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编教材中的民俗元素及其教学价值功能

2019-08-27李少珍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物象

李少珍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加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不少课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其中民俗文化元素就非常丰富,我们从中梳理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选文就多达30余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近20篇,它们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七年级下册的《阿长与山海经》《老王》《木兰诗》《爱莲说》,八年级上册的《昆明的雨》《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梦回繁华》《背影》,八年级下册的《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春酒》《马说》,九年级上册的《故乡》《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九年级下册的《蒲柳人家》《记承天寺夜游》《台阶》。

名著有七年级上册的《西游记》《朝花夕拾》,七年级下册的《骆驼祥子》,八年级下册的《傅雷家书》,九年级上册的《水浒传》,综合性学习有《身边的传统文化》(八下)等。

另外还有大量的古诗词,如七年级上册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年级下册的《望岳》《游山西村》《春夜洛城闻笛》,八年级上册的《饮酒》《春望》,八年级下册的《关雎》《蒹葭》《式微》《子矜》《氓》,九年级上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九年级下册的《过故人庄》《十五从军征》等。

这些民俗选文展现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民俗生活画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基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也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最为突出。该单元是一个民俗单元 ,单元的四篇选文《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无一不是民俗文化主题的代表作,而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又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社戏》的课前预习就要求学生理解并能解释课文所涉及的地方民俗,课前预习部分也有对“社戏”的内涵的解说,此外还为学生设计了了解家乡民俗的活动。《灯笼》中的课后阅读就明确提示了灯笼所凝结的乡土人情及作者内心的情怀。其他单元的民俗文化选文也如此,如八年级课文《梦回繁华》,文章以北宋时期的市井民俗风情为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民间民俗生活。《女娲造人》出自七年级上册,它讲述了“女娲造人”神话故事,课前预习提示学生学习文章以大胆想象和夸张的写法阐释人类的起源的写作方法,不失为一篇颇具代表性的民俗选文。

统编版初中语文民俗选文中的民俗元素丰富多样,他们均有其重要的教学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领悟民俗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只是文化现象存在的一种介质,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透过眼前这些有形的介质,去领略其背后无形的文化力量。民俗文化选文蕴含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养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极好材料,也是其教学价值的表现。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游山西村》《过故人庄》《马说》《天上的街市》《春酒》《木兰诗》《社戏》《故乡》《安塞腰鼓》等选文均是这类选文中的精品。学习这些选文的根本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体会民俗生活中的无穷乐趣,关注民俗背后隐含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教授这些选文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欣赏文本中反映的民俗事象,引导学生了解各个地域的民风民俗,关注民族民间文化,体悟民俗文化的精神,因此要把欣赏文本民俗事象的内涵及其民族精神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例如《安塞腰鼓》一课,文章以生动热烈的激情语言,详细地描写了安塞腰鼓表演的磅礴气势。安塞腰鼓那雄壮激越的鼓声,表达了黄土高原人们的心声,腰鼓声迸发出高原人民生生不息的力量,寄予了高原人们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黄土精神。学习这篇文章要引导学生感受安塞腰鼓表演的雄姿,领悟高原黄土的雄浑,以民俗文化的视角体会、理解、感悟安塞腰鼓,引导学生领悟深刻的民俗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

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视频播放让学生通过感知安塞腰鼓的刚健雄浑,感受黄河汉子奋力搏击的力量,借机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了解安塞腰鼓吗?”借问题引起学生对安塞腰鼓历史渊源的探究。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及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是与安塞地区传统民情风俗及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教师由此引入介绍安塞腰鼓的来源:安塞腰鼓源于安塞,是陕西传统的民俗舞蹈。安塞历史上隶属陕西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也是抵御外族入侵的西部要塞。相传秦汉时代,腰鼓就已经是戍边的将士们用于驻防的装备,每当外敌入侵时,将士们借鼓声传递军情;而当敌我交锋时,则击鼓呐喊助威;交战获胜时,将士们击鼓庆贺,以鼓声表达胜利的喜悦。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当年戍边将士的雷雷鼓声已不在,但腰鼓却传承了下来。今天,新的时代赋予了古老的腰鼓以新的使命,腰鼓已成为新时代黄土高原上人们欢度节日,庆贺丰收,祈求神灵庇佑的民族舞蹈形式。腰鼓千年流传,寄寓着黄土高原上人们抵御外族入侵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诉说了一代代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心声,有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二、提供生动丰富的民俗语言范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力,积淀着各地区的民俗文化,所以说语言具有内容性和文化性,语言的这一特性赋予了民俗选文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核。而在民俗选文教学中,蕴含民俗文化内涵的语言随之成为一个教学重点,这恰恰就是这些民俗选文作品呈现出来的,这些具有文化韵味的民俗文化语言,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民俗语言范例,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教学价值功能。

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一篇力作,他以散文化的笔调,把普通人家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把京东北运河沿岸农村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风貌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出来,全篇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犹如一幅风俗画,绘出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农村的习俗风情、世态人情。文章中大量的乡土风俗成为了这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浓郁的地方特色,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文化气息,更吸引人的是文章中大量丰富而生动的俚语、谚语、俗语。单单俗语就有:“唠叨这个,嘟哝那个”“头发长,见识短”“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等等。

