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其启示

2019-08-27何沛艺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

摘  要:近年来,虽然德国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失业的情况,但应用型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持续走高,这与德国的现实背景、教育模式、各界协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就业状况  现实背景  教育模式  协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006-03

近几年来,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平均失业率仅为6%左右[1],其中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更低。要学习德国应用型高校经验,首先应分析德国就业形势,从就业的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结合德国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模式和高校就业机制进行研究,找到适合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方法。

1   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德国确实存在人文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甚至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其中女性选择此类专业的比例更大,因此更加影响其就业面的选择。

不仅是德国本土大学生,留德学生包括中国留学生的高校及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也呈现该趋势。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学年,在超过34997名中国留德学生中,有60%左右选择应用型高校并申请理工类专业,30%左右申请人文类专业[2]。中国留学生在留德学生中的数量最多,专业选择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趋势确实存在。这从侧面反映出,德国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更广。

尽管文理专业就业不平衡,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更高,但这种趋势是由当今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为能加快自然科学、高新技术领域的进步,从而带动经济文化发展,德国采取鼓励大学生选择应用型高校和理工类专业的举措,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诉求。

2   德国社会背景

2.1 德国工业4.0时代

德国凭借其高度发达的工业,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而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标志着德国正式开启智能化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意味着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正在逐步转向应用型。

2.2 德国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需求

Hubert Schnabel在研究德国的就业发展时,强调分析就业理论与劳动力市场政策:“Es wird der Verlauf relevanter Gren des Arbeitsmarktes nachgezeichnet und analysiert,inwieweit einige beschftigungstheoretische und arbeitsmarktpolitische überlegungen mit der Entwicklung in Deutschland seit dem Jahr 2000 kompatibel sind.[3]”我们可以认为,德国的人口结构问题和劳动力需求亟待转变的时代趋势,要求德国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2.2.1 德国人口结构

德国存在人口总数下降,老龄化日趋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德国放宽移民、鼓勵国际留学交流政策;另一方面,则更加重视应用型人才教育,采用“宽进严出”的模式提高精英的数量。

2.2.2 德国劳动力需求

在人工智能逐渐代替部分人工劳动的时代潮流下,德国的劳动力需求为适应社会需要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如可代替的机械性工作岗位日益减少,而短期内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岗位仍存在较大的需求。而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由于更可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所以更可能凭借综合能力快速找到高要求工作。德国非常注重应用型高校教育,人才素质越高,对提高就业率越有利。这意味着,社会需求反过来也是拉动德国高素质人才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升级的巨大动力。

3   德国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

德国大学在2018年全世界毕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榜的排名整体提升[4],这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德国“理论教育与实践就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模式。

德国应用型高校教育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达成教学要求,二是培养附加能力。以2018年德国ISM多特蒙德国际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生问卷调查得出的就业数据为例:

从课程项目设置来看,学生认为对其就业帮助最大的是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满意度高达90%;其次是实习,认为其非常有用的比例高达85%;此外,像专题讨论会、讲座和软能力课程等方式,对学生就业也起到不小的作用[5]。

从就业情况来看,约29%的学生是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找到第一份工作;约27%是通过校外招聘广告求职;约14%是通过推荐人或介绍人推荐;约13%是凭借自己的毕业论文得到工作等[5]。

由此看出,一方面,高校的理论课程促进学生就业,如毕业论文等;另一方面,实践教育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如课外培训、实习、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等。

3.1 理论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运用到实际中去。由于社会需求是德国高校进行课程设置的风向标,当某个领域亟需人才时,这一领域的薪资和福利水平会相应抬高,吸引更多大学生选择对口专业。德国有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不是扩大就业。但应用型高校作为在校大学生与社会的衔接,有必要结合社会需求开设课程和引导就业。

3.2 实践教育

德国给予发展科技力量以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科研需要不断的试验与检测,保证科研成果的准确性。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德国高校非常受重视。

3.2.1 课外培训

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会培养学生具体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高校还会通过讲座、培训、专门项目等课外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2.2 实习

通过实习,德国应用型大学生可以提前步入社会并实际应用专业理论,一旦学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就能更快适应工作。

德国的中小企业也为高校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和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因此基本能够实现“在校实习、毕业上岗”。

3.2.3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是德国应用型高校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渠道,从问卷调查中国际学术交流项目达90%之高的满意度,也能够看出学生对其作用的认可。

一方面,信息交换的速度越来越快,国际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此德国应用型高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项目,鼓励本土学生出国深造,保持知识常新。

