奖而惋惜,但更值得高兴的是,今天我们收获了一位具有卓越才华的古典乐坛新星,一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青年艺术家。

最后,笔者用安天旭自己的一段话结束本文。他说,“做人还是要对社会有用。你既然干了一件事情,而且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有一定的天赋,干得又不差,那么即便是碰到一些困难,也要尽量坚持下去,而且很多时候都需要咬牙坚持下去。比赛名次对我而言并不是最终追求的目标。当我走上柴赛音乐厅红毯的那一刻,台阶两旁俄罗斯历史上伟大音乐家的群像激励着我,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柴赛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下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我会继续守护追求钢琴艺术最高境界的信念,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奋斗!”

猜你喜欢

主办方乐队钢琴
主办方寄语
花的乐队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花的乐队
维权赢回征文奖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FOLLOW FOLLOW 《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