语言蕴含着民族的风俗民情。民俗选文当中对民族元素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民间方言、俚语、口语以及鲜活生动的比喻的运用上。不少文学大家都很有意识地将民间方言、歇后语和俚俗语搬入作品,统编版民俗选文当中的《春酒》《蒲柳人家》《故乡》《社戏》《老王》《台阶》等作品,民间方言、俚语、口语、俗语的运用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当中,有许多生活、生产、社交等民间俗语谚语。例如:《台阶》中的“磨刀”,《范进中举》中的“一身的水”,《蒲柳人家》中的“驴打滚儿”“腻歪”“梢马子”“捌气”“呼哨”“到了儿”等都是极富地方文化色彩的方言。还有其他选文中的民间方言、俚语、俗语。例如:“正月十五闹元宵——纷纷落水”“老煤油桶一点就着”“杀千刀的”“天灵盖”“木梳背”“小盆子”等等,再有以人物的某一特征或嗜好,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象来打比方给人物命名,例如《智取生辰纲》当中的“智多星”“及时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民俗选文中的人物外号,如“望日莲”“吉老称”“郑端午”“牵牛花”等等,这些人物外号幽默诙谐,极富地方风味。这些语言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充满着生活的情趣,无不成为我们丰富而生动的民俗语言的范例。

三、民俗意象(物象)助力传情达意

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是诗歌的内在表情形式,以民俗的视角解读诗歌,就要关联到民俗与意象之间的关系。统编版初中语文民俗选文中的民俗物象比比皆是,尤以古诗词为最,诗词常常运用民俗意象来传情达意。例如诗歌当中常常出现的“柳”就是一个意象,古人有“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表达对离别的人的依依惜别。而《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表达悲怨之情。“月”是中秋意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婵娟”指的就是“月”,月圆表示团圆,而月缺则表示分离。《行军九日思故乡长安》中的“酒”指“菊花酒”,“菊”是“重阳”意象,而杜宇(杜鹃)在神话故事中有“相思”意象。

物象是文学作品中具体的事物形象,民俗物象则是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民俗特征的事物形象。它们往往蕴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主要依托,于是对民俗物象的描写就成了文学作品情感表达的常用方法。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有许多是以民俗意象传情达意的。例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蒌蒿”“芦芽”“河豚”都是自然界中鲜明而具体的物象,诗人将三者巧妙地进行组合,呈现了宋代饮食河豚的民俗,为诗歌增加了几分情味。朱自清在《背影》中的一道精彩细腻的描写——父亲买“橘”送别,“买橘”别有一番意味,因为南方方言中“橘”与“吉”同音,父亲给儿子送“橘”,蕴含着对儿子美好前程的期许。《木兰诗》当中的“云鬓”“花黄”等都是诗词中的民俗物象,这些民俗物象对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民俗物象——“福橘”也有着特别的意蕴,江浙一带“橘”与“福”同音,有“吉利”之意,因此流行正月初一吃“福橘”的传统习俗,因为“福橘”意味着“和和顺顺”“幸福平安”。另外《台阶》中的“麻筋草鞋”,《故乡》中的“鬼见怕”“观音手”“项圈”以及闰土父子的服饰——“毡帽”装扮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民俗物象。可见,许多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物件物品,都常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情感。

四、民俗元素助推人物形象塑造

统编版民俗选文当中再现的各种形象,他们常常表现为具体而生动的人、物和自然现象,这些艺术形象寄予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这些民俗作品尤其是古诗文民俗作品,它们中的民俗元素本身就是作品主要表现的内容,同时助推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人物形象塑造的点睛之笔。例如:《木兰诗》《蒹葭》《卖油翁》《范进中举》《智取生辰纲》《社戏》《故乡》等作品。

以叙事诗为例,《氓》《木兰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蒹葭》等诗文都是民俗选文的典范代表。

我们可以以《木兰诗》为例。花木兰的形象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她既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姑娘,更是一个战场上英勇殺敌、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形象。她代父从军,英勇无畏,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此外,她的身上还蕴含着“忠孝”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花木兰既是生活中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又是人民心中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花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以下几方面性格特点:

第一,勤劳。诗歌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开篇,故事一开始便将一个当户织布的勤劳女子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孝顺。诗文当中写道“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花木兰因“无长兄”而替父从军,孝顺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英勇机智。诗文当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仅寥寥几笔,已展现了花木兰英勇机智而善战的形象,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塑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此外诗文还描绘了花木兰女性形象的一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活。全诗贯穿了诸多民俗物象,如“云鬓”“花黄”“当户织” 等。这些民族元素构成作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多角度多层次地塑造了花木兰的形象,正是因为有这一系列的民俗元素的烘托,花木兰的勤劳、善良、孝顺,而又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形象才显得更加鲜活丰满。

《氓》这首诗歌里面有诸多的民俗事象,由此我们可以了解氓与女子的恋爱经过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诗歌当中,由“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我们可知“媒妁之言”是男女婚嫁的必经礼仪,“尔卜尔筮……以我贿迁”则是周朝的婚嫁民俗。诗经时代,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婚嫁习俗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迎亲的礼仪,说的是婚礼当天男方须按照婚俗驾车迎娶女方。“氓”这一人物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当中,行为和情感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总角之宴,信誓旦旦”变为“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一个感情反复、始乱终弃、凶恶暴戾的负心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从民俗的角度去厘清故事情节线索,探求人物的行为及情感的变化,能使单调枯燥的古文字词变得富有情味,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理解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民俗元素是教材潜藏的重要元素,梳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元素,我们能够发现这些民俗元素的呈现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其对文本的表达也有不同的作用:他们中有的重在表情达意,有的重在塑造形象,有的重在勾勒故事情节,有的则重在营造环境背景……教师应当不断地研读教材,深入挖掘这些民俗文化元素,并把它用于文本解读,辅助教学,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以增加语文学习的民俗文化趣味,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光增色。

[作者通联:海口市龙华区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物象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