另一方面,由于本国人口结构问题极易造成人才短缺,加之外国留学生的消费和人才流动在德国高校及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都发挥了比较积极的作用,因此德国在短期内都会继续坚持吸引留学人员的政策[6]。其中,德国应用型高校与中国高校之间开展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颇具规模,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7]”为例,该项目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富有创新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由上表可见,仅中国一所高校,合作办学的德国应用型高校就有若干所,且分布在德国多个州,范围较广。人才培养方向更是以理工类专业为主,涉及社会各个重要领域。

4   德国社会各界力量的协作配合

德国拥有一整套高效率的由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互相协作以促进大学生主动提高就业积极性的高校就业机制,这也是德国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的一大要因。

4.1 高校层面

除了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服务中心也促进了德国应用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它引导大学生自主树立规划意识,且提供的就业信息和相关指导更加全面可靠。

4.2 企业层面

去企业实习是学生发展各方面能力的必经之路。加上德国中小企业本身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故大约70%的就业机会和82%的培训机会是由中小企业提供[8]。

由于大学生人才是创新时代的新鲜血液,企业也大多有意向同德国应用型高校合作进行科研活动,从而创造出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4.3 政府层面

4.3.1 制定优惠政策

政府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如减轻创业的经济负担。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刺激企业提高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令其主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吸纳高校毕业生。

4.3.2 同高校密切配合

政府设立专门的高校服务组,并通过社会上私人就业中介组织、招聘会,还有各种讲座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全面宏观的就业服务。

4.4 社会层面

德国社会在引导就业的源头上拥有私人就业中介组织服务体系,在保障失业的后续中也具备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4.4.1 私人就业中介组织服务网络

它更灵活、范围更广、市场化特征更强,且免费向大学生提供服务,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高校就业服务中的不足;还有许多社会组织,尤其是基金会,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岗位、经费和培训[9]。

4.4.2 社会保障体系

除部分大学生因懒惰不找工作,社会保障给予失业大学生补贴,促进他们工作再选择或做志愿者[10],总体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下图[11]

总之,应用型高校自身有一套教育模式,同时因与企业开展合作,而能够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培养出更高质量人才。为扩大校企合作带来的整体效益,德国政府也同样十分注重与这两者的配合。而政府职能的实施贯彻,又涉及到社会力量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德国高校就业机制的成功是各界力量凝聚的产物。正是德国应用型高校、企业、政府以及社会的互相渗透、通力合作,大大提升了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5   对提高中国大学生就业率的借鉴意义

5.1 中国应坚持放开二孩政策,逐步改善人口结构。

必须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来适应新形势下高素质劳动力紧缺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适龄女性生育的特殊性,应为女性提供更为平等的制度法规和就业环境,降低女性在该情况下的失业率[12]。

5.2 中国高校应当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引入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应用型高校教育;紧扣社会需求设置课程,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更好发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重视在校学生的实习;建立面向大学生长期职业规划和发展的咨询服务机构。

5.3 团结社会各界力量。

促进企业转变观念与高校合作,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应当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应促进建设并规范私人就业中介组织服务网络,营造平等就业和积极创业社会氛围。通过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的紧密合作,促使大学生自主调动就业热情。

参考文献:

[1] 陆海兰.德国经验与中国借鉴:高校就业机制的发展与走向[J].教育评论,2016(05):158-161.

[2] 李国强,黄联平.中国学生赴德国留学势头上升[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20):79.

[3] Hubert Schnabel. Zur Besch?覿ftigungsentwicklung in Deutschland[J].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politik,2015,64(1).

[4] 德語世界.最新德国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EB/OL].http://mp.weixin.qq.com/s/y50Mx3omM8up5vB0c7_6WQ,2018.11.25/2019.3.7.

[5] GBSAC德国商学院留学申请平台.德国商学院2018年毕业生就业数据出炉,近半数年薪破47万[EB/OL].http://www.gbsac.com/article?article_id=426,2018-03-26/2019-02-16.

[6] 陆霞.德国将继续坚持吸引留学人员的政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4,27(13):78-79.

[7] 浙江科技学院外语中德招生.【专业介绍】中德2+3[EB/OL].http://mp.weixin.qq.com/s/FDbYjFaxqH4TPplATO2-oxA.

[8] 张凤有,王大成,王占仁,刘鸿宇,程武,王欣涛,林禄明.德国大学生就业工作考察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S1):34-36.

[9] 白娟娟.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对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5):76-80.

[10] 黄敬宝.中国与德国大学生就业比较[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33(02):57-60.

[11] 林文军.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及其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04):199-204.

[12] 谢增毅.二孩政策与社会法及其制度的完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1):69-76.

作者简介:何沛艺(1999-),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学生,学习德语专业。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
基于 SYB培训理念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改的探索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