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19-08-27许娇慧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4期
关键词:商科应用型院校

许娇慧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出现的定位不清、缺乏自身特色,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师资配备重学历、轻能力等问题,本文创新地提出构建“四位一体”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措施,以期培养出有专业技术背景及卓越领导才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四位一体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4.102

[中图分类号]H05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4-0-02

0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给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给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在高等教育领域,围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应用型人才是特殊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应用的实践性特征;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性特征。培养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在专业知识“够用”的基础上,提高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国外在这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经验,以培养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的人才为最高目标和办学理念,体现出高等学校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的特点;注重创新模式而不是传承模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作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地方高校,主要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在我国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战略的背景下,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培养地方本科院校人才指明了新思路和方向,即培养出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专业背景的卓越领导者。

1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我国培养了绝大多数的本科人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当然,我国目前本科院校仍处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各方面发展仍不完善,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

1.1   定位不清,缺乏自身特色

地方高校归属地方政府管辖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不断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出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在明确学校定位时沿用传统高水平院校的定位模式。这样的定位使地方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无法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相结合,培养出的人才不了解区域经济特点,没有掌握相关专业实践技能,无法很好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失去了原有办学特色。

1.2   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

现行教育考核体系导致多数地方高校重视理论研究、重视科学研究,却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性,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性。高校在培养人才时,照搬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体系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性,使课程体系主要是理论课程,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很少甚至没有,导致各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实践能力相对欠缺。

1.3   师资配备重学历、轻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在补充师资力量时更注重学历背景,而这部分教师更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转变,并未真正进入理论实践环节,欠缺一定的实践经验,固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技术最终应转变为生产力,所有的科研成果应注重与实际相联系。

2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主要着眼于区域新经济的发展需要,提供满足区域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与著名管理类高校相比,还是与知名理工类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都不具竞争优势,因此,培养具有专业背景的卓越领导人才(即培养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有管理技能、领导素质的复合人才)就成了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创新之路。

2.1   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目标是培养管理人才。在新兴产业与新经济风起云涌的当下,办学者的责任是根据社会需求,除增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外,升级改造所有专业,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商科课程,构建“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

育+专业教育”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商科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商科课程架构上,建设商科課程群是实现商科价值的基础。因此,地方高校要不断整合商科课程资源,建立品牌课程群机制,优化商科课程结构,在经典教材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前沿知识和动态,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业故事和经典案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积极开发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商科课程集群。

商科教育是一种能力结构,这意味着除传统商科课程外,通识教育和完满教育是这种能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识教育锤炼人文精神、拓宽视野和思维,有助于学生把专业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思考,是商科教育的基础,决定了能否将学生培养成操作型人才;完满教育提高了学生品格、素质,因为管理者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健全人格。通识教育和完满教育不仅仅优化了商科教育的能力结构,还助力学生形成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将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商科教育整合,嵌入经典创业案例分析,以项目制的教学方式,在指导学生策划、酝酿、讨论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管理能力、商科思维等。同时还应注意,以商科为核心,并不意味着要削弱专业教育,降低专业教育的地位,相反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在新产业新经济领域寻求新的专业发展机遇,打破传统学科建设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通过构建品牌专业群等方式调整专业结构,满足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商科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商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之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