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圣的心灵洗礼

2019-08-26陆宁

关键词:赵一曼日寇先辈

陆宁

看完《丰碑:东北抗联精神》,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44分6秒的纪录片,每一秒画面都让人难以忘怀,都触动着人最敏感的心弦。我也陷入深思,是什么让我热泪盈眶?

虽然从没到过东北,但东北抗联的故事却耳熟能详。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这些英雄的名字,应该是每一个当代中国人都铭记在心的。但实事求是地讲,我过去对东北抗联历史的了解还是笼统而模糊的,知道一些梗概,以及英雄人物,但对这段历史的整体,以及这段历史背后蕴藏的家国情怀和钢铁意志,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这应该也是不少人在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种情形——你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其实你并不真正知道。而这部纪录片却能让人明白,究竟有什么是我们并不知道的。

面对艰难困苦,东北抗联义无反顾。东北抗联长期坚持在敌后,沉重打击了敌人,有力地捍卫了民族尊严。但他们的处境是极其艰苦乃至恶劣的。敌人不断地封锁包围,反复地蚕食扫荡,切断了抗联的一切补给。片中多次描述野外的恶劣环境。那时的冬天特别的冷,冷得树都被冻裂。抗联将士一方面忍饥挨饿,一方面只能以兽皮干草抵御严寒,很多人没有倒在战场上,却牺牲在了严寒里。可以说,抗联将士的敌人不只是日寇,冬寒夏暑,虫蛇走兽,缺吃少药,都是他们的大敌。然而,四面受敌之下,他们却不妥协,与日寇周旋到底。

面对残暴日寇,东北抗联慷慨赴义。抗联部队与日寇相比,装备极其原始,实力相差更是悬殊,一直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地位,大量高级指战员英勇犧牲。杨靖宇被敌寇包围,在山野中与敌人周旋,至死不愿投降。连续十多天没有吃东西,只能靠树皮和棉絮充饥。他牺牲后,敌人也为之肃然起敬。八位女战士在掩护部队撤退途中,被敌人包围,她们没有投降,走向滔滔河水深处。十二名战士被敌人围困在山上,打光了子弹就用石头砸,最后将枪支砸烂,英勇牺牲,热血染红皑皑白雪。

面对人间亲情,东北抗联毅然决绝。抗联战士也是人,也有家庭与亲人。可当革命需要时,他们却毅然选择与亲人别离,而且常常是一别再无相见。赵一曼离开自己的孩子时,孩子才三岁。和所有母亲一样,赵一曼也无比怜爱着自己的孩子,她是多么想留在孩子的身边啊!可是,民族危亡,她毅然选择远赴东北战场,此后便投身于工作和战斗中。当她受尽酷刑折磨即将走上刑场,再没有工作和战斗等待她的时候,她才有闲暇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遗书。

整部纪录片,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难道抗联将士就不热爱生活吗?他们和每个人一样,都是无比地热爱着生活、充满着眷恋,甚至更加的热切。难道他们不畏惧死亡吗?他们和每个人一样,也都希望可以好好地活下去,但当面对民族大义和历史使命,他们选择了杀身成仁、从容就义。是什么使他们如此义无反顾?正如纪录片中所说,是心中的理想信念,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是百折不挠的革命情怀。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要开创一个新中国。

当我们今天生活在繁荣和平的环境之中,享受着自由祥和的美好生活之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一想,美好的生活是从何而来?答案显而易见: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正如影片开始所说那样,我们不能忘记曾经走过的路。对我们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这个初心,就是革命先辈孜孜以求的革命理想;这种使命,就是我们要继承先辈的志愿,去完成他们没来得及完成的事业。

感谢这样一部富有历史责任感的好作品,忠实地记录下了曾经的历史,让我们这些后来者可以再次回顾、再次感受、再次接受最神圣的心灵洗礼,也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更深层次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领悟自身的使命所在。

(作者单位:安徽省定远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赵一曼日寇先辈
清唱剧 冰凌花 永远的赵一曼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唐学咏早期抗日救亡歌曲《去灭日寇》回顾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五十二回 曲焕章研制百宝丹 六十军携药杀日寇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狂雪
——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南京军民招魂
继承先辈精神 不负时代重托
看看赵一曼
走向先辈们的向往