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2019-08-27高静

速读·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史书年少时司马迁

高静

一、復习导入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回到两千年前的西汉,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复习词语]波涛滚滚 耳濡目染 四处游历/牢记嘱托 研读文献 整理史料/悲愤交加 了此残生 发愤写作。[观察规律](第一行词语与年少时的司马迁有关,第二行词语是描述父去时的司马迁,第三行词语是描述受刑后的司马迁)。

【教师板书:年少时 父去时 受刑后】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史记》

《史记》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还开创了我国纪传体通史的体例。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史记》的呢?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来体会。

1.“整整13年时间”“终于”“52万余字”“辉煌巨著”。

2.“前无古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这就叫“前无古人”。(师)“52万余字”,其篇幅之长是——(生)前无古人的;“3000余年”,记录时间之长是——(生)前无古人的。

3.齐读,感受司马迁毕生心血。

过渡:是什么促使司马迁写成了这部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年少时

[(1)母亲河的熏陶。]

出示:“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小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司马迁居住在这里,潜移默化中受到母亲河的熏陶。

[(2)古代英雄故事的感染。]

出示:“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3)父亲的影响让他喜爱历史。]

出示:“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总结:这些环境影响都让司马迁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他日后写作《史记》奠定了基础。【教师板书:环境影响】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父去时

过渡:那么还有其他什么原因促使司马迁写《史记》呢?读第二段找找原因。

出示:司马迁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1.你读懂了什么?A.千万不要忘记:父亲再三叮嘱。B.平生:这是父亲一辈子都想完成却未完成的心愿,只好嘱托给司马迁。

2.提示语:“泪流满面”、“拉着”(引)那一刻,父亲泪眼婆娑,紧紧拉着司马迁的手说——那一刻,父亲深深凝视着司马迁的眼睛,颤抖地说——

3.此时的司马迁可能会想什么?(预设:我一定会完成父亲的遗愿,一定会写完这部史书!)【教师板书:牢记嘱托】为了完成嘱托,司马迁又做了什么?(每天忙着研读文献、整理史料)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受辱后

过渡:正当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

1.只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就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到酷刑。这突然来临的灭顶之灾,就是——“飞来横祸”!知道这位将军是谁吗?这酷刑又是什么呢?(学生了解则学生说,教师适当补充)

2.受辱后的司马迁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用“——”画出他的想法,用“~~~~~~”画出他的做法。

[交流司马迁最初的想法]

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如下:①悲愤交加。A.“悲愤交加”是什么意思?B.放在文中,如何理解“悲愤交加”?C.补充材料:(师讲解叙述)“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结合材料,你有没有对“悲愤交加”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心里愤恨抑郁不平;感到屈辱,受到奇耻大辱;感到痛苦和绝望。)还有哪些关键词触动了你?②“几次、血溅墙头”。追问:为什么会好多次都想死去?(这实在是太耻辱了,充满痛苦、绝望。)③“了此残生”。A.“了此残生”什么意思?B.为什么不说“了此一生”而用“了此残生”呢?(司马迁受了酷刑,悲愤交加,想一死了之,用“残生”才能表达出他的痛苦和绝望。)带着这种痛苦和绝望读好这句话。

[司马迁还想到了什么?]

(出示)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如下:①什么是“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出示提示,指名回答:“有的重于泰山”:有的人心中装着责任,为了有价值的事情而死,死得很有意义;“有的轻于鸿毛”: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死,毫无意义。其实,司马迁的原句是这样的——(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②这句话中,你还关注到了什么?反问:语气更加强烈。我如果就这样死了,就是比鸿毛还轻。两个“一定”和“!”:A.要活下去的动力非常强烈,要写完《史记》的信念非常坚定!B.补充材料:(师解释讲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你又感受到什么?(只要能够完成这部史书,那么受再大的屈辱也是值得的。)

[他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A.尽力克制:不去在意之前受到的这么大的屈辱。B.全都埋在:把耻辱痛苦埋在心底。(那么把什么放在心上?)把完成《史记》,完成嘱托放在心上。C.工整:全身心投入到编写《史记》中。

司马迁形象: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把完成史书看得高于一切。

【师相机板书:忍辱负重 发愤著书】

六、升华主题

1.回过头看课题,你知道什么是“发愤”了吗?

他悲愤苟活着,忍辱负重,将自己的愤懑、痛苦埋在心底,化为写作的动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史记》的写作中。

2.为什么说“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他受到奇耻大辱,想要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时,是要写完《史记》的信念让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史记》成为他心中最重要的事。)

3.司马迁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终于在血泪之中得到升华,凝结成千古绝唱《史记》,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司马迁的发愤。(学生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年少时 环境影响

父去时 牢记嘱托

受辱后 忍辱负重 发愤著书

猜你喜欢

史书年少时司马迁
随 想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善史书”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