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19-08-27粟健龚茂

速读·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模块传统

粟健 龚茂

传统文化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对于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和教育,推动文化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都具有深远意义。然而,该课程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针对目前传统文化课程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帮助本门课程的建设发展。

一、传统文化课程发展现状

首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更加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却造成对文化课程的忽略,甚至出现无用论的想法。许多高校从老师到学生,都对传统文化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次,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表明,许多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导致崇洋媚外现象屡见不鲜。再有,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填鸭式”的教学无法吸引学生投入课程,导致参与度低,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难以保证教学实效性。最后,课程考核,教师往往以单一的形式考核为准,存在考核单一,学习成果检测刻板化等问题。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大数据时代早已来临。如何将信息科技运用到传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大多高校都具备翻转课堂实施的教学平台,信息技术水平也足以支撑教学方法改革。可借助翻转课堂在高校课堂的应用,对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课前摸底测试。开课前,教师可通过微信、qq群等线上沟通方式,以问卷调查、小测试为依托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立阶段性学习目标,比如开具阅读书目、制作视频、微展等。教师根据摸底测试结果,结合学生个性,成立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教师结合摸底测试和教材及教学经验,将课程内容凝练为九个学习板块,让每组选择感兴趣的板块,并以此为阶段目标,最后完成成果展示,如微视频、微展、幻灯片等。

其次,通过线上学习建设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实现当堂课程2~3分钟的理论讲解。通过利用网络线上学习平台,学生观看当堂线上学习的视频材料(约8~12分钟)。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教师在问题情境中导入的相关习题。教师可登录系统查看学习进度和理论知识的“盲点区”,也可根据学生参与情况适度调整分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

再次,线下学习是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资源共享模块、交流互动模块、学习检测模块、资源拓展模块。

1.资源共享模块主要由教学视频、课件、小测试等组成,也包括网上的开放资源,如超星学术视频、百家讲坛等等。

2.交流互动模块由老师组织话题讨论,由小组抽签决定本组研讨话题,每位学生按照具体任务,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成员的探讨,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小组成员在相应话题讨论、探讨,回复老师。学生不仅能通过班群上传回复问题的文字,也可上传图片、视频,也可通过“赏、读、练、演”等多样形式展开。

3.学习检测模块是在教师的试题库基础上,教师通过学生线上的问题回答情况及线下课堂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讲解疑难点。课堂小结可由老师来完成,也可以由优秀学生回答问题实现。

4.资源拓展模块,提供有用的资源。该课程涉及面很广,不少问题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可以准备教学资源,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探究。比如其他高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学校公共课课学习平台等所涵盖的很多与传统文化学习相关的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最后,以《中国古代制度文化》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展示。

1.教师通过互联网找出关于古代等级制度的小故事导入线上课堂。比如当下宫廷剧盛行,教师可以古代妃嫔制度相关视频发布至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以情境设问方式询问学生如何理解古代妃嫔制度,了解观看效果。

2.在线上课堂结束后,师生回归线下课堂。老师根据线上观看视频情况及回答问题效果,抛出当堂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交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演绎、互动探究等方式,逐步找出古代制度如何产生,有哪些内容,有何作用,层层推进。

三、教学检验改革意见

公共课的教学内容检验,是以学生兴趣导向为基础的。因此,要抛开以往单一的形考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对小组成果打分及同学的互评分,实现柔性化检验。

1.教师根据教材及课前摸底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九大兴趣版块,如“饮食男女”、“行走的江湖”、“文人墨客”、“巨人的肩膀”等,分別对应教学中传统习俗、服饰搭配、书法书画、古典文学、古代科技等内容。

2.学生自主挑选感兴趣的板块,分成小组。接到阶段性任务后,分工协作,查找文献,实地考察,写作讨论稿,制作视频与幻灯片,择优在课堂上展示。学生通过课下在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共同完成该版块作业,形式可多样化。比如学生可完成唐代女性服饰微展、宋代书法名家名品微展、古代科技成果微展等等,从而真正实现以兴趣导向为主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和成果展示。

3.公共课不在于教授生硬的理论知识,而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分兴趣版块学习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高深莫测的理论学习中得到释放,重在感受体悟和协作互动。由此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协作互动中继承中国文化教育重视交流辩论的历代传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改理念,实现定制化、个性化培养。

作者简介

粟健(1986—),性别:男,汉族,籍贯:重庆,助教,研究方向:中文方向。

猜你喜欢

互联网+模块传统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