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减负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9-08-27张朝万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生

张朝万

【摘要】我国教育不断推行新课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充满学习压力的社会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我们一直倡导为小学生减负。最新的教育改革发展纲领中依旧提出要为小学生减负,并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过重的课业负担会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有着阻碍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减负对教育改革的意义,提升小学生在减负中的主体地位,在减负过程中从小学生的主体视角做出改革,不仅注重学习成绩,更注重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将探究在减负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减负大背景 小学生 学习习惯

【课题】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薄弱地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7]GHB3052。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192-01

在基础教育时期,为小学生减负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期望、成绩评定制度有很大的联系。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是应试教育,小学阶段是建立学习基础的阶段,若想以后拥有好的成绩,就必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天性活泼、自制力差,学习的被动性多于主动性,在教师和家长的约束下也不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作业成为一种规范学生学习的手段,这使得减负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一、减负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缺失

1.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学本身具有极大的约束性,技能知识的教授和训练远大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开发。对于国家制定的小学生减负规定,大多数学校都采取了被动应对的方式,减负效果并不理想。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教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此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努力和付出,忽视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成绩也是目前学校的唯一考评标准。

2.来自家长的压力

随着课改的推行,学校逐渐实行减负措施,学生的课余时间变得充足。实施减负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或者丰富生活,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或者多多参加活动放松自己,但是大多数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期望和“别人家的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长往往不能容忍小学生将课余时间用来玩耍或者做与提升成绩无关的事,因此小学生的课余时间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负,不停地参加补习班、家教辅导等学习活动。这样会导致小学生变成学习机器,没有时间完成自己的生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也没有与朋友交流玩耍的时间,这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家长一味地压制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反而会让小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只会恶性循環。

3.减负政策的执行性不高

近年来,政府部门制定了很多规定和政策用以解决小学生减负问题,希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但是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落实度不高。政策执行之初,学校会减少小学生的课后作业量和练习量,但是考虑到升学率等因素,难以长效执行,继续恢复大量的作业练习模式,甚至缩减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还有一些学校在执行的过程中断章取义,见缝插针,只执行对学校有利的部分,而不是完全执行。

二、减负主体视角下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家长的合理监督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大多来自于父母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在日常的生活、教育中,家长切忌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的一切学习之外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否定,家长应该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与小学生进行平等的约定,让小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做的事,引导小学生多实践、多创造,不要变成教条主义学派。

爱子心切的家长对小学生的管教可以适当放松,不要一味斥责和教训,当小学生犯错时,应该让小学生换位思考,使他自己寻找自己的失误点;当小学生成绩差强人意时,不要急于否定小学生的努力,而是要帮助小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这样会提升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厌学情绪。

2.老师的引导

小学生从入学开始,日常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便是小学生除了家人之外最为亲近的人,教师的引导方式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小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会进行自我约束,在学习上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鼓励小学生勇敢尝试,不拘束于对错的标准,这样能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小学生养成思考、创新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较弱,老师应该进行引导,指明做与不做的界限,老师要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强化,有助于小学生获得满足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提升。同时,教师须以身作则方能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小学生信服并执行,习惯的自我养成远远优于被动接受,这样便能真正做到减负。

结语

小学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作为基础教育时期,学生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学习心理对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坚持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应试制度的要求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竞争愈发激烈,考验的是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绝非仅考察笔试能力。学校要落实教育改革的新规定,实行减负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小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建平.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J].学周刊,2018(36):64-65.

[2]雷秀天.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J].甘肃教育,2018(21):56.

[3]王小华.浅探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J/OL].学周刊:1-2.

[4]李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159.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